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贺兰山志:民间传说选编

贺兰山志:民间传说选编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选自杨有贤主编:《惠农风情》,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选自刘兴诗编著:《神话中的科学》,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贺兰石的传说秦始皇有一名大将名叫蒙恬,率兵三十五万北击匈奴,还建造长城,立下了许多战功。选自晓音、欢悦:《中国西部名山探秘纪实——贺兰山奇观》,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

贺兰山志:民间传说选编

贺兰山的传说

很早以前,宁夏西边根本没有山,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平川。这里的人们靠黄河水浇灌庄稼,过着安稳的日子。

不知啥时候,黄河里来了一条蛟龙,把清亮的河水搅浑了,它张开大口不住地往两岸吐浑水,把庄稼、房屋、牲畜全淹没了,害得百姓无家可归,叫苦连天。

黄河岸边柳树洼有一位名叫贺兰的少年,他家的房屋和六十多岁的瘫痪爹、双目失明的娘都被洪水卷走了。贺兰抱着一根大木头漂呀漂,整整漂了七天七夜,不知漂到什么地方,被一位白发老人救上岸。老人拿出一个小瓶,倒出一粒金丹塞进已经不省人事的贺兰嘴里,只听他咽喉“咯喽”一声,睁开了双眼,一骨碌翻起身来,跪在老人面前诉说起前后遇难的苦情。老人捋着胡须静静地听完贺兰的叙述,问:“孩子,你是救乡亲们,还是自己去谋生?”贺兰毫不迟疑地说:“当然是救乡亲们要紧。”老人接着说:“救乡亲们可有危险啊!”贺兰毫不畏惧地说:“只要能搭救乡亲,舍了我的命也心甘情愿。”老人说:“你家乡的黄河里藏着一条大蛟龙,每天大口大口地喷吐出泥浑水,淹没庄稼,卷走房屋,害得人们无法生存,只有除掉这条蛟龙百姓才能安生。”贺兰气愤地说:“我马上回去,不杀死这条蛟龙决不罢休。”老人微微一笑,说:“孩子,想得太容易了,你可知道这条蛟龙的来历吗?它是上天碧池宫里的一位守门大将,因犯了天条,被玉皇大帝压在天牢里。孙悟空大闹天宫,打开了天牢,这条蛟龙乘机逃出来,藏在黄河里显了原形,恶性不改,兴风作浪,它的尾巴能卷倒万棵大树,嘴张开有三间房子大,能喝干黄河里的水,喷出千层巨浪,爪子像钢钩到处抓扑人和牲畜,你能降住它吗?”贺兰思谋了一会儿,说:“尘世上都是一物降一物,我一定找到杀蛟龙的法子!”老人又追问:“孩子,你有啥法子?”贺兰忙答道:“兵来将挡,水来土壅呗!”老人放声大笑,他的笑声传到天边。老人从内衣的荷包里拿出一个小瓶子,说:“好孩子,这个如意瓶子里头装着红、黄、蓝、白、黑五色土,你拿回去跟蛟龙较量去吧。”贺兰双手恭恭敬敬地接过如意瓶,给老人边磕头边说:“谢谢老人家的指教。”抬头时,老人已无影无踪了。贺兰想:这一定是如来佛的点化,忙跪下朝西天磕头祈祷。

贺兰回到家乡,站在黄河岸边,望着翻滚的洪水,他抓出一把五色土撒在河里,一眨眼,洪水退了,出现了一片滩地,不一会又被水淹没了。贺兰不停地撒,地面不断地升高,十遍、百遍、千遍、万遍地撒五色土,越撒地面越高,洪水再淹不上了。

