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贺兰山西麓的历史和文化

贺兰山西麓的历史和文化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和罗理率部来到阿拉善地区,游牧于贺兰山一带。康熙二十五年,和罗理奏请归顺,清廷上谕嘉奖,将贺兰山以西地区划为其牧地。—1739年)和罗理第三子,随父居于贺兰山西麓的阿拉善,是阿拉善第二任旗王。乾隆二十一年,阿旺伦珠达吉在贺兰山西麓主持破土建寺,次年完工,取名“潘代嘉措林”,安放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肉身入寺供奉。

贺兰山西麓的历史和文化

(1582—1655年)蒙古族,卫拉特部汗哈尼诺颜洪果尔第四子,本名图鲁拜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因调停并平息了卫拉特蒙古与喀尔喀蒙古之争有功,藏传佛教黄教派东科尔呼图克图(活佛)和喀尔喀的首领们共同赠予其“大国师”的称号。因“国师”的蒙古语音译为“顾实(固始)”,故称“顾实汗(固始汗)”。清朝册封顾实汗为“尊行文义敏慧顾实汗”,颁赐了用汉、蒙古、满三种文字写成的金册和金印。顾实汗作为清朝“屏辅”大臣统治青藏高原,祖孙四代控制西藏地区长达75年之久,历经顺治、康熙两朝,使青藏高原出现了安定统一的局面。阿拉善第一代贝勒王和罗理为顾实汗第三子巴延阿布该阿玉什之子,阿拉善王府、延福寺和各大寺庙每逢农历腊月十六至翌年正月十八,都要展献一幅彩色顾实汗唐卡画像,用以纪念其为蒙藏团结、国家统一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1707年)蒙古族,号巴图尔额尔克济农,又称额尔克巴图尔台吉,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部顾实汗(固始汗)第三子巴延阿布该阿玉什(号达赖乌巴什)第四子。和硕特部原游牧于新疆、青海一带,康熙十六年(1677年)该部首领被准噶尔酋长噶尔丹袭杀,部众统属和罗理。和罗理率部来到阿拉善地区,游牧于贺兰山一带。和罗理是一位富有远见、处事稳重、识大体的厄鲁特台吉,积极加强与清朝的政治联系,为维护国家统一、增进民族团结作出了重要贡献。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和罗理奏请归顺,清廷上谕嘉奖,将贺兰山以西地区划为其牧地。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清朝设阿拉善和硕特旗,封和罗理为多罗贝勒,授札萨克(旗长)印。和罗理成为阿拉善第一任旗王。

(?—1739年)和罗理第三子,随父居于贺兰山西麓的阿拉善,是阿拉善第二任旗王。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袭爵多罗贝勒,自京师遣归阿拉善王府。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准噶尔“以兵两千,掠哈密”,阿拉善和硕特旗札萨克贝勒阿宝受命为右卫将军费扬古参赞,率军赶赴新疆反击准噶尔部。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阿宝奉命派兵从青海护送六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到西藏继位。雍正元年(1723年),阿宝奉旨率部前往青海参加平息顾实汗之孙罗卜藏丹津的叛乱。次年,阿宝晋爵多罗郡王,本拟放归阿拉善,后改赏青海博克充科克之地。雍正七年(1729年),清朝削阿宝的多罗郡王爵位,令其返回阿拉善。雍正八年(1730年),阿宝及其长子率部前往新疆平息噶尔丹策零汗(策妄阿拉布坦之子),受到雍正帝奖赏。次年,恢复阿宝多罗郡王爵位,并赏定远营令其居住。乾隆四年(1739年),阿宝病逝。阿宝对加强阿拉善地区与清朝的联系、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促进贺兰山地区安定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1715—1780年)又名阿旺多尔济,生于阿拉善旗厢根达来苏木一台吉贵族之家,其父班子尔扎布是阿拉善第一任旗王和罗理胞弟的后裔,曾担任旗协理一职。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由青海来到阿拉善,收班子尔扎布之子阿旺伦珠达吉为徒。阿旺伦珠达吉自幼跟随仓央嘉措出家为僧,刻苦研习佛经佛学造诣极高,西藏进修显密教法,精通藏文。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阿旺伦珠达吉在贺兰山西麓主持破土建寺,次年完工,取名“潘代嘉措林”(利乐海寺),安放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肉身入寺供奉。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帝御赐“广宗寺”(南寺)匾额。阿旺伦珠达吉自西藏修业后返回阿拉善担任大喇嘛,因欲在当地效法西藏政教合一政体,被阿拉善第三任旗王罗布桑多尔济囚于死牢,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死于狱中,终年65岁。(www.xing528.com)

(1734—1783年)阿拉善第三任旗王,阿宝之子。乾隆四年(1739年)袭爵札萨克多罗贝勒,1747年娶尚多罗格格,授多罗额驸。乾隆二十年(1755年)春,奉命从征准噶尔部,擒获达瓦齐汗和辉特部汗巴雅尔。随后南征北战,先后降伏哈萨克,歼灭柯尔克斯部,追击阿睦尔撒纳至俄罗斯边境。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晋爵多罗郡王,授参赞大臣之职。乾隆三十年(1765年)因平定准噶尔部有功,再次晋爵和硕亲王(号称罗王)。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诏封“世袭罔替”,成为阿拉善旗历代旗王中功勋最大、受封最多、爵位最高者。阿拉善台吉(贵族)多以其名字首音“罗”为姓。罗布桑多尔济执政期间重新核准划定了今阿拉善左旗的区划界限,在全力发展和巩固农牧业基础的同时,开采贺兰山西麓矿藏,大力开发吉兰泰盐湖,首创在磴口装船的先例,通过水路将湖盐运往绥远、包头、萨拉齐、太原、郑州等40多个州县地区,注意扩大对外经济联系,对当时阿拉善旗和贺兰山西麓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759—1840年)原籍阿拉善左旗巴彦诺尔公苏木。是一位精通蒙古、藏文及古梵文的著名学者和佛学大师,在学术界享有蒙藏语法大师、翻译家、哲学家、文学家等美誉,是阿拉善建旗300多年来最有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人。他7岁时出家为僧,在定远营延福寺学习经文,18岁时赴藏修习深造,攻读佛经24年,被授予拉隆巴学位。嘉庆五年(1800年)返回故乡,嘉庆八年(1803年),旗王旺沁班巴尔封其为卓尔济,同年派往福因寺(北寺),成为福因寺的第一个拉隆巴。阿旺丹德尔的代表作品有蒙古语文语法著作《详解蒙文文法通讲》《知者语饰——藏文字词概述》,训诫哲理长诗《人道喜宴》,藏蒙大词典《详解月光辞典》《千日光明词典》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