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贺兰山口:历史重地,通车方便,东西贯通

贺兰山口:历史重地,通车方便,东西贯通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代统治者对贺兰山地区十分重视,古代史籍和地图上记载与标绘了大量东西贯通、可行车马的贺兰山口,《西夏地形图》标注“贺兰山有谷道九条”。蒙古大军南下征伐西夏时,贺兰山东麓诸隘口成为边防重地。明朝为防御鞑靼、瓦剌入侵宁夏地区,在贺兰山沿线诸口派驻重兵镇守。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武当庙北侧,经旱田湾后进入韭菜沟。

贺兰山口:历史重地,通车方便,东西贯通

贺兰山脉共有大小山峰46座,沿山分布有许多东西走向、大小不一的沟谷,俗称作“口”。这些山口自古以来就是沟通贺兰山东西两麓的交通要道,因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和军事设防最为密集的地带。历代统治者对贺兰山地区十分重视,古代史籍和地图上记载与标绘了大量东西贯通、可行车马的贺兰山口,《西夏地形图》标注“贺兰山有谷道九条”。《秦边纪》认为“口巨者三十有七,小者复一十有奇”。蒙古大军南下征伐西夏时,贺兰山东麓诸隘口成为边防重地。

明朝为防御鞑靼、瓦剌入侵宁夏地区,在贺兰山沿线诸口派驻重兵镇守。“贺兰虽称天险,而通城隘口甚多,自镇关墩之胜金关九十余里,俱朔骑出没处,若修观音口,镇关墩至黄河百八十里之边,则内而广武、玉泉、大坝,亦得所捍御矣。”《嘉靖宁夏新志》认为贺兰山东麓“谿径可驰入者五十余处”,其中仅银川平原就有30余个山口与阿拉善左旗相通。当时,北路平虏城分守的贺兰山隘口有滚钟、黄峡、水吉、镇北、白寺、宿嵬、贺兰、新开、塔峡、西番、大水、小水、汝箕、小风、大风、归德、打硙口17个。南路广武营分守的贺兰山隘口依次为磨石口、北岔口、双山北口、双山南口、灵武口、临泉口、哈喇木口、井沟口、木头井口、大岱口、大佛寺口11个。每道山口四周都散布若干段长城,每个隘口中间或口门都筑有关墙,大的沟谷一般筑有三道关,屯兵把守,烽堠林立

清代虽然统一了漠北地区,但贺兰山沿线仍然是重点设防地区。据《定远营记》碑刻记载,贺兰山有七十二要隘。当时,平罗营分管的贺兰山隘口就有石嘴子口、镇远关口、红果子口、王全口、打硙口、枣儿口、镇北关口、韭菜口、归德口9个。洪广营分管的贺兰山隘口共有大风口、小风口、安定口、汝箕口、小水口、大水口、逃军口、西番口、白塔口、新开口、贺兰口、宿嵬口、拜寺口、镇北口、水吉口、黄峡口、大塔峡口、小塔峡口、大滚钟口19个。

据统计,宁夏境内的贺兰山自北端的宁静口、镇北口、韭菜口至南端的崇庆口、小关儿口,共有38个山口,西侧自北而南有归德口、大风口、句驿墩口、杀虎墩口等31个山口。其中,较为著名的山口为滚钟口、苏峪口、贺兰口、拜寺口、汝箕口、大武口、镇北口、赤木口、灵武口9个。一些大的沟谷,还分布有若干支沟。以汝箕沟为例,现今有名字的支沟就有孙道沟、气死狼沟、羊剌沟、大岭沟。

(一)北段山口

1.东 麓

贺兰山北段东麓沟谷由仓库滩至正谊关地区和石嘴山市沿山沟谷组成。仓库滩至正谊关一带的谷地较为平坦,分别有通往乌海市乌达区和石嘴山市惠农区的道路。石嘴山市沿山沟谷除石大通道和塔汝通道连接阿拉善左旗外,其余均不贯通。

