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宋夏驻军
北宋初期,党项部落已遍布今陕北及其周边,宋人习惯上称之为“番部”,根据汉化程度分为“熟户”和“生户”。咸平二年(999年),夏州党项贵族李继迁攻占灵州,夺取了整个贺兰山地区。宝元元年(1038年),李继迁之孙李元昊在兴庆府建立大夏国,史称西夏。
西夏的主体民族为党项和吐蕃、回鹘等少数民族,以游牧业为主,军队由党项部落武装发展而来,由拓跋氏家族统率。西夏于1038年建都立国后,在贺兰山沿线屯驻大量军队以护卫京畿。《宋史·夏国传》记载:“贺兰(山)驻兵五万,灵州五万人,兴州兴庆府七万人为镇守。”《西夏地形图》在“西夏祖坟”(今西夏陵)标注“贺兰军”,其侧又标“木内”,疑为“赤木关”之笔误。显然,西夏京城外围在贺兰山位居首位的军事要塞,是今天的三关口。李元昊“以贺兰山为固,料兵设险”,屯兵5万防守贺兰山东麓一线。此外,在贺兰山北端西北的娄博贝(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吉兰泰境内)设立白马强镇监军司,驻军3万~4万,主要防备辽和蒙古。时至今日,在贺兰山沿线还有许多西夏时期的驻军堡寨遗址。
(二)元朝驻军
1227年,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攻灭西夏。蒙古军以骑兵为主,亦称“蒙古铁骑”“上天之鞭”,具有很强的突击力,在亚欧大陆的一系列征战中所向披靡。蒙古军具有军事部落特征,以十户、百户、千户、万户为编制,按照十进位制依次递增,百户以上皆为不同等级的军官,分别称为百户、千户和万户。出征之前,每户须出一兵,十户即十兵,以此类推。随着占领地的扩大,成吉思汗将大量被征服的唐兀、畏兀儿、回鹘、钦察、阿速、哈刺鲁、康里等族壮丁编入军中,称为“探马赤军”。占领黄河流域后,大量汉人又被编入蒙古军中,称为汉军。元朝军队由蒙古军演变而来,统称元军,其基本成分为蒙古军和探马赤军,同时补入大量汉军与新驸军。元军屯戍于全国要冲地区,北方为蒙古军、探马赤军重点戍防地区,边境地带则由分封其地的蒙古诸王部众和土著部族军配合镇守。镇戍诸军的长官虽然实行世袭制,但朝廷可进行调动和任免。
中统二年(1261年),忽必烈设置西夏中兴行省,管辖原西夏故地,省治设于中兴府(今银川市),大批元军进驻贺兰山地区。至元三年(1266年)撤西夏中兴行省,改设宁夏府路,置总管府,设达鲁花赤、总管各1人。元代在贺兰山东麓设立了宁夏等处新附军万户府、管军万户府、宁夏营田司等各类军、民屯田机构,先后屯田4.4万多顷。元朝视贺兰山地区为腹地,西夏中兴行省丞相因而兼管驻守贺兰山东麓的屯田军队。
(三)明朝驻军
明初在广泛推行卫所制度的基础上,又在一些重要省份和边疆要地单独设立都指挥使司(都司)或行都指挥使司(行都司),对辖地实行军政合一的统治。此外,还在一些战略据点或边关要隘设立“守御千户所”。明代中期为抵御鞑靼、瓦剌的持续南侵,将北方长城沿线战略要地划为九大防区,由大将统兵镇守,号称“九边”或“九镇”。最多时,宁夏镇(今银川市)驻有近10万兵马,为河套地区边防重地,贺兰山东麓是其重要辖区。宁夏镇设置一镇长官——“镇守总兵官”,又称“镇守”或“总兵官”,简称“总兵”。担任总兵之武将大多挂将军印信,负责指挥本镇兵马,保卫所辖边地。总兵以下设协守副总兵、分守副总兵、守备、参将、游击、千总、把总等军职,分级负责各项军务。宁夏镇驻军兵种分为正兵、奇兵、游兵、旗兵、甲兵、仪卫兵、士兵、家丁、舍余和备御班兵,原有驻防额军6.1万多名,战马6500匹,另有陕西备御班1.1万人,分两班轮流戍守。万历年间兵员大减,实存营军2万余名,班军降为9300名。另外,驻宁高级将领还拥有家丁7800余人,非常时期也可投入战斗。
