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夏贺兰山下的回族聚居区及清真寺修建情况

宁夏贺兰山下的回族聚居区及清真寺修建情况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代,宁夏南北各地修建有一些清真寺,也证明明代宁夏地区的确有大量回族人口。清代中前期,国家统一,经济恢复,文化繁荣,给回族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创造了更好的社会条件,使得大分散、小聚居的回族社区基本定型。宁夏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之一。

宁夏贺兰山下的回族聚居区及清真寺修建情况

回族并非是由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集团而渐渐发展形成的民族,也不是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而诞生的民族,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信奉伊斯兰教的回回人和以汉族为主的民族相结合,逐渐融合而成的中国本土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新成员。其雏形出现于元末,定型于明代初期。明王朝的建立,涌现出了一批回族军事将领,所以回族人在明代政治地位较高,族群发展很快,最终形成回回民族。

明朝,西北是回族分布最广的地区,而宁夏又是回族在西北的主要聚居区。明廷将归降的蒙古族官员与部族就地安置,史书称其为“土达”。北部有“灵州土达”,聚居于“板桥四里”;南部有“固原土达”,聚居于固原南三岔沟一带。土达中的不少蒙古人在元代时就改信伊斯兰教。明成化四年(1468年),固原土达满俊造反,事件平息后,土达人害怕政治迫害,大多改户籍为回族。

明朝将领、开国功臣沐英,是明朝收复大西北的主要战将,他曾率师收复宁夏,并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指挥大军渡过黄河,翻越贺兰山,涉流水,直捣残元势力盘踞的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内),生擒残元国公脱火赤、爱足等。由于沐英在西北立有赫赫战功,明太祖朱元璋便将固原地区的武延川(今葫芦河川)、撒都川一带荒田封赐给沐英作为牧场。沐家后来在封地内修建沐家营(今宁夏西吉县政府所在地的吉祥镇)作为牧场管理的总部。牧场雇佣当地大量生蕃,其中包括不少回族人口,尤其是沐英在远征云南时,还随地征调带走了大量回族子弟。另外,元朝大臣赛典赤·赡思丁,其家族枝繁叶茂、子孙兴旺,后以纳、速、拉、丁四姓分居各地,今宁夏永宁县的纳家户,就是以其后裔纳姓一支为主发展起来的。明代,宁夏南北各地修建有一些清真寺,也证明明代宁夏地区的确有大量回族人口。如修建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的宁夏镇城(今银川市)东门内大街(俗呼羊肉街)礼拜寺,修建于嘉靖三年(1524年)的永宁县纳家户清真大寺和修建于明初的同心清真大寺。(www.xing528.com)

清代中前期,国家统一经济恢复,文化繁荣,给回族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创造了更好的社会条件,使得大分散、小聚居的回族社区基本定型。宁夏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之一。回族在经济和文化方面都有了大的发展。农(牧)业是回族的基本经济,商业是回族的特色经济,多业并举是回族人赖以广拓生路的经济模式。回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有着强烈的国家意识,对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完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