贺兰站在高处又把五色土不住地朝河里撒,五色土压在蛟龙身上,蛟龙发了怒,使出全身的本领,又是翻滚,又是怒吼,钢钩似的爪子向贺兰扑去。贺兰一点也不胆怯,他白天黑夜站在高处不停地撒着五色土,渴了喝河水,饿了吃如意瓶里的五色土。蛟龙愈凶猛,洪水涨得愈快,贺兰越是不停地撒土,一共撒了七七四十九天,把蛟龙的头压在喇萨庙,尾压在牛首(头)山,再也不动弹了,蛟龙就变成了煤炭。贺兰吃了如意瓶里的五色土,变成了一座大山,压在蛟龙的身上,后来人们就把这座山叫贺兰山。贺兰山里的红、黄、蓝、白、黑五色石头,成了宁夏有名的“聚宝盆”。

【说明】选自杨有贤主编:《惠农风情》,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略有改动。

马王化身贺兰山

相传古时候根本就没有贺兰山。这里是一片青青的草地,中间有一个大湖,湖边住着一个爱马的辐拉部落。他们养的马是天底下最好的马,其中一匹马王更加威风。它长着龙头、牛尾麒麟蹄子,抬起脑袋长啸一声,普天下都能听见。放开蹄子奔跑,大地也会震动,星星也会抖落。有了它带领马群,所有的马都服服帖帖的,真是再好不过了。马王的名声传出去,引起一帮盗马贼眼红,他们千方百计想偷走它。他们趁马王打盹的时候,用两块黑牛皮蒙住它的眼睛,使劲拉着它往西边走,企图把它带得远远的,让它不认识回家的路,就可以任凭自己摆布了。想不到马王能够分辨家乡的青草的气息、水的特殊滋味。当马王走到湖边,知道这里是家乡,说什么也不肯再往西边迈出一步。盗马贼急了,用力把它往前拖,被它一脚一个全都踢进了湖里。然后它变成一匹大石马,就是后来人们看见的贺兰山。

【说明】选自刘兴诗编著:《神话中的科学》,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略有改动。

贺兰石的传说

秦始皇有一名大将名叫蒙恬,率兵三十五万北击匈奴,还建造长城,立下了许多战功。秦始皇一道旨令,派蒙恬的兵马驻扎在黄河两岸。蒙恬“以柘木为管,鹿皮为柱,羊皮为被”,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支大笔。据说有人在咸阳的城墙上见到蒙恬造的秦笔管的尾端,便顺着此笔查看,一直走到贺兰山上,才找到架着的笔头。有笔必有砚。这么大的砚台,到何处去找?当时,蒙恬亲率三千六百名勇士,拿着巨斧,登上贺兰山滚钟口,劈开山石,创造了有名的笔架山。之后,又在笔架山下开凿了惊天大砚。时过百年,这造砚的岩石就变成了贺兰石。

【说明】选自晓音、欢悦:《中国西部名山探秘纪实——贺兰山奇观》,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略有改动。

睡佛传说

传说释迦牟尼二十九岁时,舍弃皇太子的富贵生活,走出家门,四处奔走,一心一意寻找没有生、老、病、死及苦恼的幸福世界。释迦牟尼访师坎坷,却没有收获。后来在一位名师指教下,释迦牟尼曾先后来到尼连禅河边丛林和贺兰山森林中静心苦修,日食一麻一米,或者吃野果为生。多年过去了,释迦牟尼终于苦修成为至高无上的佛祖。一日,释迦牟尼派他的左协使文殊前往贺兰山森林苦修。文殊来到贺兰山,风餐露宿,顶风冒沙,不怕雷雨大雪,静心修行。一天深夜,文殊劳累过度,平躺在贺兰山上小睡。突然之间,电闪雷鸣,大雨如注。闪电时,天神把文殊睡觉的体态描述下来,形象极为逼真。千万年过去了,贺兰山睡佛与日月共存,成为中国当代的一大奇观。

【说明】选自晓音、欢悦:《中国西部名山探秘纪实——贺兰山奇观》,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略有改动。