宁夏镇除直辖宁夏卫、前卫、左屯卫、右屯卫和中屯卫外,还将辖地分为北路平虏城、南路邵岗堡、中路灵州、西路中卫与东路后卫(花马池)5个防守方向,涵盖了整个贺兰山东麓地区。每卫各有5个千户所,下设百户所、总旗和小旗,卫所军士直接承负守疆之任。卫所设有镇守、守备等军官,下辖若干屯堡和烽堠,构成了一套严密高效的边防体系。
宁夏镇总兵官及所属将官皆有明确分工,“总兵官总镇军为正兵,副总兵分统三千为骑兵,游击分领三千往来防御为游兵,参将分守各路东西策应为援兵,营堡墩台分极冲、饮冲、为设军多寡”。明代的千户所有固定兵额1120人,按照宁夏全镇38个千户所计算,原额应有军士42560人。宁夏镇设置的武官有:巡抚都御使1员,镇守总兵官1员,协守宁夏副总兵1员,分守西路左参将1员,皆驻宁夏镇城,统领机动士兵3000人;协同分守宁夏西路广武营官1员,驻广武营;领班备御官2员,无固定驻所;管理镇城事务官1员,驻宁夏镇城;守备玉泉营地方官1员,驻邵岗堡;守备平虏城地方官1员,驻平虏城。
洪武三年(1370年),明朝将元朝所设宁夏路改为宁夏府,两年后废除,人口内迁。洪武九年(1376年),在宁夏府基础上改置宁夏卫(镇)。洪武十七年(1384年),为宁夏卫增置前卫、左屯卫、中屯卫、右屯卫,后将中屯卫与左、右二屯卫合并,实为4卫。正德五年(1510年),因朱寘之乱革除庆王府中护卫,改为中屯卫。除中屯卫外,宁夏镇各卫分别管辖贺兰山东麓数量不等的堡寨,成为镇守贺兰山、拱卫银川平原的战略屏障。
具体来说,宁夏卫领潘昶堡、金贵堡、李祥堡、河西寨、杨和堡、王宏堡、任春堡、叶升堡、汉坝堡、河中堡10处堡寨;宁夏前卫领谢保堡、张亮堡、李俊堡、李岗堡、丁义堡、周澄堡、平虏城、威镇堡、宋澄堡、黄沙马寨10个屯堡。宁夏左屯卫领蒋鼎堡、瞿靖堡、临皋堡、邵刚堡、张政堡、李俊堡、王铨堡、唐铎堡、陈俊堡、林武马站堡、刘亮堡、魏信堡、许旺堡、王澄堡14处堡寨;宁夏右屯卫领大坝堡、靖夷堡、杨显堡、靖虏堡、威远堡、平胡堡、雷福堡、桂文堡、常信堡、洪广堡、高荣堡、姚伏堡、镇朔堡、杨信堡、新兴堡、镇北堡、平羌堡17个屯堡。北路平虏营镇守御千户所治今平罗县城,驻扎868人,其中军士452人、家丁416人,领威镇堡(马兵67人)、李岗堡(马兵129人)、金贵堡(马兵102人)。西路广武营治今青铜峡市广武城,原由中屯卫、右屯卫官军居之,成化五年(1469年)又调西安等卫官军轮班备御,驻军1526名,实有627名,马654匹,实有672匹。广武营下辖之枣园堡原隶中卫,嘉靖十八年(1539年)改属广武营,领烽堠26个。除宁夏卫、宁夏前卫、宁夏左屯卫、宁夏右屯卫外,正德五年(1510年)又分别在平虏城添置北路守备,邵岗堡增设南路守备。平虏城领威镇堡,有驻旗军200名,设把总官1员,自宁夏镇城以北屯堡皆属之。邵刚堡驻军500名,有马500匹,领玉泉营,自宁夏镇城以南屯堡皆属之,有驻旗军642人、家丁513人、备御军232人。
综上所述,明后期宁夏4卫在贺兰山东麓地区计有堡寨51个,另有烽堠(烽火台)186个、千户所22个、百户所245个,驻军3.3万余名,实有士兵1.43万名、马7000余匹。
