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贺兰山长城附属设施及其作用

贺兰山长城附属设施及其作用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贺兰山长城沿线只有三关口附近存在零星的偏坡和壕堑,其他地段皆依托敌台、障墙、战墙、关堡等附属设施构筑了一套相互配合、攻防兼备的立体军事体系。在一些险要地段的长城墙体上还有内外都建垛口墙的情况,这是为防止敌人绕过长城从内侧进攻而采取的应急措施。

贺兰山长城附属设施及其作用

(一)偏 坡

偏坡主要修筑在长城外围的山前开阔地带,是阻击骑兵障碍,可有效降低其快速冲杀能力。抗倭名将戚继光在《议修偏坡以固边垣》中指出:“偏坡实墙垣之障蔽。有偏坡,则虏虽众不敢仰窥于上,马虽强不得骤驰于下,钩竿不能到,云梯不能安。”因此,在地势险要的贺兰山长城诸隘口,曾广泛分布偏坡这一边防设施。

(二)壕 堑

壕堑作为长城墙体的一种拓展形式,在墙外掘壕,增加与长城顶部的相对高差。戚继光在《议修守》中认为,在地势平坦无法形成偏坡悬崖之处“或设柞木、火器,或挑沟堑、品坑,或添置高台,倍增雉堞,务使与坡一体可恃”。贺兰山长城沿线只有三关口附近存在零星的偏坡和壕堑,其他地段皆依托敌台、障墙、战墙、关堡等附属设施构筑了一套相互配合、攻防兼备的立体军事体系。

(三)敌 台

敌台是长城墙体上分段设置的供巡守士兵瞭望、休息、防御的突出墙体之外的方形覆斗状建筑,又称敌楼、墙台或马面。北宋著名军事家曾公亮曾在《武经总要》中详细介绍过敌台的结构与功用。敌台与墙体高度相当,三面均砌有便于攻击的垛口,守军可凭借垛口上的射击位,三面阻击来犯之敌。贺兰山长城上的敌台皆采用就地取材的建造方法,低缓之处多由土筑,高险之地则为石砌。山前台地上的夯土敌台由黄沙土夹杂小石粒夯筑而成,致密而坚固,因不生寸草而避免了分化崩解。石砌敌台多建于贺兰山山脊之上,先以大块方石砌边,内侧以黄沙土与小石块为主的混合物堆积填塞,外壁再垒砌大块石板进行加固。这类敌台壁面规则平整,高耸壮观,具有坚固耐用、攻防兼具的特点。

此外,贺兰山长城上还构筑有一定数量的带有战斗、生活性质的大小两种空心敌台,在方便驻军的同时增强了防守能力。大敌台多建在险要之处,可容百余名守军进行休息和战斗。敌台内部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四周建有可供观察、射击的雉堞,中层为铳炮射击室,下层设有存储物资和军械的仓库。小敌台一般修建于相对平缓的长城墙体上,大多分为上、下两层,四周开有箭窗,可供十余名守军据守。总体来看,空心敌台既可用于观察、射击和掩蔽,又可作为存放武器和战备物资的仓库,有效增强了长城守军的防御能力。

(四)障 墙

在明长城的一些险要地段,可以看到城墙顶部筑有连续的数道或数十道高约2米、宽约1.5米的横隔墙,这就是障墙。障墙一般修筑在控制制高点的敌台两侧,主要用于防护侧翼阵地。障墙根据城墙的倾斜角度和实战需要确定彼此距离,两道墙体之间一般还建有坡度较大的梯道,方便士兵上下行动。(www.xing528.com)

在战斗中,如果敌人攻上城墙,守军可将障墙作为掩体,通过射孔进行反击,逐步退入空心敌台据守。若干道重叠的障墙不但可以保护守军免受敌人正面进攻和侧翼火力的袭击,而且因为墙体之间存在倾斜,所以每个射孔都能实施超越射击,方便守城士兵通过多层阻击有效杀伤敌军。面对这样严密高效的军事布局,登上城墙的敌人想要攻入敌台是极其困难的。贺兰山三关口长城还有零星障墙残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边防形势之严峻

(五)战 墙

贺兰山的沟谷中有一些被称为“三道关”或“三关口”的地方,如中段连通银川市与阿拉善左旗的交通要道就途经三关口。这些名称的由来,实际上与在长城主城墙、关隘前方或重要高地上增筑的两道战墙有关。

战墙作为长城墙体上重要的军防建筑,通常在便于对敌攻击的地段或长城前沿地带选择有利地形,以砖、石为材料垒砌成可通过跪姿、立姿发射弓弩或火器的掩体。战墙的规格视具体地势而定,较为平坦的地段一般较高、较厚,较为陡峭的地形就低矮一些,通常高度在80~120厘米。墙体上分别建有雉垛口、射孔、望孔、礌石孔等防守设施,规模较大者还有排水沟、吐水槽、马道、步道、水门和暗门等辅助工事。战墙顶部的外侧筑有高约2米的垛口墙,既便于瞭望,又方便射击,可以有效保护自己和大量杀伤敌人。在一些险要地段的长城墙体上还有内外都建垛口墙的情况,这是为防止敌人绕过长城从内侧进攻而采取的应急措施。

贺兰山长城的“战墙”是明代守军发挥火器优势、屏蔽关隘要塞的有利作战依托,在北岔口、三关口等要塞皆有分布。嘉靖年间,宁夏镇共有库存火器5602件,驻军25600人,差不多四名士兵就拥有一件火器,长城沿线守军的火器装备水平应该与此接近。明代宁夏镇不但可以自造佛郎机枪,还有从西方引进的射程可达百余丈的佛郎机大炮。宁夏地方志书中留下了众多明军依靠火器取得大捷的记载,不少就发生在贺兰山长城附近,应该与利用战墙有关。

贺兰山长城一般尽量逼近山脚,最大限度将平坦开阔之地圈入长城范围,不给北方少数民族骑兵留下展开大规模攻击的空间。在三关口这样的地势险要之地,一般在主城墙外50~100米的有利地形上修筑数道战墙,迫使敌人在还没有靠近主城墙时就进入战斗状态,在仰攻过程中付出惨痛代价。战墙外围还经常设置陷马坑,可以有效阻滞敌军骑兵。陷马坑“长五尺,阔三尺,深四尺,坑中植鹿角枪、竹签,二物皆尖,入火令坚。其坑排如‘卜’字,或解枪为之,覆以刍草,或上种草苗,务令敌不觉。凡敌来路及城门内外皆设之”。在贺兰山南段的大柳木高山地还能见到“环形战墙”阵地,山腰、山脚之间散落了不少不规则石块,应该是当年守军用于阻滞敌人仰攻的“礌石”。

(六)关 门

明代在长城修筑过程中,通常在险要地段将墙体与关隘或堡寨连为一体,从而形成了相互依存、攻防兼备的“关门”。关门作为长城防线上最为集中和重要的防御据点,因筑有类似拱卫城池的高墙而习称“关城”,驻扎有数量可观的守军。明代为实现长城防御功能的最大化,对关堡的设置慎之又慎,皆选在控遏交通要道、把守重要门户的险关要隘,方便守军据险镇守。贺兰山长城上为数众多的关堡皆修筑于有利防守之地,有利于发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