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空寺石窟
又名大佛寺石窟,位于宁夏中宁县余丁乡集镇区东北角2公里处的双龙山南麓和金沙村界内。双龙山古代称为石空山,石窟因地而得名。大佛寺面临黄河,北靠长城,距县城20公里,是宁夏重点佛教寺院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石窟开凿于唐代晚期。据《陇右金石录》《甘肃新通志》记载:“石空寺以寺得名,寺创于唐时,就山形凿石窟,窟内造像皆唐制。”可以说,它是唐代丝绸之路上一处重要的宗教文化遗址。大佛寺自唐代开凿以来,在一千多年的沧桑岁月中几经兴衰,从遗存的大量明代嘉靖年间的铭文可知,明代进行过较大规模的维修扩建。清末洞窟被流沙掩埋,使得窟内文物得以幸存。
石窟凿于山崖陡壁之下的砂岩中,共有13个,自西向东分别为:焰光洞、万佛洞、石子观音洞、老君洞、三清洞、玉皇洞、无量洞、九间无梁洞、财神洞、药王洞、娘娘洞、龙王洞、睡佛洞。其中数九间无梁洞(又称九间无梁寺,位于中寺处)规模最为宏大,是大佛寺的中心,洞高25米,深15米,宽13米,内塑88佛,加上菩萨、罗汉、供养人等共有360尊之多。
1981—1983年,上寺和下寺部分洞窟经宁夏文物管理委员会发掘,深埋地下的千年文物重见天日。随后,又陆续维修了娘娘洞、睡佛洞、龙王洞,修复了靠山楼、菩萨殿、虔心殿、大雄殿、天王殿、药师佛殿、阿弥陀佛殿、禅堂、净宝、山门等古建筑。
明清时,石空寺石窟已是当地十景之一,称“石空夜灯”或“石空灯火”。有诗赞美石空寺:“叠嶂玲珑竦石空,谁开兰若碧云中?僧闲夜静燃灯坐,遥看清山一滴红。”传说每当夜幕降临之后,便有一位仙女驾着彩云,飘飘而来,她把珍珠玛瑙撒下人间,这些宝贝闪闪发亮,光芒四射,为人们照明。有一天,一个小伙子隐藏在仙女降临的地方,待仙女撒完珠宝,正要返回天宫时,小伙子冒险上前求她永留人间,仙女拔下头上的玉簪,叫小伙子把它插入石山上的一条缝中。转眼间,仙女已无影无踪,玉簪变成了一把金钥匙。小伙子把它对准石缝,轻轻一插,山崩地裂,一座座宫殿从山中飞出。自此,每当黑夜降临,宫殿里灯火辉煌,鼓乐自鸣,仙女们翩翩起舞,把人间照得通亮。当人们爬上山腰,走进宫殿时,突然灯息烟消,鼓偃舞停。宫殿原来是一个个石洞,洞内是大大小小的佛像和五颜六色的壁画。佛灯的红光从石洞里照射出来,遥望好似星斗挂在空中,“石空”因此而得名。
大佛寺石窟以前规模很大,有楼阁式山门、天王殿、韦驮殿,两旁还有钟鼓楼。山门一副古对联云:“座下莲华压倒西湖六月景;瓶中杨柳带来南海一枝春。”目前上寺和下寺已具规模,上寺三层楼阁式主殿、配殿、禅房、斋房齐备。一进山门即可看见笑容满面的弥勒佛,背后是韦驮,两侧有四大天王护法。天王殿气势雄伟,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前后,各地的香客信徒云集而来,朝山拜佛、看戏、经商、游览,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二)平罗玉皇阁
平罗玉皇阁位于平罗县城关镇北,国家3A级景区,占地面积36000平方米,是宁夏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体,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1939年续修。玉皇阁由南门、山门、三官殿、城隍殿、观音殿、娘娘殿、三清殿、斗母宫、文昌阁、关帝阁、无量殿、洞宾殿、三宝殿、三母殿、玉皇大殿等部分组成,最高建筑三母殿距地面29米,登临其上可凭栏西眺贺兰山,东望黄河。每年农历四五月间举行的城隍庙会盛大而隆重,人们装扮成牛头、马面、判官、小鬼等,簇拥着被高高抬起端坐在神舆之上的城隍神像巡游,称之为出驾,含惩恶扬善、体察民情之意。(www.xing528.com)
