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贺兰山东麓的重要关隘-赤木关

贺兰山东麓的重要关隘-赤木关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贺兰山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势力南下、东进的重要战略屏障,历朝历代皆着力在山体东麓设关置隘,积极防守。明朝在贺兰山东麓长城上共设置三处重要关隘,自北向南依次为镇远关、打硙口、赤木关。清代虽然一统漠北,但仍屯驻重兵严密防守贺兰山东麓诸险关要隘。(四)赤木关位于银川市西夏区西南40多千米处,贺兰山明长城重要关隘之一,是阿拉善高原进入银川平原的咽喉要道,古时战事颇多。赤木关自东而西由头关、二关、三关组成。

贺兰山东麓的重要关隘-赤木关

贺兰山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势力南下、东进的重要战略屏障,历朝历代皆着力在山体东麓设关置隘,积极防守。西夏在贺兰山地区设“贺兰军”,驻克夷门。明代为防范鞑靼、瓦剌这两大残元势力的侵扰,高度重视贺兰山边防建设,大力筑墙修关,广设堡寨驻兵戍守,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来自贺兰山西麓势力的侵袭。明朝在贺兰山东麓长城上共设置三处重要关隘,自北向南依次为镇远关、打硙口、赤木关。作为明朝镇守西北防线的城防要塞,这三大关隘与南部的胜金关合称“城防四隘”,既是明代宁夏镇城非常重要的御敌之路,也是扼守长城门户的咽喉要道。清代虽然一统漠北,但仍屯驻重兵严密防守贺兰山东麓诸险关要隘。

(一)镇远关

位于平罗县城以北40千米,是明代宁夏境内最北端的边关,“实为宁夏北境极要之地”。洪武九年(1376年),宁夏指挥耿忠受命在柳条沟南的镇远关沟口修建镇远关(又称正谊关、正义关),并在其南2.5千米处的麦汝井兴建黑山营,设立营仓。镇远关与旧北长城相连,在红果子口有遗迹正德五年(1510年),镇远关、边墙、黑山营因颓圮而全部废弃,遗址位于石嘴山市惠农区西北约5千米处的老关圪。《北路平虏城》载:“宁夏迤北旧有镇远关。关之东为黄河,关之西贺兰山尽头,山水相交,最为要地,以故设关防守。”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739年1月3日),镇远关毁于平罗大地震,移筑于平罗县高庄乡新村与幸福村之间。

(二)北关门

位于平罗县城以北约7.5千米处,为大武口长城关门。据《嘉靖宁夏新志》记载,嘉靖十年(1531年)修筑北长城时筑关,建有关门两道,“东曰平虏,中曰镇北,其上皆为堂,若干楹,其下各增城三面,为二堡,周遭里百二十余步。徙旧威镇并镇北堡军实之。”东关门在平罗县简泉农场砖厂至高庄乡幸福大队之间,中关门遗址在明水湖农场西干渠桥。(www.xing528.com)

(三)打口关

位于平罗县城西北15千米处,是贺兰山北段东麓通往阿拉善高原的交通要塞,1943年改名大武口。打硙口两侧沟壑纵横,左右联属,步兵骑兵均能深入贺兰山腹地。作为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翻越贺兰山入侵内地的主要通道之一,打硙口号称宁夏北部咽喉、兵家必争之地。明代最为重要,有“东守镇远(关),西守打硙”之说,不但修筑了北长城和墩台、堡寨等大量配套军事设施,而且屯驻重兵镇守关隘,由平虏千户所统一指挥。打硙口地处北长城、西长城和山口交会之处,明朝初年曾在沟口修筑石砌关墙一道。嘉靖年间,明军先后与来犯的鞑靼吉囊部在打硙口进行过五次大战。嘉靖十六年(1537年),吉囊部数万骑兵来犯。宁夏副总兵王效在打硙口布兵设伏,吉囊部大败而逃。王效随后调动战船由黄河顺流而下进行截击,大获全胜。嘉靖十八年(1539年),宁夏巡抚、陕西三边总督杨守礼整肃边防,在贺兰山东麓加固边墙和增筑关堡,耗费巨资自北向南修筑了打硙口的三道关隘。据《嘉靖宁夏新志》记载:“头关一道,长二十八丈五尺;二关一道,长三十一丈。谷底宽六丈,顶阔一丈八尺,高二丈,女墙五尺。梁山墩一座连接乾关一道,半斩半砌,共长一百三十六丈。定武墩一座,连接外关一道,长五十四丈,倚临北山,半斩半砌,长七十丈。里关一道,长二十八丈,倚临南山,半斩半砌。乾关一道,长八丈六尺。外关一道,三丈二尺。桃坡口关一道,长七丈。枣儿沟关二道,里外关各一道,各长九丈五尺。乾关一道,半斩半砌,长八十四丈五尺。乾关底阔不等。砌关底俱三丈,高二丈五尺。通五百九十丈八尺。计三里零五十八丈八尺。”工程完工后,杨守礼率宁夏总兵、参将到打硙口设防时看到雄关巨镇喜不自胜,即兴创作了一首《入打硙口》:“打硙古塞黄尘合,匹马登临亦壮哉。云匿旌旗春草侵,风情鼓吹野烟开。山川设险何年度,文武提兵今日来。收拾边疆归一统,惭无韩范济世才。”如今,打硙口的三关遗迹早已倾颓大半,只残存部分关墙和烽火台遗址。关城南北长120米,东西宽30米,门向东开,残存部分高约1米的城墙。头道关位于平汝铁路支线一号桥处,二道关位于二号桥处,已经找不到地表遗迹。三道关位于大武口沟与清水沟交汇处,紧靠海拔1325米的田刺窝窝片头山山脚。

(四)赤木关

位于银川市西夏区西南40多千米处,贺兰山明长城重要关隘之一,是阿拉善高原进入银川平原的咽喉要道,古时战事颇多。嘉靖十一年(1532年)九月,鞑靼部人马攻破赤木关进入贺兰山东麓,大掠而归。宁夏巡抚杨志学、总兵周文修派驻重兵守卫赤木关,修筑东部据点平羌(吉)堡。嘉靖十八年(1539年),“三边军务总督刘深以宁夏失陷为忧,除下令修理外,请领资费,并亲自规划诸事”。次年,继任的宁夏巡抚、都御史杨守礼和总兵官任杰奏请朝廷拨银四万两,用于修筑赤木关等贺兰山东麓沿山隘口。“(杨守礼)乃于庚子春,首北观平虏城,循山麓而西抵赤木口,其时总兵任杰同往,乃登高四顾。久之守礼曰:山势散缓而多谿,工难予定,推令率者自度,宜筑则筑,宜削则削,遮几可为。守礼曰:关非水土不塞,夫役非水土不能居也,乃令人偏剖诸崖谷,忽得壤土数处,喜相颜。又令凿泉,不得。守礼曰:金塔墩曾见四泉,相去二十里,作水车百辆可运之。又见多团石如斗。守礼曰:此可作砌,且省斧凿之力。归令都指挥吕仲良督军夫四千往锻,咸如其言,又令游击将军付君统千军以守之。”赤木关自东而西由头关、二关、三关组成。头关扼守山口,地势十分险要,贺兰山南边现存一段基本完好的长城,关门现已不存。二道关在头道关以西6千米处,山谷两侧筑有黄土与砾石混合夯筑的石墙,两边制高点上各建有烽火台一座。三道关在二道关之西2千米,南北两山较为险峻,谷道从中穿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