(四)清朝驻军
清代统一全国后,在以宁夏府城(今宁夏银川市)为中心的贺兰山沿线地区屯驻重兵,作为震慑蒙古和硕特部、镇守西北地区东部门户的重要武装力量。清代在贺兰山地区实行了不同的镇守体系,汉族聚居的宁夏府城和贺兰山东麓重要隘口与战略要地驻防八旗兵,其他一般性军事据点则由绿营镇守,蒙古族游牧的贺兰山西麓委派阿拉善旗王府组织本族武装进行巡查,定期向朝廷上奏汇报。
1.八旗兵(www.xing528.com)
八旗是在入关前满洲部落兵的基础之上扩建而成,每旗由若干牛录组成。牛录是八旗编制的基本单位,每牛录300人,设一佐领掌管其军事、行政和组织生产,称为“牛录额真”。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建州女真部族首领努尔哈赤整顿编制,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初置黄、白、红、蓝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之制确立。满洲(女真)社会实行八旗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清朝统一全国后,为加强对各大省会、水陆要冲、边疆海防的控制,八旗兵在上述地区派驻每年换防一次,以控扼除京师以外所有重要的军事据点,这就是八旗驻防制度。驻防八旗兵丁及其家属被称为满人,俗称“旗人”,驻防之地称为满营。宁夏府是八旗驻防的要地之一,康熙十五年(1676年)始设,其中满洲八旗16牛录(每牛录162名),蒙古八旗8牛录(每牛录110名),共计24牛录,3472人。这些八旗军士全部聚居于宁夏府城郊的兵营之中,俗称“宁夏满营”。康熙三十年(1691年),康熙亲征噶尔丹叛乱时曾驻跸宁夏,亲自检阅了八旗前锋黑龙江兵。
清朝先后在17处战略要地设置过驻防八旗的将军衙门,宁夏满营的最高长官为镇守宁夏等处将军,简称宁夏将军,从一品武职。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八月,觉罗舒恕出任首任宁夏将军,下设左、右两翼,两年后裁撤。雍正二年(1724年)因镇压青海罗布藏丹津叛乱的需要,再次恢复宁夏将军建制。次年,宁夏将军苏丹一统满蒙八旗后入驻宁夏满营,宁夏驻防遂成定制。
宁夏将军的下属军官为都统、协领、佐领、防御和尉骁骑校,分别为正二品至正六品,此外还有云骑尉、恩骑校等下层军官和七品文官笔帖式。在宁夏满营的80余名军官中,除将军和都统由朝廷直接委派外,协领以下军官均从本营官兵中提升。雍正二年复设的宁夏将军下辖左、右两翼,各设副都统1员、协领3员、佐领12员、防御14员、骁骑校12员。自乾隆年间开始,宁夏将军衙门历经裁汰、外调、战亡等原因,人员规模逐渐缩小。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宁夏将军衙门曾因“兵丁无多,裁右翼副都统1员”,“三十五年,又裁左翼蒙古协领1员,左翼满洲佐领2员,右翼满洲佐领2员,蒙古佐领1员,其佐领事务,令协领5员兼管”。道光十七年(1837年),新城满营中八品以上官员共计82人,其中世职官员5名,领催、前锋、马甲等2200名,炮手、匠役、养育兵1992名,总计4192名。辛亥革命前夕,宁夏满营24牛录设将军1员,左、右翼副都统2员,协领6员,佐领24员,防御24员,骁骑校24员,世袭骑尉1员,世袭恩骑尉1员,共有官兵3060人。
