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陵的每一座帝陵都是独立完整的建筑单元,9座帝陵均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外廓形制有开口式、封闭式和无外廓式3种,但其内部结构均分为角台、阙台、月城、陵城四部分。帝陵的服务外廓或宫城的长宽比例都在1.5∶1.7,与西夏国都兴庆府的外形长宽比大致相当,这种“人形城”的设计理念特征是,城池形状与人体躯干的长宽比例基本一致,建筑平面布置与人体类似,具有均衡、对称的特点。
3号陵是9座帝陵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座陵园。陵园坐北朝南,方向150°,茔域面积15万余平方米。以角台为边界,陵园平面呈南宽北窄的梯形。陵园建筑有4座角台、2座阙台、2座碑亭、1座月城和1座陵城,都以南北中轴线对称分布。陵城从南门到北门的中轴线上,建有献殿和陵塔,位于二者之间的则是埋葬墓主的地下墓穴,地面上还保留着隆起的长方形墓道。4座角台是陵园的外围建筑,也是茔域范围的标志。角台呈对称分布,南北各两座,角台之间连接围绕形成陵园外廓,现在已经看不出外廓痕迹,只有四角的夯土墩体。
2座阙台呈圆形,是陵园正南门外的建筑,为左右对称,东西相距100米。阙台向北35米,有左右对称直径13米的圆形碑亭两座,亭台下有高大的砖构方形台基。阙台和碑亭是陵园中仅次于陵塔的高大建筑,也是南门外的主要建筑。碑亭的设置,是西夏陵独有的布局特色。碑亭北行40米,月城和陵城相接,平面呈“凸”字形状。月城是陵城南门外的一座小城,类似瓫城,月城至陵城南门之间,设有神道,两侧各有两排石象生,呈对称分布。石象生均遭人破坏,石雕碎块散乱堆积于地面,经清理后,发现石象生下有长方形台座。陵城前设置月城,营造出一种防御性态势,这在帝王陵墓中为首次发现,也是西夏陵的建筑特色。月城内摆放石象生的做法,既能缩短神道、调剂空间,又能增加陵城的威严与肃穆。
陵城南北略长,呈方形,四面辟有陵门,南门为正门,面积较大,面阔5间,进深两间。位于当心间的南北两侧台基处,设有斜坡或墁道,似乎不能通行,只能起到象征性作用。各门两侧,皆有门阙形建筑。每侧各有圆形墩台式三阙,靠近门边的墩台最大,然后依次渐小。(www.xing528.com)
宫城四角置角阙,也为圆形墩台式建筑,东西对称,南端底角各有5座,北端底角各有7座。这些错落有致的建筑,丰富了陵城的视觉感受。在陵区的中轴线上,从南向北建有献殿、墓道、墓室和陵塔,献殿建在八角形台基之上,为圆形大殿。其南北两侧对称设有斜坡墁道。陵塔建在北门台基外0.6米处,底座直径达37米,残高21米,是陵园中最高大的建筑实体。献殿、墓室、陵塔虽然位于南北一条直线之上,但是与陵城中线并不重合,均偏西5°,这似乎反映了党项人独有的正殿放空、以避神鬼的观念。值得注意的是,举凡阙台、门阙、角阙、献殿和陵塔之形制,都是圆形建筑,且呈奇数布局或结构。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奇数为阳,圆形为天,塔形为佛,3号陵多此类建筑,寓意当为天子之陵、佛王之冢,这充分反映了党项民族既尊儒教又行佛法的文化特征。
西夏陵一般被认为是仿照宋陵建造的。但西夏人绝对不是简单地照搬唐宋帝王丧葬制度,而是根据民族和地域的特点,有所取舍,创造性地发展出了具有西夏特色的帝王陵园制度。和宋陵相比,西夏陵的规模较小。西夏陵远承唐风,依山而建,气势磅礴。但由于西夏国力远没有唐宋那么强大,难以大兴土木建筑陵园,因此在总面积上看,西夏诸陵虽然不输宋陵,但就主体大小而言,则远逊宋陵。即便是西夏陵区内最大的3号陵,主体面积达2.9万平方米,也不到北宋皇陵任何一座帝陵的三分之二。西夏陵的结构比较简单。宋陵除陵城外,还有附葬的后陵及侍奉死者灵魂的“下宫”等建筑,多数西夏帝陵没有发现任何后陵和下宫的建置。此外,西夏陵布局简练,月城、陵城连接紧密。而唐宋陵园建筑则四方四正,极为对称,体现出“中正无邪”的主题思想。西夏陵园四域的角台建筑为唐宋陵园所没有。角台是规定每座陵园范围的界标。西夏陵园中的碑亭建筑也是唐宋陵园所没有的。唐宋陵园的石碑位于南神门前,碑立于平地,无建筑围护。西夏陵园中皆有2~3个碑亭,位于双阙之后、月城之前,位置显著。一方面弥补了将石象生缩放于月城内、陵园前部气势减弱的不足,也加强了碑亭作为给帝王歌功颂德的意义和作用。西夏陵园的葬俗也比较奇异,虽然深受唐宋陵园影响,但仍保留着浓郁的民族特色。西夏狭小而简陋的土洞墓与中原传统的砖室墓迥然有别,似乎源于党项人“俗皆土屋”的生活习惯。西夏陵墓中随葬品反映了与中原不同的社会习俗。夸张表情的力士碑座,随葬完整的羊、狗以及铜牛、石马等大量家畜家禽的骨架或仿制品,反映了党项民族游牧经济的生活方式和勇猛尚武的内在气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