表5-3 贺兰山北段东侧主要沟谷

续表

位于贺兰山最北端,为贺兰山北段最大的山谷,长达24.1千米,平均沟宽170米,源于海拔1400米的山区。从发源地先向北、后转向东的柳条沟在贺兰山画出一条巨大的弧线,从山中冲出的沉积物在沟口堆积出一个巨形洪积扇,汛期洪水在这片山前洪积平原上形成了南、中、北三条主要沟道。柳条沟两侧山峰对峙,形成的一些峡口,成为军事设防的天然依托,平坦的谷道通往阿拉善左旗境内。柳条沟内有古长城遗迹,与在其北侧发现的麻黄秦汉长城和烽燧遥相呼应。遗憾的是,沟口内外的大量煤矿和采石场严重破坏了这些珍贵的古长城遗迹,墩台几乎损毁殆尽。

位于石嘴山市惠农区红果子镇西、白虎洞沟以南,是一条平均宽度只有20多米的窄沟。这条沟谷从贺兰山东麓的黑白岭发源后,向东南延伸约5千米后转而向南,通过芨芨滩后转为西南方向,在贺兰山中曲折穿行12千米。沿途有许多小的岔沟汇入,沟内涌出的泉水形成了水量充沛的小溪和多处瀑布,尤以红果子瀑布规模最大。

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以北20千米,山口北侧紧邻小王泉沟,西面的王泉沟与东面的小王泉沟共同在贺兰山前形成了一片喇叭状洪积扇。王泉沟是贺兰山北段正义关沟到大武口沟之间最大的山谷,古称“王峡沟”。传说秦始皇修筑长城时曾有一个名叫王泉的民夫在此遇害,后人为纪念其人将此沟改名“王泉沟”。经山洪冲刷而成的山谷内充斥幽深的峡谷和险峻的山峰,乱石嶙峋,泉眼喷涌,沿着沟底河床一直流到山下。这条山谷由东、西两条比较大的冲沟组成,西沟为分沟,发源于塔什克梁南段的东侧山麓,经李店沟、石灰窑向南出贺兰山,全长约8千米。东沟为主沟,发源于塔什克梁北段最高峰的东南侧,向南经花石墙后在贺兰山的崇山峻岭间蜿蜒穿行13千米后,在罗家院子和西沟汇合。

位于平罗县城西北15千米处,是一个南北走向的联通银川平原和阿拉善高原的巨大山口,战略地位重要。大武口古称“打硙口”,最早见于《弘治宁夏新志》,因出产的质地坚硬的石头适合打制磨盘而得名。“沿山诸口,虽通虏骑,尚有险可凭,北则唯打硙,南则唯赤木,旷衍无碍”,有“求久安之计,须选修打硙口”之说。正德元年(1506年),在大武口内修筑三道关隘。“打硙旧有三关,自正德五年以来,渐至颓圮。”随着正德五年(1510年)以后长城防线不断内缩,曾有三关设险的打硙口逐渐荒废,嘉靖十年(1531年)彻底弃之不守。因为“硙”字太过生僻,同治二年(1863年)五月的地方文献中首次出现“达武口”,后来又有“大硙口”之名。1943年国民党宁夏省建设厅厅长李翰园取其谐音改称“大武口”。大武口沟作为贺兰山北段与中段的分界线,发源于阿拉善左旗的呼鲁斯太境内,从北向南穿越贺兰山后在大武口区进入第二农场渠,顺第三排水沟向东北流入黄河,全长52.5千米,宽约100米。这条贺兰山东麓最大的行洪沟道,从沟头到沟口有1217米的落差。沟底宽阔的大武口沟横穿贺兰山,分别连通汝箕沟和石炭井。

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武当庙北侧,经旱田湾后进入韭菜沟。长10千米,南北走向,北部与大武口沟中部相通。韭菜沟属于峡谷型山沟,两侧山峦挺拔陡峭,海拔均在1600米以上,西侧是高耸的白石尖。传说韭菜沟曾为西夏宫廷种植韭菜之地,因而得名。因为战略地位重要,韭菜沟中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军事遗迹。明代为抵御瓦剌骑兵侵扰,曾在韭菜沟两侧的山峦上修筑边墙,现还残存一段长约2千米的墙体遗迹。