白芨沟山洞岩画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一个牧人到贺兰山上放牧,天黑才赶着羊群下山。这时,雷声震天,暴风大作,刮得雪白的羊群不见踪影。雷停风息,牧人迷了路,他上坡下坡,一直走到深更半夜,老远看见山坡一岩洞内外灯火辉煌,人来人往,肩扛手抱,搬运石头。一个身形高大,长得像天神一样的人在岩洞里指挥十多个技艺高超的天兵神将在岩石面上绘画。牧人看得入迷了,自觉加入彩绘岩画队伍。连续干了两天两夜,这些天兵天将不吃不喝,也不休息。牧人着急了,跑回牧区,把此讯告诉其他牧人,等一群人送饭送水到白芨沟岩洞里时,发现天兵天将都不见了,只有岩石上留有一幅又一幅红似火的岩画。大家万分高兴,奔走相告。从此以后,牧人都把白芨沟岩洞彩绘岩画称作“神画”。每当贺兰山附近的游牧人遇到天灾人祸之时,都要来到岩洞向“神画”跪拜,求苍天保佑。说也奇怪,自从有了“神画”,白芨沟一带风调雨顺,游牧人天天放牧,生儿育女,过上了好日子。

【说明】选自晓音、欢悦著《中国西部名山探秘纪实——贺兰山奇观》,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略有改动。

“仙境”的传说

传说明朝天顺年的一个夏天,一个牧民在贺兰山边放羊,看见天空乌云密布,一阵阵雷声、一道道闪电过后,大雨哗哗而下,就是有一条山沟没下一点儿雨。所以,牧羊人把羊群赶到山沟避雨。这时,牧羊人听见东边山沟里传来一阵又一阵喇嘛诵经声。大雨过后,乌云散去,从空中飞来一位年过八旬、白发银须的长者坐在最高的“仙境”山包之上,左看右视。牧羊人告诉长者,这里无庙无寺,更没有喇嘛,可是却能听见诵经的声音。长者睁大善眼,望着东方,手指贺兰山沟说:“这山沟是个仙境,是佛祖和神仙经常出没的地方,刚才是他们在诵经。如今此地没有寺院,将来肯定要建一个大寺院。”从此,木仁高勒苏木的农牧民视此地为“仙境”,逢年遇会过节,成群结队到这里三叩九拜,低声念诵经文,愿贺兰山北寺“仙境”能给农牧民带来安康的幸福生活。

【说明】选自晓音、欢悦著《中国西部名山探秘纪实——贺兰山奇观》,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略有改动。

毡帽山传说(www.xing528.com)

传说三千年前,毡帽山中有一个山妖,能腾云驾雾,经常飞到牧区咬死骆驼,吃掉山羊,牧民们叫苦连天,纷纷求天神保佑。当时,一个护法天神高僧,为人善良,法力很大,无人能比。他看到山妖作乱,决心除妖安民。一天夜里,当山妖在山崖大树下入睡之时,护法天神高僧偷偷跑到毡帽山山崖大树下,挥舞宝刀,怒斩山妖,为民除害。紧接着,护法天神高僧在毡帽山上跑了一个礼拜,赶走了狼虫虎豹,从此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百姓安泰。之后,护法天神高僧在山洞里建了庙。

【说明】选自晓音、欢悦:《中国西部名山探秘纪实——贺兰山奇观》,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略有改动。

