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个泱泱大国,山脉之多不胜枚举,其中同名异地者屡见不鲜。古今中外,以贺兰山命名的山脉,在我国境内有三座,分别是坐落于宁夏、内蒙古交界的贺兰山,坐落于河北磁县境内的贺兰山,以及江西赣州附近的贺兰山。国内外绝大多数学者都一致肯定岳飞《满江红》中的“贺兰山”是宁夏、内蒙古交界的贺兰山。但近年来一些学者也发表了若干文章,试图证明岳飞所指的贺兰山不在宁夏,而是在河北的磁县等地。
河北省磁县境内的贺兰山为太行山余脉,它位于磁县县城西北三十里,东西走向,西起境内的新坡村,东至境内的车骑关,长20华里,宽1~5里,南接平原,山势平缓,北临贺兰河(又名牤牛河),稍显高峻,但与大山相比,只不过是一带连绵起伏的高大丘陵而已。《古今图书集成》《畿辅通志》《广平府志》《磁州志》《增修磁县县志》均载有此山。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蒋擢等纂修的《磁州志》说:“贺兰山在州西北三十里,山非高峻,而蜿蜒起伏,长亘二十里。宋贺兰真人隐居于此,因又得名。”1941年黄希文等纂修的《增修磁县县志》“山川章”中又复引用了上述文字。州志还在州境图中标出了它的位置。州志和县志并在磁州(县)八大名景中绘制了“贺兰积雪”的图景。磁县贺兰山以其地处州治西北,原名西山。之所以易名贺兰山,州志说“宋贺兰真人隐居于此,因以得名”。实际上山阴的牤牛河,也因此被易名为贺兰河。同时,还将河北岸的两个村庄命名为东贺兰村和西贺兰村。贺兰真人(按《宋史》《济源县志》《嵩山志》称“贺兰栖真”)的身世,据史料记载:“贺兰栖真,宋时人,不知其所自来,自言百岁。善服气,不惮寒暑,往往不食;或时纵酒,游市廓间,能啖肉至数斤。始居嵩山紫虚观,继居磁州西山,后徙济源奉仙观。”宋真宗闻其道术,于景德二年(1005年)诏其入京,向其请教长生之术。
也有学者研究指出:岳飞词中的贺兰山并不是指宁夏的贺兰山,而是指江西赣州附近的文壁山,不是实指,而是典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刊本《赣县志》云:“郁孤台在县之西北隅,旧名文壁山,一名贺兰山。”康熙五十九年(1794年)刻本之《西江志》亦云:“贺兰山在府治西北隅,旧名文壁山,即郁孤台是也。唐李勉做赣州刺史时登台北望,慨然曰:‘吾虽不及子牟,心悬魏阙一也!’因以望阙名台而北向。”这就是传说中唐德宗时赣州刺史李勉登台北望长安,怀念京都的故事。岳飞词善用典故,“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实际上是用了李勉登台北望故都而思之的典故。岳飞面对沦陷的半壁河山,决心要拯救它,而不是像李勉那样只能北望,岳飞要用气吞万里的气概,率千军万马,踏破贺兰山缺。
一些学者认为岳飞《满江红》中所指的贺兰山在磁县等地的观点,其实只是一家之言,经不起仔细推敲。第一,宁夏、内蒙古交界之贺兰山,其名称早在隋唐时期就已出现在正史中,且名称屡屡出现在唐诗宋词之中。先看唐代,王维在《老将行》中就已提到贺兰山:“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卢汝弼在《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中说:“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韦蟾在《送卢藩尚书之灵武》中说:“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皆为传诵千古之名句,熟读兵书诗经,文武全才的岳飞对此岂能不知,怎么会出现用错地名的错误呢?第二,磁县、赣州之贺兰山,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山丘而已,其人气和历史价值均远逊于宁夏之贺兰山。磁县贺兰山得名,只是和宋代一个放诞虚妄的道士有关。如果其地之贺兰山真的和岳飞能扯上关系,为什么数百年来的当地旧方志对此无片语记载?岳飞的声誉和地位显然比贺兰真人要大得多。而根据清康熙《磁州志》记载的明清时期咏“贺兰积雪”的诗篇中,只有一些贺兰真人寻仙问道的诗句,岳飞之《满江红》竟只字未提。第三,当地旧志也明确记载岳飞《满江红》之贺兰山在宁夏境内。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蒋擢等人纂修的《磁州志》明确记载:“贺兰山,在州西北三十里,山非高峻,而蜿蜒起伏,长亘二十里。宋贺兰真人隐居于此,因以得名。唐诗云‘一时齐保贺兰山’乃朔方之贺兰,即岳武穆题踏破贺兰山缺者,非此贺兰也。”从此段话可以看出,清代磁县旧志已经明确指出,岳飞《满江红》之贺兰山不在磁县,而在宁夏、内蒙古交界的朔方之地,此贺兰非彼贺兰也。而推论岳飞所言之贺兰山在江西赣州,只有唐李勉登郁孤台一个典故的孤证,难以服人,更是支持者寥寥。
综上所述。岳武穆《满江红》之“贺兰山”只可能是宁夏、内蒙古交界之贺兰山。其理由如下:
一是“踏破贺兰山缺”是虚指,是借喻,这是诗词等文学创作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岳飞在《满江红》词中“踏破贺兰山缺”,是什么用意呢?联系全词,可以看出,岳飞这句词最正确、最贴切的解释就是“远入荒夷,洗荡巢穴”。这是岳飞《五岳祠盟记》里的两句话。岳飞“踏破贺兰山缺”其实是“远入荒夷,洗荡巢穴”的同义语。岳飞在这里借贺兰山喻燕山,借西夏喻金国,所以,把“踏破贺兰山缺”解释为直捣金国巢穴黄龙府,用文学和艺术的角度来看,是完全可以的。《满江红》只是一首词,是文学艺术作品,不是科学记载,也不是地理教材,更不是死板教条的八股文,当然允许想象、夸张和虚构。如果用科学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的眼光来看“踏破贺兰山缺”这句词,都会觉得情理不通。因为贺兰山如此巍峨,怎么可能用战士的双脚(哪怕有千万只)来踏破呢?人类的微薄力量显然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但是用文学家和艺术家的眼光来看这句词,则显得极为豪迈,极有胆量气魄,是极形象的传神之笔。“踏破”是夸张的艺术手法,意思是“洗荡”“尽屠”之意。贺兰山在《满江红》中,已经不是西北边陲的重要山脉,而成为岳飞想象中的凶悍残暴的敌国形象,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坚实防线。所以“踏破贺兰山缺”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彻底消灭外来侵略者”。