位于大风沟和韭菜沟之间,陡峭的山势和众多的险峰集中反映了贺兰山的险峻。在归德沟头道门西北侧6千米的两个山水沟之间的干坡地带上,分布着7座高50~70厘米、南北走向、大小不一的古墓葬遗迹。这些是建造于5世纪前后的突厥墓葬,其形制为石棺墓和石人墓,是生活在北方草原的突厥所特有的一种埋葬习俗。墓地周围的石块被称为“杀人石”,代表墓主人在征战中所杀敌人的数量,石块的数量越多,表示墓主人越英勇。明代为防御瓦剌骑兵南下侵扰,在贺兰山东麓沿线修筑长城,归德沟内的长城遗迹即旧北长城的一段,是当时明军把守的重要关隘。

亦作大峰沟,发源于白芨沟,在山间裂隙中向东南流经三岔沟门、水沟门、上峡子、下峡子、马路门、三道门和石圈台子,在平罗县崇岗镇潮湖村的曾家湾子出山,流经山前洪积扇进入第二农场渠,通过第三排水沟流入黄河,全长32.5千米,最宽处只有40余米。大风沟沟底较为平坦,是白芨沟矿区通往大武口的一条重要通道。沟内有大股溪水流出,源头除白芨沟矿区来水外,还有上峡子、下峡子等地涌出的泉水。大峰沟口的潮湖村建有3个深达8米的蓄水池,可蓄积大风沟周边近200平方千米流域内的降水,蓄水量达61万立方米。

2.西 麓

贺兰山北段西麓地区沟谷由“41号”、宗别立至仓库滩台地、石炭井至八号泉三部分组成,地势开阔,沟多平坦。

奶子山、阿勒乌拉、楚壤壤格奇、毫易拉呼都格和扎马乌苏诸沟,具有山势陡峭、走向不一、山脚多冲积扇的特点。白瓷沟、查干德尔思、迭来记、毫易拉呼都格、扎马乌苏诸沟将“41号”地区分割成五块。由迭来记、乌苏高勒沟、牙马乌苏沟组成的尕拉斯太至乌苏高勒地区为贺兰山北段西麓西北和西南进入贺兰山腹地的沟谷,地势较低,沟谷平坦。

宗别立至呼鲁斯太南部的大灯沟纵断为贺兰山最宽之处,以盏等沟梁、南北陶思山为屏障,形成了宗别立、呼鲁斯太至仓库滩的台地。宗别立山间台地属地势平坦的荒漠地区,现为宗别立苏木驻地,水源比较充足,乌巴公路、平汝铁路穿境而过。呼鲁斯太台地较为平坦,是贺兰山西麓阿拉善左旗沿山地区的重要草场。仓库滩山间台地是一片较大的平滩,有大量沙生植物生长,西部山势较缓。

石炭井至八号泉地区位于乌巴公路以南、李家沟以西,在麻油沟以北、南北陶思山以东,是一块西高东低、南北走向的狭长开阔地带。陶斯沟、勃力海带滩、石炭井沟壑苦水泉子沟为南北走向,汇合于东西走向的大灯沟,东西两侧山地形成了中间面积较大的开阔地。石炭井谷为河槽地。石炭井矿务局曾设在苦水泉沟中段,其第一、第二、第三矿区分布在石炭井沟的南、中、北三段。

表5-4 贺兰山北段西侧主要沟口

续表

(二)中段山口

贺兰山中段作为山脉的主体部分,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山势险峻,东坡陡峭,西坡较缓。这一段的沟谷与山脊纵横交错,沟深谷窄,两侧多奇峰峭壁,分布有众多较大的横向沟谷。

1.东 麓

贺兰山东麓中段的主要沟谷为汝箕沟、大水沟、黄旗口、西峰沟、插旗口、苏峪口、贺兰口、拜寺口、小口子、马莲口、榆树沟。除汝箕沟至塔尔岭沟有公路东西贯通外,其余沟谷均为落差较大的断沟。

表5-5 贺兰山中段东侧主要沟谷

续表(www.xing528.com)