雍正三年(1725年),宁夏将军苏丹在“汉城东北约二百里有余”兴建了正式营房,将八旗兵丁家属由东北和北京等地迁来,随军定居于马营。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739年1月3日),平罗发生强烈地震,满营城墙、房室尽毁。清高宗命兵部侍郎班第前往宁夏,会同宁夏将军阿鲁移建新满营。乾隆四年(1739年)正月,清高宗批准重建“宁夏满城”,班第选址于“府城之西十五里、平湖桥之东南处”的丰乐堡修建新满城(位于今唐徕渠以西、良田渠以东,银川市金凤区铁东街办事处一带)。乾隆六年(1741年)六月,新满城官兵衙署和兵丁房间竣工,八旗驻防官兵随后搬入。
驻防宁夏的八旗兵士包括前锋校、领催(管理册籍俸饷)、前锋、马甲、步甲、炮手、养育兵以及随丁、坐甲和匠役等多种类型。宁夏满营原额兵3575名,内坐甲随丁31名,前锋校16名,前锋184名,领催128名,步甲头目24名,马甲1872名,步甲576名,弓匠头目2名,养育兵600名,箭匠、铁匠头目4名,匠役66名,将军坐甲8名,两都统各坐甲3名,各食随丁甲20名,原有额马5017匹、驼800峰。因历年裁汰、坐甲空粮等缘由,实兵3472名,实马4596匹。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留马2000匹,马场地550顷83亩。
2.绿 营
绿营兵由入关征战过程中陆续归附的明军和招募的汉族武装组建而成,在清代军事体制中属于地方镇戍部队,由当地军政长官统一指挥。因为这支汉族军事力量将绿色旗帜作为标志,以营为基本建制单位,因而得名“绿营”。
绿营建立营制的第一个原则是因官设兵,总督、提督、巡抚和总兵除节制下级各部绿营兵外,均有自己直辖的绿营兵,分别称为督标、提标、抚标、镇标。标相当于“团”这一现代军事建制,其长官称标统,亦称统带。标下设协,由副将统领;协下设营,由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分别统领;营下设汛,由千总、把总分别辖制。总兵所属称标兵,居中镇守,以备征调;副将所属称协兵,率兵协守本镇冲要;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所属称营兵,领兵专守城邑关隘;千总、把总、外委所属称汛兵,分汛备御道路边境。绿营建立营制的第二个原则是因地设兵,驻扎兵数因地而异。有时虽属同级之官、同营之制,但所属之兵却多寡悬殊,甚者相差10倍。凡标、协、营兵皆以营为编制单位,一般分为1~5营,分别以左、右、前、后、中营之名命名。在绿营营制沿革中,清代曾采取复建与撤并的方法裁汰冗兵,改组绿营,时增时减。甲午战争后改变兵制,清政府以新式陆军取代了绿营。
清初,宁夏绿营兵编制马、步、守兵9546名,雍正十三年(1735年)增加城守营守兵100名。宁夏绿营设镇守宁夏等处总兵1员,在贺兰山东麓北段下设平罗营参将,以洪广营游击、玉泉营游击、广武营游击分段镇守贺兰山东麓南段。平罗营参将1员,中军守备1员,千总1员,把总3员,分防威镇、李岗2堡,驻兵519名,其中骑兵174名、步兵82名、守军263名。洪广营游击1员,中军守备1员,把总4员,分防镇朔、镇北2堡,驻兵530名,其中骑兵150名、步兵46名、守军334名。玉泉营游击1员,中军守备1员,把总3员,分防大坝、平羌2堡,驻兵606名,其中骑兵161名、步兵49名、守军396名。广武营游击1员,中军守备1员,把总3员,分防枣园堡,驻兵421名,其中骑兵148名、步兵50名、守军223名。
