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王朝统称活跃于北方和西北的游牧民族为“胡”“胡人”。内地农耕民族的国家自称为“冠带之国”“土室之民”,而呼游牧民族的国家曰“行国”“穹庐之民”。行国之民是马背上的民族,常年在广袤草原上游牧,飘忽不定,逐水草而牧,居毡房、茹毛饮血,不时内犯侵扰。众多部落分布地域很广,大漠东部各部族合称“东胡”,西域各部则合称“西胡”;北方(中部)统称北胡,即战国后期的匈奴各部。
匈奴,实际上是北方游牧部落的异代异呼,《史记》称其为“夏后氏之苗裔也”,并认为其始祖名曰淳维。经过千余年传至头曼单于(最高首领)时,势力范围从大漠越过贺兰山,发展到黄河上游的“河南地”,即今河套地区。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始皇误听“亡秦者胡也”的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迫使“匈奴不敢饮马于河”。但是,秦始皇得到的是“地固泽卤,不生五谷”的沙漠地,还要“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又使天下蜚刍挽粟……百姓靡敝……盖天下始叛也”。秦二世胡亥元年(前209年),蒙恬已死,匈奴头曼子杀父自立,并东灭东胡,西逐月氏,征服西域诸国,摆平丁零等部落,进而“悉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者”,统一了大漠南北,建立一个奴隶制军事政权。时中原天下大乱,匈奴乘机不断南侵,成为中原王朝的最大边患。(www.xing528.com)
秦朝时期,贺兰山东西两侧仍为荒服,是北胡的大牧场,而黄河之东已为秦朝版图,除战国间设立的朐衍县之外,又在黄河东岸增设富平县,并于河东沿河筑有神泉障、浑怀障,均隶属于北地郡。地方政权的设置,证明移民开发工作的开始。宁夏北部山河之间称“北河”,这里的引黄水利灌溉开始兴办,即古渠的修筑应该由此肇始,所以有秦渠和汉延渠之名,它们的前身(原始渠道)都是秦汉移民的遗迹。《史记》曰: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徙民于北河、榆中,耐徙三处……”这一年可视为宁夏地区历史上首批移民的记录,亦即农业经济推进到宁夏的开端。其时河外的贺兰山东麓一带当属秦朝的非巩固疆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