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牧骑,蒙古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是活跃在草原农舍和蒙古包之间的文艺团队。1957年诞生在内蒙古大草原。乌兰牧骑始终坚持不懈地全心全意为农牧民服务,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乌兰牧骑队员则被唤作“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乌兰牧骑的队员多来自草原农牧民,队伍短小精悍,队员都是一专多能,报幕员也能唱歌,唱歌的还能拉马头琴伴奏,放下马头琴又能顶碗起舞。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不仅能在台上演出精彩的节目,走下舞台还能做饭洗衣,为农牧民修理家用电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乌兰牧骑的节目多为自编自演,以反映农牧民生活为主,小型多样。由于乌兰牧骑非常适合农牧民的需要,所以很快得到普及和提高,到1963年已有30支,1964进京汇报演出时获得极大成功,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充分肯定,并按照周总理的部署,在全国进行巡回演出,影响很好。1979年始,乌兰牧骑走出国门,先后在欧美地区及亚洲国家访问演出,普遍受到好评。如今,草原上乌兰牧骑队伍已发展到近50支,其中一支就是活跃在贺兰山下的阿拉善左旗乌兰牧骑。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乌兰牧骑凭着奋发的精神和作风,抓住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发扬优良传统,把精神食粮送到了广阔的草原,使这支草原轻骑兵的根在草原扎得更深,心和牧民贴得更近。
阿拉善左旗地域辽阔,总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其中沙漠面积占42.5%,属纯牧区,全旗28个苏木镇152个嘎查,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这支乌兰牧骑成立于1958年,多年来,足迹踏遍了大漠戈壁每个角落,哪里有牧民哪里就有他们的歌声、身影。
这个队有个好传统,也是治队的传家宝。他们招一批新队员必须先上传统教育课,永不忘记乌兰牧骑艰苦奋斗的本色。第一任队长普日布参与全国巡回演出时,周总理亲切接见并告诫他:你们现在坐上了汽车,住上楼房,不要忘记蒙古包。谆谆教诲牢记在他们的心头。周总理的话作为教育后代的座右铭,尽管乌兰牧骑的队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可他们的作风永不变,下牧区演出永不停。
1991年的初冬,他们到图克木苏木巡回演出,小四轮拖拉机在途中陷进了沙河,18名队员顶风冒雪挖沙推车忙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才到了苏木。队员们一个个满身黄沙,连饥带渴,疲惫不堪。但只是稍事休息,就立即化妆登台演出,演员们的演出得到了牧民群众的热烈欢迎,牧民们背来干柴给他们烧火取暖,还心疼地说:“不能把玛奈(我们)乌兰牧骑的娃娃们冻坏了。”(www.xing528.com)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乌兰牧骑既要保持民族特点、地方特色,又要跟上时代的节奏,他们把深化改革作为加强乌兰牧骑建设的根本出路,改变单一靠苏木镇、嘎查统一接待食宿的习惯,从减轻群众负担出发,采取“大篷车”的形式自带帐篷、行李、粮油、餐具下牧区,走到哪里演到哪里,平均每年下乡100多天,演出120多场,行程5000多公里。
近些年,面临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在演出形式、宣传内容、辅导方法、服务项目上对乌兰牧骑进行调整,并在新的实践中探索出了“牧忙分散、牧闲集中、灵活机动、方便群众”的活动方式。他们用汗水和智慧创造出了甜美的草原颂歌,雄健多姿的舞蹈。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作的弓箭舞《为祖国锻炼》就曾在内蒙古自治区全区的乌兰牧骑普及,一直保留至今;祝辞《骆驼赞》曾进京赴日演出,受到好评;《放牧员之歌》在全国巡回演出受到高度评价;《神奇的阿拉善》荣获1996年度内蒙古“五个一工程”奖;《巴音笋布尔那达慕》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歌舞《沸腾的驼乡》《贺兰山:心中的宝山》等多次在重大演出比赛中获奖。创作的歌曲曾汇集盒带由中国音像公司、内蒙古声像公司在全国录制发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