中国文学史上,借喻、虚指等文学修辞手法比比皆是,特别是在诗词创作中,更是不乏其例。如白居易《长恨歌》:“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白居易《长恨歌》是描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的艺术作品。但明皇入蜀走的是剑门关,和峨眉山一点关系也没有,也不可能从峨眉山绕道入蜀。所以,白居易在这里只是用蜀中名山峨眉山,来借喻明皇入蜀路途之艰难。
陆游《秋思》:“壮心自笔何时豁,梦绕祁连古战场。”《和高子长参议》:“莫作世间儿女态,明年万里驻安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这些诗中的“祁连”“安西”“轮台”均在西北,属于南宋时期的西夏、西辽、吐蕃等部(在今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并不属于金国的辖区,对此,陆游等人怎么可能不清楚?无非是用这些西北地名来借喻被金人占据的大好河山罢了,读诗的人根本就不会觉得别扭,认为这些诗词写得毫无地理概念,“方向乖背”,否认它们是陆游的作品,为什么会独独因岳飞词中的“踏破贺兰山缺”一句,就认为岳飞没有地理学常识呢?显然是说不通的。(www.xing528.com)
再比如,和岳飞同时代的著名爱国文人辛弃疾,也是我国著名的诗词名家。他的诗词同样大量使用西北的地名来借喻敌国或宋朝失地。如《满江红》:“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水调歌头》:“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丙寅岁山间竞传诸将有下棘寺者》:“谁使匈奴来塞上,却从廷尉望山头。”辛弃疾通兵法,懂地理,当然明白建立金国的女真族祖居东北,他不可能到西北去消灭女真族的军队,去收复被金人占据的北方大好河山。女真人也和匈奴人不是同一民族,怎么可能互相混淆呢?其实,在南宋人的诗词作品中,常用匈奴、胡虏、丑虏、夷狄、逆胡、虏骑来比喻金人侵略者,而胡、匈奴、狄恰恰是西北方的少数民族,他们游牧于祁连山、焉支山、阴山、贺兰山一带。岳飞要“踏破贺兰山”去“餐胡虏肉”“喝匈奴血”不是什么“南辕北辙”之误,恰恰是非常符合中国古代历史实际情况的。汉代,大将卫青、霍去病与匈奴人作战的主要战场正是在西北一带。因此,南宋词人的代表人物陆游、辛弃疾等以轮台、安西、祁连等西北事物入诗词,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所以,在阅读岳飞名作《满江红》时,不能过分拘泥于地理名词,而应该站在诗词文学的角度去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让诗人运用象征、夸张、比喻等艺术手法去创造动人的艺术形象和优美的诗歌意境,而不是一味地苛求和挑刺。
二是贺兰山在唐宋诗词中早已闻名遐迩,并非始见于岳飞的《满江红》,贺兰山在唐宋时期已成为中原王朝抵御外来侵略的边陲重地的代名词。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老将行》中就有这样的诗句:“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吾君。莫嫌归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这首诗,首先值得人们注意的是“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两句。《唐诗选》说:“阵如云”意指军队屯驻很密集,羽檄是调兵遣将的紧急公文。贺兰山在汉代是匈奴军队密集驻扎的地方,也是汉军与匈奴军队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岳飞在《满江红》中引用了王维《老将行》中关于“贺兰山”的典故,要“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也无非是以“贺兰山”来借喻敌军密集盘踞的地方。其次,王维《老将行》中塑造的老将的形象、经历、遭遇和立功报国的昂扬斗志与岳飞不谋而合。老将二十夺胡骑,岳飞二十从军,屡立奇功;老将“一身转战三千里”,岳飞“八千里路云和月”;老将“一剑曾当百万师”,岳飞“建康之役,一鼓败虏”;老将因为壮志难酬,白首犹未悔,岳飞由此警惕自己,“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老将在“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时,立志“一战取功勋”,岳飞则要“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通过王维的《老将行》与岳飞的《满江红》的类似对照,岳飞词受《老将行》的影响十分明显。
三是岳飞《满江红》一词中的“贺兰山”是历史典故,有凭有据,史实充分。
岳飞《满江红》一词中的“贺兰山”并非一般的泛指,同时也是用典。据宋代洪迈《容斋三笔》记载,在北宋抗击西夏侵扰时期,关中士人姚嗣宗等,“负气倜傥,有纵横才,相与友善。尝薄游塞上,观视山川风俗,有经略西鄙意”;姚嗣宗题诗言志,有“踏破贺兰石,扫清西海尘”句。按此所谓“贺兰石”,即贺兰山,是指西夏的根据地。很明显,岳飞词中的“踏破贺兰山缺”与“踏破贺兰石”意思完全相同。因此,岳飞词中的“贺兰山”是运用典故,以宋人引宋事,抒发自己“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壮志豪情。这在文学意义上、历史意义上,看来都是可以理解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