康熙夜走洪广营

据传,清代康熙皇帝玄烨骑着一头小毛驴微服私访。一天黄昏时分,到了宁夏右屯卫的洪广营南门城外,肚子饿了。他虽知道天晚要关城门,但总认为自己是皇上,叫个城门还不容易?又见路旁有一客店叫“梁寡妇客店”,便不忙进城,到客店里坐下。老板娘梁寡妇忙迎上前,笑脸说:“客官,天已黄昏时分,饭菜都已卖完了,只有锅盔和一些小素菜。”康熙说:“有什么就拿什么来。”不一会,梁寡妇端来一盘锅盔、一碗菜汤。康熙实在饿极了,拿起锅盔就是一口,谁知吃得猛了,嚼得不细,噎得直伸脖子,连忙端起菜汤喝了一口,觉得味道特别鲜美可口,宫廷里哪一个厨师的手艺也没有这样高超。他仔细朝碗里一看,汤里有几块白白的、方方的、扁扁的东西,有几颗小小的、黄黄的、圆圆的还带着白色小尾巴的东西,还有几叶绿绿的、带着红红的嘴儿的东西,汤上还飘着一些油花。他拿起筷子把白白的、黄黄的、绿绿的东西都夹了一些品尝,觉得别具风味,远非宫廷中那些山珍海味可比拟。真没想到在这闭塞的塞外还有这样善于烹调的高手。便叫了梁寡妇过来,问道:“这是什么菜,真好吃!”梁寡妇见这位客官连这样普通的菜也不认识,觉得好笑,便随口说:“这叫金豆白玉板,红嘴绿鹦哥。”康熙记下了菜名,继续狼吞虎咽,不一会,汤足饭饱,给了十分丰厚的饭钱,记清了店号及寡妇姓名,出了店门,向洪广营南门走去。

这时,天色已黑,城门早已紧闭。康熙在城下大叫开门,守城士兵就是不开。他没办法,只好掏出一些银子说:“开了城门,给你开门钱。”谁知这位士兵回答说:“给钱也不开!”康熙以为嫌少,又加了些银子,还是不开。康熙没办法,就一次一次加钱,直到把身上的钱都掏出来了,士兵还是不开,并且说:“就是当今皇上来,晚上也不开门!”正在一个要求开,一个坚持不开,相持不下时,驻守洪广营的把总巡哨来到这里,问清嚷嚷的原因,仍是不开。康熙无法,只好骑上毛驴“得得得”地向南走去。大半夜了,才疲惫不堪地到宁夏城(今银川市城区)下,大声叫开城门。起初,士兵也不开门,当康熙给了银子之后,城门便开了。

为此,康熙离开宁夏,召见宁夏五卫的将校官员时,亲笔写下了:“铁打的洪广营,纸糊的宁夏城。”

康熙回京后,山珍海味吃腻了,一下想起梁寡妇做的“金豆白玉饭,红嘴绿鹦哥”这道菜来。可是,宫廷御厨不要说做了,连这道特别珍奇的菜名听都没听过,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应承做这道菜。康熙斥责御厨们说:“你们连一个无名的乡野村妇都不如!”遂派人连夜到宁夏洪广营把梁寡妇接到京城。梁寡妇这时才知道那次的客官原来就是当今皇上。她战战兢兢地做了一碗“金豆白玉板,红嘴绿鹦哥”端了上去,康熙喝了一口,觉得味道不怎么样,比御厨做的菜差远了;又夹起白白的、黄黄的、绿绿的菜尝了尝,更觉得淡而无味。便对梁寡妇说:“是不是你比以前老了一些,做的菜不如从前了,怎么这次做得不及上次好吃呢?”梁寡妇说:“皇上!豆腐豆芽菠菜比上次新鲜,调料虽然仍是那些,但质量远比上次好,这次的汤应该比上次味道好,为什么在您品尝起来不如上次好吃呢?因为上次您走了好远的路,又累又饿,无论吃什么都会特别香。这次,您不饥不饿,吃得怎么会香呢!”

据说,梁寡妇死后,洪广营的人还给她立了碑。但现在谁也不知她的坟在哪里,碑在哪里。

【说明】选自保元璋:《骏马奔腾的地方:民间故事集》,银川:阳光出版社,2015年。略有改动。

石嘴山的由来

贺兰山北端,过去叫石嘴子。石嘴山名的由来,还有一段动人的神话。

相传在很早以前,有一天,贺兰山西南面的天空突然大放红光,猛然轰隆一声巨响,只见一团白光托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刷地从天空飞了过来,落在贺兰山的北端。等人们看清楚时,白光已经消失了,落下的竟是一个巨大的石刻狮子头。石狮子眼睛如铜铃,大嘴紧闭着,就像活物一般。这个狮子头刚好落进了一座山梁和山冈的中间,卡得紧紧的。狮子头才落下,跟着就从南边铺天盖地涌来滚滚洪水,大片的田园、村庄被淹没,许多人被淹死。但这股洪水一到狮子头跟前,就被挡了回去。被挡回去的水,又到处乱流,贺兰山下变成了一片汪洋,百姓纷纷跑上高地和山冈。

