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贺兰山志:当代驻军及解放历程

贺兰山志:当代驻军及解放历程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9年9月23日,阿拉善旗王府、旗府宣布和平起义。次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一八八师五六四团进驻旗境,标志阿拉善特别旗宣告解放。随后多支解放军部队进驻贺兰山地区。1969—1985年,陆军第二十师、宁夏军区独立师先后进驻贺兰山东麓地区。西北公安十三团于12月改编为公安内卫第七十一团,由银川军分区代管,团部仍驻平罗县。

贺兰山志:当代驻军及解放历程

1949年9月23日,阿拉善旗王府、旗府宣布和平起义。次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一八八师五六四团进驻旗境,标志阿拉善特别旗宣告解放。随后多支解放军部队进驻贺兰山地区。宁夏(省)军区组建后不久,第六十五军于1950年4月兼宁夏(省)军区,因参加剿匪进驻贺兰山地区。1950年11月,六十五军免兼省军区,离开宁夏参加抗美援朝作战。1952年4月,农业建设第一师部队进驻贺兰山东麓。1954年6月至1958年10月,西北军区公安十三团驻守贺兰山东麓。1958年5月,宁夏军区成立。1969—1985年,陆军第二十师(兰州军区守备第一师)、宁夏军区独立师(兰州军区守备第三师)先后进驻贺兰山东麓地区。1985年10月,兰州军区守备第一师、守备第三师撤销部队建制,陆军第二十师改编为兰州军区守备师进驻贺兰山,接替以上两师守备任务,后于1992年底撤销。1958—1992年,84705部队、84606部队和84602部队先后进驻贺兰山地区。此外,贺兰山东麓还曾驻有大量军垦、农垦部队,主要包括贺兰山军马场、总后勤部五七干部劳动学校、农建一师、农建十三师和农建五师。

近50年来,驻贺兰山部队顺利完成了从革命战争年代向和平建设时期的过渡,走上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发展道路。部队广大官兵积极接受热爱贺兰山、建设贺兰山、保卫贺兰山的教育,在执行国防施工、战备训练任务的同时,对维护贺兰山地区社会稳定、支援宁夏地方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第十九兵团

1949年7月兰州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向宁夏进军,准备展开宁夏战役。当时,参战部队主要包括第十九兵团,西北独立第一师、第二师等多支武装。第十九兵团由晋察冀革命根据地部队组建,1947年5月组成晋察冀野战军,由杨得志任司令员,罗瑞卿任政委,杨成武任第二政委,耿飚任参谋长,潘自力任政治部主任。1948年5月改称“华北军区野战军第二兵团”,下辖4个纵队、12个旅。1949年1月改称十九兵团,辖3个军;同年9月,第十九兵团进军西北,划归第一野战军领导。宁夏战役时,杨得志任司令员,李志民任政委,葛晏春任副司令员,耿飚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潘自力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六十三军、六十四军、六十五军和骑兵第六师。

(二)陆军第六十五军

1948年9月,华北军区抽调各地方部队组成第二兵团第八纵队,辖第二十二旅、二十三旅、二十四旅。1949年1月,第二兵团第八纵队改为第六十五军,下辖第一九三师、第一九四师和第一九五师,全军共2.7万余人。第一九三师于1949年1月由华北军区第二兵团第八纵队第二十二旅改编,下辖第五七七团、五七八团、五七九团。第一九四师于1949年1月由华北军区第二兵团第八纵队第二十三旅改编,下辖第五八○团、五八一团、五八二团。第一九五师于1949年1月由华北军区第二兵团第八纵队第二十四旅改编,下辖第五八三团、五八四团和五八五团。

第六十五军在陇东战役中击溃“青马”主力第八十二军一○○师,随后参加宁夏战役。第一九三师师长为郑三生,杨银生任政委,杨森任副师长,刘景武任参谋长,刘克宽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五七七团、五七八团、五七九团。第一九四师师长为赵文进,陈亚夫任政委,李君南任副师长,国林之任政治部主任,赵伯任参谋长,下辖第五八○团、五八一团、五八二团。第一九五师师长为阮平,史进前任政委,王志廉任副师长,张建纲任政委,沈敏任参谋长,张福海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五八三团、五八四团、五八五团。

1949年9月23日进驻宁夏时,邱蔚任军长,王道邦任政委,王克斌任副军长,蔡顺礼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0年4月第六十五军开始兼宁夏(省)军区职责,在贺兰山地区开展剿匪作战,后因参加抗美援朝而调离宁夏。

