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木为蒺藜科强旱生肉质叶灌木,是亚洲中部荒漠区东阿拉善-西鄂尔多斯特有单种属和中国特有属植物。四合木属古地中海孑遗成分,对生物多样性起源、古植物区系、生物进化和环境演变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科研意义,受到国内外生物学、生态学、地理学等学科研究者的极大关注,被誉为远古植物的“活化石”。作为荒漠群落的建群种,四合木对当地生态系统稳定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群落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脆弱,分布区目前正处于地质历史上又一个气候偏向干燥的脆弱期,已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植物种优先保护名录中,为国家二级和内蒙古自治区一级重点保护珍稀植物。四合木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鄂托克旗、磴口县、乌海市和阿拉善左旗,以及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境内,具体分布在杭锦旗西部至乌海市黄河西岸到宁夏石嘴山一带,以及贺兰山北部低山地区。
四合木又叫油柴,小灌木,树高30~60厘米,木质坚硬而脆,是一种强旱生植物,常生长于多石和多碎石的漠钙土上。四合木是我国草原化荒漠区植被的建群种之一,也作为优势或伴生种出现。四合木植株基部多分枝、弯曲,老枝黑紫色或棕红色,皮光滑,有光泽。当年生枝黄白色,被叉状毛。托叶卵形,膜质。叶在老枝上簇生,一年生枝上2片,近无柄,倒披针形,长5~7毫米,宽2~3毫米。先端锐尖、肉质,有短刺尖,两面密被不规则丁字毛,黄绿色,花1~2朵,生于短枝上,萼片、花瓣各4枚,雄蕊8枚,排2轮。果实常下垂,具4个不开裂的分果瓣,种子镰状披针形,表面密被褐色颗粒,一般1个果实中只含1粒种子。四合木于4月上旬萌发,6月中旬开花,花期从7月中旬延续到9月初,从10月初果实开始成熟,延续到11月初。
四合木分布区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比较恶劣,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属贺兰山前坡地,主要有沙蒿、红砂、酸枣、四合木等多年生旱生草本和灌木,覆盖度20%~30%。该地区多风且风速较大,冬季这里受强大的蒙古冷高压控制,天气多晴朗、干燥和严寒,盛行西北风。春季增温较快,并常有寒潮侵袭,乍寒还暖,天气不甚稳定;夏季降水量很少,天气晴燥炎热;秋季为时甚短,10月初见霜降,很快进入冬季。土壤以普通灰钙土为主,沙化严重,呈碱性。这些不利因素影响了四合木对有效养分的吸收利用,制约了四合木的生长和发育。四合木的种子含油量高,许多害虫和小动物都喜欢蛀食,因而更加减少了天然更新的繁殖材料,出现了植物个体数量不易增多的局面。可见,土壤、气候等自然因素是造成四合木种群老化、濒危的原因。此外,由于四合木枝条含有较多油脂,即使新鲜植株也极易燃烧,因此,长期被当地居民当作薪柴而遭砍伐。四合木也可做饲料,在幼嫩时骆驼、羊等家畜喜食其枝叶,在春季干旱少雨时,作为强旱生植物的四合木就成为家畜的主要饲料。加上四合木分布区周围是工业区,厂矿密布,公路纵横,人口集中,使得四合木分布区被人为侵蚀。2007年,四合木分布区划属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管理,由于加强了管护,有限的四合木资源得到了休养生息。(www.xing528.com)
据相关研究表明,四合木及其群落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四合木是我国特有的残遗单属种植物。在起源上它与南美洲的金虎尾科存在着某些联系,至少是蒺藜科中靠近金虎尾科的一个古老边缘属。古地中海干旱植物区系不仅和非洲、大洋洲干旱区系关系密切,而且与南美洲热带成分存在联系,保护和研究四合木对认识古地中海植物区系、植被起源、现代植物的分类及其进化和大陆构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四合木还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四合木及其所组成的群落类型是整个荒漠植被中特有的类型,保护四合木也等于保护了荒漠植被类型及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在四合木群落分布区,还生长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革包菊和蒙古扁桃,以及该地区特有的植物沙冬青、半日花、绵刺等。因此,在这一地区建立以保护四合木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不仅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本地区的生态平衡,还可以对上述珍稀植物进行重点研究,探讨其生态和经济价值。四合木还有重要的药用和其他价值,四合木叶中明显含有生物碱和其他有机成分,特别是生物碱这类生理活性很强的化学物质,在医学临床上有很大价值。作为饲用牧草,四合木是骆驼的优质饲草,也是富钙植物。妊娠泌乳家畜多采食四合木补充钙质,促进胚胎发育。
(资料来源:陈宏、吴新宁、杨宏伟:《四合木在宁夏草地的分布、群落类型和经济价值》,《草地学报》1995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