这突然出现的洪水是从哪儿来的呢?原来天王李靖的三太子哪吒到天池去耍水,和天池老龙王的太子发生了争斗,哪吒用法宝打死了龙王太子。龙王得知后,气得发疯,马上就聚集了五湖四海的龙王围攻李靖家,要哪吒偿命。大小龙王,呼风唤雨,各自施展本领。雷火龙王喷出一团雷火,击飞了李靖府上的一只石狮子头,其他龙王又一起喷水吐火,天空被烧,大水也从天上直泻而来。李靖架起了天王塔,打退了各路龙王,天池龙王无路可逃,化成一股巨大的洪水,从天上直泻而下,仓皇逃命。他们哪管洪水会给百姓造成巨大的祸害呀!一天两天,洪水不见少;十天半月,洪水不见退,人们要想活下去,重建家园,不把洪水引开怎么行呢!

在一个高地避难的人群中,有个名叫黄河的小伙子,听到人们的叹息,再也坐不住了。他主动要求到洪水的下游去看看。大家为他凑了衣物、粮食,又一起绑了个木排,流着眼泪把他送下水。黄河划着木排到了洪水的下游,看见一个巨大的石狮子头挡住了水路,没有一点办法可想。就在这时,一个洪钟似的声音在头顶响起:“若要水下流,西天白帝求;狮子必开口,龙王必东走。”

黄河抬头一看,只见一位衣衫飘飘、白头发、白胡须的老人,站在贺兰山顶上,正在向他招手。等他定睛再看时,老人已经不知去向。黄河又惊又喜,把木排划到贺兰山下,爬上山,向西天走去。一路上,他翻过九十九座大山,涉过九十九条大河,整整走了九十九天,终于走到了西天,找到了主宰西天十二万里天地的白帝。白帝被黄河不畏艰难的精神所感动,就告诉他退水的秘诀和咒语,还对他说:“若要水退半,南山把咒念;若要水东走,咒念狮子头;狮子一张口,性命顷刻休。小伙子,你要想好啊!你可是要用生命去退水呀。”黄河坚定地说:“只要能退了水,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我死了也值得。”他谢过白帝,日夜不停地往回赶,直到下了贺兰山,又乘上那只木排,这才止了步。他把木排划到狮子头跟前,毫不犹豫地攀了上去,站在狮子头上,念起咒语。咒语刚念罢,就见狮子慢慢张开了紧闭着的大嘴,嘴越张越大,终于轰隆一声,变成了两座山峰,洪水就从中间流了过去,一个百丈高的浪头,把黄河也卷进水里,洪水就像离了弦的箭,向东飞奔下去。

住在山上的乡亲们眼看着洪水退了下去,高兴得又蹦又跳,他们正想好好欢迎一下胜利归来的英雄黄河呢,可左等右等,不见黄河回来,他们就一起向东找去。走着走着,一条大河拦住了去路,仍不见黄河的影子。乡亲们都哭了,他们边哭边喊:“黄河呀,你在哪里?”突然一阵呜呜的声音响了起来,响过之后,大河应道:“乡亲们,你们回去吧,我就是黄河呀!”

从此,人们就把这条从狮子嘴里流过的千里长河叫“黄河”,把狮子嘴变成的两座山峰叫狮嘴子山,把在黄河和狮嘴山之间建的镇子,叫狮嘴山镇。久而久之,就被讹传为石嘴山了。

【说明】选自杨有贤主编:《惠农风情》,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略有改动。

表7-7 其他民间传说目录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