生活在贺兰山西麓的蒙古族是典型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擅长骑马,因此也被称为“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他们英勇善战,崇尚武技,喜舞,强悍。自古以来,骑马、射箭、摔跤是他们最传统的体育娱乐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固定时间举办,以骑马、射箭、摔跤为主要竞技项目的盛会,即今天的那达慕。在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中虽然没有直接对那达慕进行记载,但从对祝捷、西征的描写已经隐约可见那达慕的雏形。随着时代变更、经济的发展,社会娱乐、文化内容不断丰富,那达慕的规模也在不断壮大,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国际性盛会。然而,受经济发展及商业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现在的那达慕早已不再是简单地以骑马、射箭、摔跤为主的竞技娱乐盛会,更多地成为商业洽谈、经济交流的平台。为了保持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原有特色,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那达慕这一盛会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那达慕的由来和蒙古族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虽然那达慕的名称几经变更,但在本质上都是以骑马、射箭、摔跤为主要竞技项目的娱乐盛会,并逐渐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成吉思汗时期,那达慕被叫作“依合忽力勒台”。最早的有关蒙古族射箭活动的记载是畏兀儿蒙古族石刻(现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埃尔米塔什博物馆),可以追溯到13世纪初。从该石刻对聚会中射箭场景的描述可以推测出,在这一时期射箭已经成为聚会的一项角逐激烈的竞技项目。同样,摔跤也是蒙古族非常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九》记载:“蒙古人嗜好摔跤,颇有古罗马之风焉,每于鄂博祭日,为正式举行期。角者着短衣,或袒身登场而斗,以推倒对方而胜,王公或本村绅士,授胜者果品、布类,以资奖励。”《马可波罗行纪》中,第196章描写蒙古女子上场摔跤,与男子一决高下。由此可见蒙古族人对摔跤的喜爱。到了元朝,那达慕这种娱乐活动被称为“诈马宴”。元、明两代,射箭、赛马、摔跤三项竞技体育比赛(被称为“好汉三艺”)成为那达慕的固定形式。元代仁宗时期,元廷还专门设置“校署”管理摔跤运动。清代以后,那达慕这种娱乐活动逐渐变成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的游艺活动,被叫作“乃日”,日益走向规范化。清朝时期的那达慕以苏木、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清类稗钞·技勇类》记载:“蒙人尝于每岁四月祀鄂博,祀毕,年壮子弟相与贯跤驰马。”不但组织时间、单位更加具体,而且场地、服饰也更加规范化。清代还进一步丰富了“乃日”的活动内容,增加了贸易往来等。特别是康熙时期的“多伦会盟”准许内地商人到蒙古经商这一规定,更是使“乃日”成为他们贸易的大本营,极大地丰富了这一娱乐活动的内容。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的那达慕从范围上打破了过去以氏族、部落名义举行的界限,一般都以地域或行政区划为单位举行庆典,除了保持传统的赛马、摔跤、射箭三项技艺外,还增加了赛骆驼、马术、马球、投布鲁等新的游艺项目。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那达慕大会又增添了文艺会演和物资交流等新的内容,使那达慕大会涉及体育、文艺、商贸、旅游等诸多领域。不但继承、丰富了草原那达慕竞技、娱乐、欢聚的深刻内涵,更增强了活动的观赏性、参与度和影响力,充分体现了蒙古族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时代特色。
贺兰山西麓的阿拉善地区举行的那达慕盛会中,也有一些独特的体育竞技项目,如摔跤中的“沙力搏尔”式摔跤方法,就是卫拉特蒙古族独创并保留至今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沙力搏尔”一词是从蒙古语“沙拉巴”(迅速之意)、“沙拉玛盖”(敏捷的)派生而来的,主要流行于内蒙古阿拉善地区,以及新疆、青海、甘肃的蒙古族聚居区。“沙力搏尔”在突厥语中为“裤子”之意,现土耳其族、新疆蒙古族仍将裤子称为“沙力搏尔”,这一称谓主要来源于沙力搏尔选手在比赛中穿着皮制的短裤。沙力搏尔主要特色是以畜牧用的缰绳捆绑在腰部和腿部,比赛双方用手紧攥对手身上的缰绳进行摔跤。(www.xing528.com)
阿拉善的那达慕大会早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就开始举行,被称为“乌日斯”,蒙古语意为“娱乐”和“游戏”。新中国成立后,阿拉善左旗分别于1952年、1956年、1975年、1997年、2003年共举行了5次那达慕大会。而2003年的那达慕大会,其场面之大、观众之盛、项目之多,均为历史之最。阿拉善乌日斯草原文化旅游区紧连巴彦浩特,惯称赛驼场,是举行那达慕大会的主会场,占地20平方公里。
(资料来源:杨爱华等:《蒙古族那达慕的传承和发展》,《西华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