(三)西北军区独立第一师

独立第一师下辖一、二、三团。整编之后,师部驻中卫县,后移驻银川市。

(四)宁夏(省)军区独立团

宁夏(省)军区独立团于1950年1月初由原三边军分区第二大队(定边县大队)和回汉支队合编而成,原回汉支队支队长刘思孝任团长,原三边军分区二团政治处主任王兴邦任政委。下辖两个营,回汉支队编为一营,第二大队编为二营,每营均设3个连。1950年1月2日,宁夏(省)军区独立团奉命移驻贺兰山东北端的三盛公,接收傅作义起义部队防地,在当地执行剿匪、维护秩序任务。1950年8月10日,撤销宁夏(省)军区独立团建制,除所辖二营调归榆林军分区外,其余编入宁夏各县保安队,部分分到宁夏林管所、监狱等单位。

(五)宁夏军区步兵第六团

宁夏军区步兵第六团于1952年6月改编为西北公安十三团。1953年春季,该部归宁夏(省)军区代管。1955年5月,西北军区公安部队缩编为兰州军区公安部队处,下辖6个直属公安团改编为兰州军区内卫部队。西北公安十三团于12月改编为公安内卫第七十一团,由银川军分区代管,团部仍驻平罗县。1957年6月,公安内卫第七十一团改编为甘肃公安内卫第四团。宁夏军区成立后,公安内卫第七十一团划归宁夏军区建制,改称宁夏军区公安内卫团。1958年10月,宁夏军区公安内卫团改编为宁夏军区独立团。为统一番号,总参谋部于1962年7月下达命令,该团改称“宁夏军区步兵第六团”。1966年7月,宁夏公安总队与宁夏军区步兵第六团合编为宁夏军区独立师,该部编为一团,驻防银川市。

(六)宁夏军区独立师、兰州军区守备第三师

1966年7月,宁夏公安总队和宁夏军区步兵第六团合编为宁夏军区独立师,下辖一团、二团、三团,主要驻防银川、石嘴山、惠农农场、平罗潮湖农场,并在吴忠、中宁、中卫、青铜峡等地执行警卫、守卫、看押任务。1969年4月3日,遵照中央军委、兰州军区部署,宁夏军区独立师所属各团分别与青海省军区、陕西省军区、甘肃省军区独立师各一部进行防务对调,驻地不变。1970年4月,该部奉命担负贺兰山南段守备任务,将看押罪犯任务移交给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五师。1976年2月11日,宁夏军区独立师进行扩编,青海省军区某团改为该部一团,该部一团组建炮兵团。1981年2月,宁夏军区独立师改编为兰州军区守备第三师,归宁夏军区领导,驻守贺兰山三关口南、北地区和银川市平吉堡地区。1985年9月,守备第三师撤销建制。

(七)陆军第二十师(www.xing528.com)

陆军第二十师的前身为骑兵第二师,根据中央军委1969年9月25日命令组建,师长邢道山、政委徐志亮。第二十师下辖步兵第五十八团、五十九团、六十团和炮兵团,驻守贺兰山北段大武口区、石炭井和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宗别立与呼鲁斯太地区。该部隶属关系曾有过几次变化。1969年10月移防贺兰山地区,由兰州军区直接领导。1970年2月1日,改由宁夏军区代管。1975年10月1日,又归兰州军区领导。1977年9月1日,隶属宁夏军区。1983年1月1日,改编为兰州军区守备第一师。

(八)兰州军区守备师

兰州军区守备师由陆军第六十二师改编而来,六十二师的前身系于1938年9月组建的新四军游击支队。1967年8月,兰州军区守备师由平凉进驻银川,后驻防中宁县,下辖步兵第一八四团、一八五团、一八六团和炮兵团,步兵第一八四团、一八六团分别驻守青铜峡市和中卫县。兰州军区守备师所属守备第一团和炮兵团驻守银川市平吉堡地区,二团、三团分别驻守阿拉善左旗宗别立和贺兰山北端。

