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贺兰山志:揭秘昊王渠、靖虏渠、西干渠的历史渊源

贺兰山志:揭秘昊王渠、靖虏渠、西干渠的历史渊源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5年9月15日,昊王渠被授予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一处重要史迹。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1960年青铜峡枢纽截流之后,将黄河水位抬高,河西一号电站尾水比原河床水位抬高2米以上,才沿着古昊王渠和靖虏渠沿线偏低的部位开凿了西干渠。古代的昊王渠、靖虏渠,到现代的西干渠,有着明显的沿革传承关系,它们在贺兰山东麓农业水利开发史上永远绽放着璀璨夺目的光芒。

贺兰山志:揭秘昊王渠、靖虏渠、西干渠的历史渊源

西干渠是青铜峡河西灌区相对部位最高的一条自流引水灌溉渠道,是青铜峡枢纽工程截流后才得以兴修的一条新渠。该渠自青铜峡出口处黄河西岸开口,一直沿贺兰山东麓向北延伸,经玉泉营的西面,宁化桥的西台上即黄羊滩下边缘,过平吉堡、高家闸、镇北堡、壬井子到南泉止,全长120公里。西干渠开凿工程于1959年秋开工,1960年春完工并正式通水,成为贺兰山东麓沿山地带最重要的引水干渠,西干渠灌区现在已成为渠沟纵横、瓜果飘香的农业高产区。宁夏人民祖祖辈辈盼望引黄河水浇灌贺兰山东麓大片荒原的夙愿终于得以实现,贺兰山东麓的亘古荒原在黄河水的灌溉下,成为宁夏平原又一块富饶的绿洲

早在古代,勤劳勇敢的宁夏人民就梦想着在贺兰山东麓开凿出一条干渠,来浇灌这里的广袤原野。但由于农业水利技术的局限,这一梦想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以实现。西干渠,这条贺兰山东麓最大干渠的历史原貌是怎样的呢?古代在贺兰山东麓是否开凿过同等规模的水利工程?翻开尘封的史册,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早在西夏时期,人们就在地势较高的贺兰山东麓修建了昊王渠,虽然使用时间不长,但也反映了西夏统治者对水利开发不遗余力。据明《嘉靖宁夏新志》载:靖虏渠,元昊废渠也。旧名李王渠,南北长300余里。如果没有疑问的话,这条古渠应该就是西夏时期李元昊在位时所开,故名昊王渠,又叫李王渠。这条古渠开凿于贺兰山东麓渠线较高之处,是在北魏艾山渠废渠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至今遗迹尚存。这条古渠曾为贺兰山东麓沿山地带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后被废弃。原因是由于黄河河身逐年下降,灌渠长期被黄河泥沙淤积,使渠底抬高,加之受贺兰山山洪淤泥侵害,以致废毁,成为西夏王朝那段辉煌的历史留给宁夏水利开发史最后一抹灿烂的云霞。2005年9月15日,昊王渠被授予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一处重要史迹。

明代在贺兰山东麓的青铜峡河西灌区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开渠活动。主要开凿的河渠为靖虏渠,由宁夏巡抚都御史王珣主持所开。靖虏渠是在西夏时期李元昊所开凿的昊王渠的基础上重新开凿的,于弘治十三年(1500年)动工,开渠的目的,一是用于防御蒙古贵族入侵,二是为了灌溉两岸的农田。渠道位于贺兰山东麓,自唐坝堡(今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西起,至黑山营止,南北长150余公里。朝廷拨付了2万两白银,以及灵州盐课司2年盐课作为修渠费用,派遣大量民夫进行挖渠工作。开工之时,王珣十分兴奋,兴致勃勃地作诗一首以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

滚滚河流势显哉,平分一派傍山来。

经营本为防胡计,屯守兼因裕国裁。(www.xing528.com)

此日劳民非我愿,千年乐土为谁开。

老臣喜得金汤固,幕府空闲卫霍才。

王珣想用这条渠的修筑来开辟一片和平繁荣的“千年乐土”,愿望是好的,但可惜的是,渠道最终没有开凿成功。原因和昊王渠的命运一样,都是因为贺兰山东麓坡地地势过高,引水困难。同时地形复杂,因为贺兰山东麓是洪积扇地貌,土壤沙化严重,渠道容易崩塌,而且遍地顽石,无法开凿,有的大石头锤凿砸不动,烈火烧不裂,开渠过程异常艰难,朝廷的拨款花光了,开渠的农夫们疲劳不堪,可是渠还是没有修成,最终只好放弃。虽然靖虏渠最终没成功,但可以想见当时开渠规模非常大,朝廷对宁夏水利事业非常重视。据史书记载,到明英宗时宁夏各卫所储存的积谷非常多,形成了“一方之赋,尽出于屯,屯田之利,藉以水利”的富饶景象。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1960年青铜峡枢纽截流之后,将黄河水位抬高,河西一号电站尾水比原河床水位抬高2米以上,才沿着古昊王渠和靖虏渠沿线偏低的部位开凿了西干渠。西干渠多次与靖虏渠穿插而过,有的段如西干渠桩号33—46公里就沿用靖虏渠渠槽,桩号52—78公里两渠平行,相距200多米。西干渠规模小于靖虏渠,它灌溉着靖虏渠的上中游灌区黄羊滩、平吉堡、镇北堡一带荒地。新中国成立后的实测地形图证明,现存靖虏渠的比降一般在1/8000~1/5000,按照现代渠道开凿的技术来说也很合理,所有渠道遗迹都是按照地形的高低开凿在半挖半填地带,既节省了土方,又简化了工程,显示了宁夏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水利技术。古代的昊王渠、靖虏渠,到现代的西干渠,有着明显的沿革传承关系,它们在贺兰山东麓农业水利开发史上永远绽放着璀璨夺目的光芒。

(资源来源:吴忠礼、卢德明、吴晓红编:《塞上江南——宁夏引黄灌溉今昔》,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