此外,绿营还在沿边地区或重要交通线附近分设营汛和塘拨兵。全国有绿营兵60万左右,汛兵约占1/3。营汛作为绿营兵一部分,由协、营分派而来,每汛数人至数十人不等。宁夏镇营汛共有244处,其中贺兰山东麓口边自北至南分布营汛55处,分别为:平罗营所属石嘴子口、镇远关口、红果子口、打硙口、枣儿口、镇北关、韭菜口、归德口,共8处;洪广营所属大风口、小风口、安定口、汝箕口、小水口、大水口、逃军口、西番口、白塔口、新开口、贺兰口、宿嵬口、拜寺口、镇北口、水吉口、黄峡口、大塔峡口、小塔峡口、大滚钟口,共19处;玉泉营所属独树口、干沟口、山嘴口、金塔口、杏树口、赤木口、柳泉口、磨石口、北岔口、永安口、双山口、青羊沟口、红井沟口、红山夹道口、灵武口、大卢沟口、大沙沟口,共17处;广武营所属红井口、井沟口、镇贼口、北城儿口、水头井口、水泉儿口、大佛寺口、石砌界口、岔沟口、黄沙外口,共10处,其中后4口不在今宁夏境内。以上各处口隘,每处驻防汛兵3~5名不等。塘拨兵亦属绿营之一部,整体情况和营汛相同。“塘”即军塘,又称塘站,是为传递军事情报而设于交通线上的军事机构。宁夏境内的塘站设在通往新疆、北京的军塘线上,在贺兰山东麓地区有宁夏底塘、杨和塘、叶升塘、小坝塘、大坝塘、广武塘、渠口塘7站。除宁夏底塘驻扎兵3名、马3匹外,其他6站皆为兵2名、马2匹。
此外,宁夏还有常驻烟墩(烽火台)负责警戒和传讯报警的边汛135处,其中西长城和北长城内地共有塘汛88处,每墩分别驻防士兵3~5名。平罗营15处:虎尾渠墩、双渠墩、定远墩、王奉闸墩、白沙岗墩,以上属平罗营;田州墩、界牌墩、卞家岗墩、振武墩、乌谷墩、四十里店墩、小新渠墩、瓦子岗墩、保安墩、德胜墩,以上属李岗堡。洪广营19处:黑埂墩、宁远墩、罗歌墩、尖塔墩、雷家岗墩、中埂墩、新兴墩,以上属洪广营;周胡疃庄墩、王千户桥墩、靖罗墩、旧常沙窝墩、新常沙窝墩,以上属通朔堡;高家闸墩、甜水井墩、北沙城墩、平湖堡墩、夏古墩、马鞍桥墩、盐池湾墩,以上属镇北堡。玉泉营17处:三尖墩、新沙嘴墩、旧沙嘴墩、罗家凹墩、三岔墩、沙嘴墩,以上属玉泉营;分守岭墩、双峰山墩、骆家庄墩、张通庄墩,以上属大坝堡;五塔墩、马圈墩、三其营墩、张义湖墩、过寨儿墩、小盐湖墩、新渠墩,以上属平羌堡。广武营8处:五塘墩、六塘墩、沙梁墩、渠口墩,以上属广武营;炭窑儿墩、柳条渠墩、红寨儿墩、沙枣儿墩,以上属枣园堡。
3.阿拉善旗自备武装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清朝在今内蒙古地区推行盟旗制度,下设49旗。阿拉善旗有7个苏木(行政建制)驻军,每个苏木约有150人。由于阿拉善旗历代札萨克亲王皆依法拥有属于自己的私人武装,所以乾隆时期开始允许阿拉善旗王建立“亲兵马队”,下设8个苏木的兵力,兵力长期保持在2000~3000人。亲兵马队的指挥中心和大本营设在旗王府所在地定远营,其他兵力分别镇守旗内各处防卡,尤以贺兰山西麓各隘口最为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