(九)贺兰山军马场

贺兰山军马场的前身为1939年中华民国宁夏省政府创办的“宁夏畜牧总场”,新中国成立后曾有西北军区军马场、贺兰山军马场等多个名称。场址位于贺兰山东麓的镇北堡,场界西至贺兰山与阿拉善左旗交界,东至新开渠,南至平吉堡黄羊滩,北至镇朔堡。1940年,马鸿逵开始在镇北堡建场房,1942年以后改名为“十一军军马场”。1949年9月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改为西北军区军马场。1950年11月改称贺兰山军马场,1953年11月更名为贺兰山牧场。1957年1月,移交地方农业部门领导,称贺兰山牧场,次年改称贺兰山畜牧试验场。1961年10月,移交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马部,改名为贺兰山军马场,由总后勤部青藏办事处(后改为西安办事处)山丹军马局领导。其间,军马场曾一度交由宁夏军区代管。

1964年,军马场现役军人集体转业,共有职工450多人,包括家属共900多人,有军马500余匹。全场分为一、二、三、四4个农业队,加上马队、基建队、副业队共计7个队。1967年新招职工300多人,军马增至1000余匹,同时增加修理所。1968年10月,总后勤部在贺兰山军马场建立“总后勤部五七干部劳动学校”,为正师级单位,直属总后勤部,是当时全军第一个五七干校。校长由总后勤部供应部副部长胡非担任,沈阳技术兵学校政委王锦春任政委。当时,将贺兰山军马场划归总后勤部五七干校领导。干校设置8个队,分别称校一队至校八队,学员均来自总后勤部系统。除总后勤部机关少数人员外,还有301医院,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军医大学,沈阳技校,山西大同技校等单位,每个队有100余人,校二队和校八队各有180多人,干校规模最大时有2000多人。学员的主要任务为学习和劳动改造,除校六队在贺兰山大峰矿挖煤外,其余人员均在军马场。1971年干校学员陆续返回原单位,1975年基本撤完,总后勤部五七干部劳动学校不复存在。1976年1月,贺兰山军马场移交宁夏回族自治区农垦局管理,更名为贺兰山农牧场。

(十)农建一师

1952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独立第一师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一师。同年4月1日完成改编,简称农建一师,师长马惇信,政委张建纲。农建一师下辖3个团,每团12个连,机关缩减人员和直属队全部编入各团。农建一师在贺兰山东麓创建了西大滩(平罗县境内)国营农场。

(十一)农建十三师

1964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始筹建农建师。1965年11月3日,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在西北地区建立农建师,按部队序列要求编为团、营、连、排、班,进行军事化管理,通过军垦形式建设农场。由于续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编制序列,该师被编为农建十三师,全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十三师”,师部设在银川市新市区(今西夏区),师长刘奇功、政委金浪白(兼任自治区农办主任)。农建十三师所属各团由自治区农垦局将沿贺兰山东麓的平吉堡一、二场合并组建为第一团,将暖泉一、二场合并组建为第二团,将前进一、二、三场合并组建为第三团,将新建的黄羊滩农场改编为第四团,南梁农场改编为第五团。

(十二)农五师

1970年3月,农建十三师改编为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五师,简称农五师,师长王仲仁,政委李玉堂,下辖西干渠管理处、银川糖厂、大武口建材厂、灰砂砖厂、职工医院及5个团(场)。原农建十三师一团(平吉堡农场)改为三十二团,二团(暖泉农场)改为三十三团,三团(前进农场)改为三十四团,四团(黄羊滩农场)改为三十五团,五团(南梁农场)改为三十六团。1974年6月24日,撤销农五师建制,所属各团移交自治区农垦局。原农五师三十二团改为宁夏平吉堡牛奶场,三十三团改为宁夏国营暖泉农场,三十四团恢复为宁夏国营前进农场,三十五团恢复为宁夏国营黄羊滩农场,三十六团改为宁夏国营南梁农场。1974年,农五师师部所在地所有直属单位组建为银新农场。

(十三)驻阿拉善部队

1956年8月成立巴彦淖尔军分区,驻巴彦浩特,1958年迁驻巴彦高勒。1962年,哈日苏海、哈日敖日布格成立了边防分站,属内蒙古军区达来呼布边防总站管辖,后扩编为边防第五团,驻苏红图。1969年,兰州军区第二十师的五十九团、六十团及炮团分别驻宗别立公社、呼鲁斯太镇。1979年,原二十师改编为兰州军区守备师,五十九团、六十团和炮团分别改称守备二团、守备三团和守备炮团。

1970年,宁夏军区独立师步兵二团进驻长流水地区,后改编为宁夏军区独立团。1980年8月,成立阿拉善军分区,司令部驻巴彦浩特镇。1981年,成立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阿拉善盟森林警察大队,驻巴彦浩特镇。1983年,成立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阿拉善盟支队,驻巴彦浩特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