发源于海拔3100米的黄土梁子,向东至南沟门羊圈与发源于倒渠门的大水沟北源汇合,流经原西北轴承厂厂区时受白虎山阻隔向北绕出。贺兰山东麓的冲沟多为西北—东南走向,大水沟则呈东西走向。山大沟深的大水沟是贺兰山最大的冲沟,沟宽40米左右,积水面积为140平方千米,全流域落差达2000米。因为沟内常年有水量充沛、甘甜可口的山泉涌出,所以西夏景宗元昊曾在沟口修建了西夏时期规模最大的避暑行宫。沟口外侧1千米处有保存较完整的明西长城遗迹,南起西峰沟,北至归德沟。这段长城依贺兰山之险,大多为土石混合夯筑,部分险要之处由大块岩石垒筑而成,墙高3~5米,其上筑有女墙、敌台等防御设施。沟口外侧3千米的崇岗镇常青村段为上庙,这是一处古代寺庙遗址。上庙后面两侧石壁上原有四方阴刻竖行的明代题记,记录了当时修筑长城和关隘的相关情况。现在,这些弥足珍贵的题记仅存两方。第一方题记高46厘米、宽62厘米,距地表7米,题记内容为:“钦差分守宁夏北路平虏地方参将沁阳时其于万历十一年秋季重修,十二年三月廿日同弟千户等到此开光。宁夏生:徐应登、管应舂、夏元中、徐栋、刘幼田、陈守王、叶玉石匠。”第二方题记位于第一方题记西侧6米,下距地表24米,题记内容为:“万历夏五月,钦差宁夏御史朱钦差镇守宁夏总兵官张杰住兵巡边到此刻石以记,参将栋游记、张五登、何志、徐吴等。”2005年9月15日,这两方明代题记被公布为自治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在上庙还发现多处古代游牧民族先民留下的岩画。一块高约3.5米、宽约2.3米的平整巨石上刻有人面像、鹿、战争、交媾等图案,凿刻与磨刻混合,主体部分存在打破、叠压关系,部分风化。画面上方表现了两组娱舞、战争场面,一只大型动物清晰可辨。

位于平罗县崇岗镇暖泉村附近,分布有大量西夏建筑遗址,因清代曾驻扎蒙古正黄旗士兵而得名。

位于大水沟和黄旗口两大冲沟之间,地处平罗、贺兰两县交界之处。这一地区是向银川平原突出的一块圆形山嘴,发育了许多规模较小的冲沟,西峰沟便是其中之一。西峰沟又称西佛沟或西蕃沟,分为北部的大西峰沟和南部的小西峰沟两部分。从大西峰沟沟口向北行3千米后分为北向和西北向两条岔流,西北向支沟为主沟,延伸7~8千米,经冰沟门、黄城后消失在海拔2600多米的贺兰山山巅。小西峰沟位于大西峰沟南侧约2千米处,规模较小,向山中延伸2~3千米后便至沟头末梢,沟内有泉水常年不涸。西峰沟内有大量岩画遗迹,证明这里曾是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所。

这是发源于贺兰山主峰敖包圪垯附近的一条冲沟,由西向南流过牛家台子后转为东南方向,出山后在贺兰县洪广镇暖泉农场汇入西干渠。插旗口上游坡降很大,海拔由3000多米迅速降至2000多米,穿过牛家台子后开始变得狭窄,宽约50米的沟谷两侧是落差达数百米的悬崖峭壁。插旗口中游是一个相对宽阔平缓的凹谷,在下游地区形成了一个“S”形幽谷。插旗口在明代被称作“塔峡口”,相传穆桂英挂帅征辽时曾于此安营扎寨,在沟口西北的一座山头上凿有插旗的洞口,因而改名。这里是古代游牧民族在贺兰山的重要活动场所,留下了丰富的人文资源,西汉、西夏、北宋、明代时期军事遗迹遍布沟谷。

位于银川市西夏区,东距市区50千米。巍峨的山体和险峻的峡谷簇拥着高达3556米的贺兰山主峰敖包圪垯,彰显着贺兰山的雄奇与壮美。清代至1955年,有从苏峪口翻越贺兰山直抵阿拉善旗王府驻地定远营的“骑路”,与穿过三关口的“大道”并行不悖。1950年后,这条经由苏峪口通往阿拉善左旗的谷道被整修为车道,可以通行汽车,后在山洪中损毁,2015年已修复。