博物馆坐落于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隆湖一站,占地面积8520平方米。是在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原址上,再现“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务院机关干部劳动、生活、学习经历的博物馆,2008年8月29日正式开馆,并向社会各界免费开放。干校成立于1968年10月,是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根据毛泽东主席“五七指示”而创建的。主要目的是广大干部下放劳动,接受再教育。共从国务院机关下放1881名干部、家属(不包括14岁以下的孩子)。这些人中不仅有40多名省部级领导干部,还有叶籁士、林汉达、倪海粟、周有光等著名学者。这些干部职工尽管身处逆境,但是那种蓬勃向上的乐观精神和崇高的理想没有动摇,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仍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开展生产劳动,特别是叶籁士、林汉达、倪海粟、周有光等老同志在劳动之余经常一起探讨语言文字改革方面的问题。1972年4月,五七干校撤销。博物馆旨在以实物、图片的形式,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馆内陈列有反映干校学员劳动、生活场景的实物1200多件,其中综合馆内容分为9个篇章、23个单元,陈列展出的实物500多件、图片1200多张、文字资料500份。原址馆内容分为6个部分,以劳动工具、劳动生产场景及历史原貌的再现为主,重点突出当年老干部、知识青年居住及使用的生活用具和部分有价值的实物。五七干校博物馆不仅是重要的旅游景点,更是党员干部教育教学基地、延安精神研究会所和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四)阿拉善王府(阿拉善博物馆)
阿拉善王府位于巴彦浩特镇老城王府街北侧,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为阿拉善历代旗王的官署和居住地。王府经历代旗王修建,至第十任亲王达理札雅时期,已成为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每部分由若干个明清建筑风格的四合院组成,相互融会贯通,画栋雕梁,古雅精致。整个建筑群落是典型的明清北京式四合院建筑群体和颐和园园林风格,故有“小北京”之称。王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极大破坏,后经大幅整修,成为阿拉善博物馆。修复时保留了灰筒瓦卷棚顶的柔顺风格,院内雕刻彩绘、回廊曲折的样貌也依稀可辨。设有民族风俗文物陈列室1个,展示和硕特部蒙古族的衣、食、住、行、装饰品等实物139件。历史文物陈列室展有阿拉善地区石器时代及汉、宋、元、明、清时期历史文物600件,其中关于额济纳的文物图片资料较多,国家一级文物元代纸币和居延汉简、西夏文书正是额济纳文物的代表。另外还有反映古代游牧生活的岩画照片100幅。游人可一睹阿拉善王府的风貌和阿拉善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
(五)延福寺
延福寺坐落在巴彦浩特镇王府街北侧,系原阿拉善旗八大寺之一,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保护的古式建筑之一。延福寺俗称“王爷庙”,藏语名为“格吉林”,是阿拉善王爷的家庙。该寺从乾隆七年(1742年)开始修建大殿,以后陆续完成周围的建筑。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帝为该寺赐名,并赐用满、藏、蒙古、汉4种文字书写的金字匾。整个建筑群共建有大经堂、菩萨殿、四大天王殿、转经楼、钟鼓楼、如来殿、阿拉善神殿、药师殿、密宗殿等大小殿堂10多座,共200多间,计6700多平方米。1919年前后为鼎盛时期,有喇嘛500人。1935年,九世班禅曾到过延福寺。1949年,有喇嘛200多名。该寺同其他黄教派寺庙一样,设有神学院,共分四大部,每部有一座专用殿宇。寺内至今保存有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所铸青铜香炉1个,高2.2米,直径0.85米。铸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的大钟1个,钟声音洪亮,每击,整个巴彦浩特镇余音缭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