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贺兰山志:明朝烽燧的特点及作用

贺兰山志:明朝烽燧的特点及作用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烽燧作为古代传递紧急军情的重要报警设施,是长城防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朝初年为防范退居蒙古高原的鞑靼、瓦剌不断南下侵袭,在充分吸收汉代烽燧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长城内外、堡寨之间修筑了大量烽火台和墩堠。明朝除在长城沿线、重要道路和险关隘口修筑墩堠外,还利用墩台在堡寨四周形成布防严密的军事营垒,构成一道城堡相连、烽火相望的坚实防线。

贺兰山志:明朝烽燧的特点及作用

烽燧作为古代传递紧急军情的重要报警设施,是长城防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烽火台这种传递信息的工具早已有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即来源于此。秦长城充分利用了烽火台的优点并逐步加以完善,使之成为古代传递军情的最佳设施。汉代称烽火台为“亭”“亭隧”、烽堠和“烽燧”,明代改称“烟墩”“烽墩”与“墩台”。

明朝初年为防范退居蒙古高原的鞑靼、瓦剌不断南下侵袭,在充分吸收汉代烽燧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长城内外、堡寨之间修筑了大量烽火台和墩堠。明朝初年,宁夏镇所辖地区共有烽堠613座,其中部分遗址至今还依稀可见。贺兰山地区地处北方边防前沿,极冲之处众多,在险要关口和适合瞭望的制高点修建了大量烽燧进行预警。万历年间,宁夏镇共筑烟墩596座,其中贺兰山东麓沿线323座,包括平罗营84座、洪广营79座、玉泉营101座、广武营59座。明朝在贺兰山东麓沿山诸口“设墩台防哨,东西连属,远迩观望,烽火严明”。这些由黄土夯筑或石块垒砌而成的烽燧,一部分建在长城墙体之上,大部分筑于扼守交通要道的山坡附近,于“高山四望险绝处置,无山亦于高处置”,在贺兰山东麓构筑了一套组织严密、遥相呼应的预警网络。

贺兰山长城烽火台的布局颇为讲究,最大限度满足了短时间内快速传递军情的需要。这些烽火台大多设在高险之处或峰回路转之地,彼此相隔5里,与周边相邻的3个烽火台形成掎角之势,平时驻兵执勤四面警戒,遇到敌情立刻举火燃烟进行预警。有些位于开阔山坡地带的长城只设烽火台而不筑墙体,虽然仅为一个观察哨,却可为驻扎在周边堡寨中的守军提供及时、可靠的敌情信息。(www.xing528.com)

出于加强军事防御的考虑,明代烽火台除担负传递军情这一主要职能外,还在重要的交通线路上保障来往使节和军运物资安全,为屯驻士兵提供食宿、供应马匹和粮秣等。明朝在长城附近构筑了大量攻守兼备的墩台,配备旗帜、鼓、弩、软梯、炮石、火药、硫黄、狼粪、牛粪、柴草等物资,配合烽火台开展防御和阻击。洪武九年(1376年),宁夏指挥耿忠受命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区西北12千米的镇远关沟沟口修建镇远关(今正谊关、正义关)。随后,在镇远关南2.5千米处的麦汝井兴建黑山营,设立营仓并修筑墩台。由于规模宏大,该墩台被当地百姓俗称为“大敌台”。

墩台与敌台颇为相似,是一种专为驻防士兵而建的中型石砌堡垒。台外由高墙围成一圈掩体,预留一个拱形小门直通地下,方便驻守其内的士兵迅速登台御敌。台下建有简易庐舍,战斗、生活设施较为齐备,可以屯驻一定数量的官兵并储备粮食和军械。明代对烽堠的管理十分严格,每座墩堠都置房一座,由专门的守堠军士昼夜轮流看守。据《明宪宗实录》记载,贺兰山沿线烽墩“共三百有奇。每墩下方十丈,上方五丈,高一丈五尺,上盖土房一间,四角用枝遮护,剜为箭眼。墩中空处,仿嵩之法,设为陷阱,筑墙浚壕,以渐修举”。明朝除在长城沿线、重要道路和险关隘口修筑墩堠外,还利用墩台在堡寨四周形成布防严密的军事营垒,构成一道城堡相连、烽火相望的坚实防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