位于插旗口和苏峪口之间,俗称“豁了口”,属贺兰县洪广镇金山村,东南距银川市60千米。贺兰口发源于贺兰山主峰敖包圪垯附近,呈西北—东南走向。由于贺兰山东麓山边在贺兰口以南凹入,山体相对狭窄,所以贺兰口的流域面积只有45平方千米。这里地势较高,流域落差达2040米,沟道呈“V”字形,下部较为宽阔,沟底有泉水流出。山体在此分为贺兰口和拜寺口两部分,贺兰口在北,拜寺口居南,彼此相距约2.5千米。贺兰口作为贺兰山中部最为险要的地段,山高谷深,山势陡峭,三面环山,只有东向谷口通向银川平原。因为贺兰口控遏交通要冲,所以明朝廷不但在谷口设关筑城,而且在山谷深处的峰峦之上修建了若干座烽火台,以便与周边守军相呼应。虽然谷口的相关防御设施早已被毁,但贺兰口内的山崖上仍留有不少修建长城的工匠或驻守长城的将士所题刻的文字。沟谷北侧的石刻约有一米见方刻面,从竖刻题记判断,应为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钦差大臣巡视贺兰口边防时所刻。沟谷南侧的石刻也保存相对完好,为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五月重修贺兰口关防时所刻。

位于苏峪口之南,东南距市区45千米,毗邻地势险要的贺兰口,据传因沟口内外分布有144座寺庙和多处塔林而古称“百寺口”。拜寺口内不但留存了众多明代守军的崖刻题记,而且还有风格独特的摩崖石刻。沟内有一块横在路旁的高、宽均为2米的大石,石面上刻有一首律诗。由于刻面损坏严重,诗的内容已不可辨,仅能看到诗后所署“大明进士侯廷□题”字样。

位于银川市西夏区高家闸之西10千米。这个谷口呈东西走向,口向东开,西靠西峰岭,北据莲花山,南依笔架山,三山环绕形似大钟,因而得名滚钟口。谷中有座小山仿佛钟内悬挂的钟锤,名为钟铃山。滚钟口是避暑纳凉的理想之地,西夏时期曾建有景宗元昊的行宫。民国年间,宁夏军阀马鸿逵在滚钟口修建了名为“慈云山庄”的避暑场所。

位于银川市西夏区,发源于贺兰山南段顶峰区的一条较大冲沟,又名“双疙瘩沟”,有南、中、北三支源头。南支源头为白崖子,向南绕过土圈后转向东北流;中支源于大战场,呈西北—东南流向,曲折流经贺兰山腹地;北支源于回回井西侧,穿过贺兰山后在东坡转为西北—东南流向。三支源头在山前洪积平原汇集形成一条规模较大的水沟并转向东流,在青铜峡瞿靖镇蒋西村附近汇入西干渠。

位于永宁县西部的一条冲沟,为银川市与永宁县的界沟。因沟内多生榆树而得名,山前的井子泉等处有地下水流出。贺兰山东麓的大贼沟、小贼沟和大窑沟等几条冲沟在榆树沟中游汇集,呈西北—东南走向流出贺兰山,在平吉堡附近汇入西干渠。

2.西 麓

贺兰山西麓主要沟谷有塔尔岭沟、水磨沟、范家营子沟、雪岭子沟、大柳门沟、峡子沟、赵池沟、喜鹊沟。除汝箕沟和塔尔岭沟之间有公路东西贯通外,其余沟谷皆因落差过大而无法通行。如果在苏峪口沟和范家营子沟之间延伸6千米,可形成东西横贯的山间通道,小型车辆能够通行。

表5-6 贺兰山中段西侧主要沟谷

续表

(三)南段山口

北起三关口,南至青铜峡市瞿靖镇,整体地貌为丘陵。三关口附近山体完整平缓,其余部分则散乱分布,多为孤立的低山。贺兰山南段共有主要山口50多个,敖包梁以南沟宽谷展,多可通行车辆,只有部分积沙沟谷不便汽车通过。这一地区虽然水源缺乏、人口稀少,但因邻近黄河,自古以来就是由宁夏地区进入甘肃的重要通道。

