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于贺兰山西麓地区的蒙古族是西蒙古卫拉特四部之一的厄鲁特固始汗一支,称和硕特部,因游牧于贺兰山一带,故称阿拉善和硕特部。清廷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设阿拉善特别旗,安置该部。雍正九年(1731年),又将定远营城赐予该旗,作为旗府和王城。
阿拉善旗王府与旗政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旗政府是一级军政合一的权力机构,而旗王府只是该旗贵族首领的家族府第。但是,由于旗王多兼旗长,并且全旗土地和属民也均由旗长支配,所以旗王府与旗政府也就实为一体。阿拉善旗王公贵族的封建等级分为:台吉(1~4等)、公(镇国公和辅国公)、贝子(固山贝子)、贝勒(和硕贝勒和多罗贝勒)、郡王、亲王。这些只是贵族的等级身份,即荣誉、食禄待遇并不与官职挂钩,其中有些人可以贵族身份任职,多数人只是闲散贵族。
阿拉善旗王府管理机构沿用前清王公制度,因系特别旗,上不设盟,直属朝廷和中央政府,由蒙藏委员会代管(清代由理藩院代管)。在亲王位下设各种名目官员,计30人。王爷为荣誉,但王爷兼旗长则为实权人物。1937年实行改革后,王府组织与旗府组织合并,王府组织名存实亡。王爷改称札萨克。旗府升起青天白日旗,内挂孙中山像。但是在实际执行中,仍然是新旧制度和印信并行,顶戴袍服自便。
阿拉善旗王府始建于第二代札萨克阿宝,因为他始封为和硕特额驸和多罗郡王,有了王爵才可以修建王府。王府位于老定远城中央(今市区北侧)鄂博山之下(山南)。王府建筑群皆仿宫殿式样,以中轴线自北向南延伸,分别由府门、过厅(东西耳房)、大厅(正府)、西府、东府(亦称左右耳房)和后书房组成,均为二进、三进、四进的北京四合院建筑样式。末代王爷达理札雅曾于1945年在王府西部修建一座中西合璧式新府(计3套四合院),共有房屋500余间,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府后原有东、西花园,园中有亭、台、阁、楼等古典建筑,还种植各种名木奇花,并摆放许多古瓷大花盆和大鱼缸。园中有泉水和水池,还有松、柏、榆、杨、柳树1600余株,堪称大漠中的世外桃源。1987年,旧王府得到维修,现为阿拉善盟博物馆。
另外,阿拉善旗札萨克还在北京建府。乾隆三十年(1765年),阿拉善旗第三代札萨克罗布藏多尔济因率阿拉善旗蒙古兵出征新疆、青海、西藏平叛建功,被晋封为和硕亲王,同年在北京赐建王府,人称罗王府。罗王府是和罗理家族在北京的办事处和新府第,地址在恭王府东侧(地安门外三座桥府夹道一号)。建筑式样按亲王府规制,四合院布局,厅堂院落,前府后花园,回廊画壁,辉煌华丽。共有房屋200余间。(www.xing528.com)
和罗理家族的藩王陵园于乾隆四年(1739年)始建,位于巴彦浩特镇城东郊,阿拉善旗王族和贵族均安葬于此墓地。由北陵、中陵、南陵三片组成。地面建筑有大门、旁门、牌坊、长亭、院墙和主体建筑的三大殿(恩殿、配殿、享殿),以及休息厅、守陵房、仓库、杠木房等共100余间。园内植有松、柏、榆、杨等林木2000余株。
阿拉善厄鲁特蒙古旗王府一共有九代十王,简介见下表。
表3-2 阿拉善旗历代旗长王位世系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