1.东 麓

贺兰山南段东麓的主要山口有三关口、北岔口、灵武口、双山口、大岱口、井沟口、滑石沟。

表5-7 贺兰山南段东侧主要沟谷

位于永宁县西北,东至银川市兴庆区50千米,控遏阿拉善高原进入银川平原的咽喉要道,是贺兰山东麓著名关口之一。三关口古称“赤木口”,贺兰山地势在此变得开阔,“沿山诸口,虽通虏骑,尚有险可凭;北则惟打硙,南则惟赤木,旷衍无碍”,因设有三道关而得名。头关的关墙与长城相连,在关口筑墩设防。二道关在头道关以西3千米处,关口西南侧利用山头修筑烽火台,关口东北面则凭借天险峭壁设立山险墙,断绝敌人攀援之路。三道关设在二道关以西2千米处,两山夹一道的奇绝险境让敌人望而却步。清代,从宁夏府通往阿拉善旗的两条道路中,经由三关口的这一条是“大道”,“小道”则指经由苏峪口翻越贺兰山的通道。

位于青铜峡市以西营子山,有保存较为完好的明长城遗迹。明清时期均有重兵驻守,属玉泉营分防。

位于青铜峡市邵岗镇以西,因属西汉灵武县而得名。《西夏纪事本末·西夏地形图》,在“西夏祖坟”西南侧标“灵武山”。明朝以后,“灵武口”和“灵武高”长期混用,“在双山南,玉泉营西,有谷道可越贺兰山”。灵武高即柳木高,又称莎罗模山,山北有口直通贺兰山西麓,俗称“大口子”。沟内筑有边墙两道,曾有泉水流入玉泉营,今已枯竭。柳木高分为大、小两座,南为大柳木高,海拔1579米;北为小柳木高,海拔1514米,玉泉营专门派驻军士登高瞭望。洪武十三年(1380年),西平侯沐英率军征讨瓦剌时曾在灵武口展开激战,擒获了为害贺兰山西麓的元国公脱火赤,史称“灵武口大捷”。灵武口是贺兰山东麓南段重要的山口之一。成书于民国年间的《朔方道志》记载:“南路边口十……曰赤木,曰峡口,曰双山,曰灵武,曰金塔。”

一说位于青铜峡市玉泉营西;一说又称二龙山,在中宁县余丁乡时庄村之西。《嘉靖宁夏新志·五卫》记载,宁夏前卫所领烽堠在临(灵)武口墩和磨石口墩之间,有“双山北岔墩、双山北新墩、双山南新墩……以上十二墩,玉泉拨军瞭望”。据此推测,双山口应在玉泉营附近。《万历朔方新志·河西总图》记载玉泉营以西的贺兰山口时,由南向北的顺序依次为“灵武口、双山南口、双山北口、磨石口”。山口位置与《嘉靖宁夏新志》所载墩台位置吻合,也可证明双山口在玉泉营附近。清代储大文所撰《贺兰山口记》明确指出:“贺兰山,宁夏西屏,五百里有奇,山口约四十……今南由宁夏中卫西迤东,北至平罗营北计之……曰灵武山口。有沙(莎)罗堠(模)山,多水。胥近大坝堡,曰双山南口、北岔口,北旧口曰磨石里口、中口。”这一记载也与《嘉靖宁夏新志》《万历朔方新志》所记载相吻合,所以可以证明双山口在玉泉营西侧的说法。

位于青铜峡市口子门沟内,高山耸立,长城在山前蜿蜒通过。山巅有石砌墩台遗存,气势雄伟壮观,有谷道西通贺兰山西麓。西夏时期,景宗元昊曾在口内(今四眼井附近)修建避暑行宫和驻兵堡寨。

位于青铜峡市火车站西,是贺兰山东麓南段通往阿拉善左旗头道湖等地的最大山口,沟内山势陡峭,沟底可通大车。

位于青铜峡市大坝镇滑石村,在小坝镇西南13千米处。因雨季山洪暴发时常冲石顺沟而下,所以又名“花石沟”。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境内,呈西北—东南走向流入宁夏境内,分为南、中、北三支源头,源自阿格坦乌素嘎查西南的中支。

2.西 麓

表5-8 贺兰山南段西侧主要沟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