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植被按照海拔高度自上至下依次为森林植被、灌丛植被、草原植被、疏林植被、荒漠植被、草甸沼生与水生植被等6种类型。
(一)森林植被
主要分布于贺兰山中段海拔2000~3100米阴坡及部分半阴坡地带,面积约406平方公里,约占贺兰山总面积的10%。
(二)灌丛植被
灌丛是以灌木为建群种的植物群落的总称。类型复杂多样,遍及整个贺兰山区多种生境,集中分布于海拔1800~2700米阳坡、半阳坡及低海拔阴坡,面积约641平方公里,约占贺兰山总面积的16%。主要由6个植被型22个群系构成。
山地常绿针叶灌丛主要有叉子圆柏群系,面积27.5平方公里,占贺兰山灌丛面积的4%。主要植物有阿拉善鹅观草等。贺兰山全境均有分布,西坡中部范家营至高山气象站之间和汝箕沟—古拉本沟南部分布面积大。
贺兰山重要的植被类型,面积约161平方公里,占贺兰山灌丛面积的25%。
分布于贺兰山海拔3000~3500米的山巅,全年有霜冻,冬季积雪,年降水量430毫米以上。主要包括高山柳和鬼箭锦鸡儿两个群系,常与蒿草草甸组成复合群落,形成高山灌丛+高山草甸植被带。高山柳属寒温型中生矮灌木,高1米左右,灌丛中生植物占85%,旱生植物占15%。主要分布于海拔3100~3500米主峰附近山脊两侧平缓处,位于青海云杉林带之上。
分布于贺兰山海拔2700~3000米山地较陡阳坡、半阳坡,形成亚高山灌丛景观。主要包括银露梅灌丛和小叶金露梅灌丛2个群系。
分布于贺兰山海拔1800~2700米阳坡、半阳坡、沟谷及海拔较低处阴坡,随海拔增高、湿度增大,中生灌丛逐渐向半阳坡、阳坡转移,有时与灰榆疏林混生,贺兰山灌丛植被分布广、类型多,有虎榛子、山杏、小叶忍冬、毛樱桃、蒙古绣线菊、折枝绣线菊、酸枣、羽叶丁香、黄刺梅、准格尔栒子和乌柳、鄂尔多斯小檗灌丛等群系。另有西北沼委陵菜半灌木丛,分布于西坡中段各沟及东坡贺兰沟。主要有虎榛子灌丛、蒙古绣线菊灌丛、酸枣灌丛、羽叶丁香灌丛。
旱生灌丛是贺兰山分布面积最大、范围最广的植被类型,面积约452平方公里,占贺兰山灌丛面积的71%。群落类型特殊,多分布于海拔较低山坡、沟谷或陡坡生境干旱地带。物种近100种,其中水分生态类型强旱生、旱生、中旱生、旱中生及中生植物分别占8%、49%、11%、17%和12%,生活型多年生草本占群落物种数的55%,灌木、半灌木及一年生草本分别占21%、11%和13%。
(三)草原植被
贺兰山地处干旱荒漠区,山地草原分布广泛、类型多样。由山地草甸草原、典型草原、低山或山麓荒漠草原组成,面积约435平方公里,约占贺兰山总面积的11%。
贺兰山山地丛生草类草原中,草甸草原面积小,零星分布于土质较厚和水分条件较好山地森林带以下海拔2000~2300米平缓坡地,典型草原呈片状分布,不成带,常与中生灌丛形成复合群落;低山或山麓荒漠草原分布于南、北段低山带及中段倾斜山麓海拔2300~2500米石质山地。主要有:(1)甘青针茅草原:分布于贺兰山中段东坡苏峪口沟、大水沟、汝箕沟、甘沟和西坡峡子沟等海拔1600~2700米林缘、草地或灌丛。群系面积较小,零星分布于1900~2700米土质较好山地阳坡或半阳坡。(2)贝加尔针茅草原:多生长在贺兰山海拔1600~2500米山地林缘、灌丛下和土质与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的阳坡、半阳坡及较低海拔阴坡,分布于东坡苏峪口沟、黄旗沟、贺兰沟、小口子沟、甘沟和西坡哈拉乌沟、南寺雪岭子和峡子沟等。(3)白羊草草原:白羊草属中旱生多年生疏丛生禾草,生长期高约50厘米。分布于贺兰山海拔1200~1500米山麓、浅山区、沟谷阳坡、半阳坡及干河床边缘等温暖生境。贺兰山东坡低山带常见群落,峡子沟等沟口有少量呈斑块状群落分布。(4)阿拉善鹅观草草原:阿拉善鹅观草系旱生多年生疏丛生草本,多有横走或下伸的根状茎,秆高30~60厘米。广泛分布于贺兰山东、西坡海拔1600~2200米石质山坡及岩石缝中,常在阳坡或半阳坡形成稀疏的山地草原群落,局部密集,多呈片状或零星分布。(5)本氏针茅草原:本氏针茅系旱生多年生中型密丛生草本,高20~60厘米。分布于贺兰山海拔1600~2200米山麓、干河床边缘及浅山区土、石质山坡,东坡更普遍。群系多呈零星或斑块状,分布广,面积较小。(6)克氏针茅草原:克氏针茅系旱生中型多年生丛生禾草,秆高30~60厘米,单独或与其他针茅、禾草及蒿类组成多种典型草原群落,是贺兰山分布面积最大的草原群落。(7)大针茅草原:须根系发达,上部多分蘖,形成密集高大草丛,基部有多年宿存枯老残枝。枝高可达80~100厘米。分布于贺兰山海拔1700~2400米东坡苏峪口沟、大水沟、汝箕沟、甘沟和西坡哈拉乌沟、北寺沟、峡子沟等干燥山坡、沟谷,多呈零星、斑块状分布。(8)芨芨草草原:芨芨草为禾本科针茅族高大、粗壮密丛生多年生草本,高60~200厘米。多分布于黄土高原草原化荒漠区、轻度盐化湖泊河流边缘、丘陵间湿润低洼地。贺兰山东、西坡2000米以下阳坡、半阳坡及山麓地带均有分布,局部形成群落。(9)短花针茅草原:短花针茅系旱生中型密丛生禾草,秆高20~50厘米,单独或与其他针茅、禾草、杂类草组成类型多样的草原群落。中国西北由典型草原带向西过渡的荒漠草原,是贺兰山东坡山麓、西坡山麓、浅山区干燥山坡分布范围最广的草原群系。(10)小针茅草原:小针茅为矮型密丛生草本,植丛高度10~20厘米,群落结构简单,种类少。零星分布于贺兰山东、西坡海拔1600~1800米石质山坡,面积小。
另外有戈壁针茅草原,戈壁针茅系多年生中小型密丛生草本,秆高20~40厘米。耐旱性强。零星或片状分布于贺兰山海拔2000~2200米东、西坡浅山区及石质山坡,分布面积较广。沙生针茅草原,在贺兰山冲沟、干河床、山麓洪积扇边缘沙砾地草原化荒漠带形成群系,东、西坡均有分布,西坡较多。中亚细柄茅草原为多年生密丛生草本,枝高15~30厘米,分布于贺兰山东、西坡浅山区低山丘陵石质山坡,群系多呈零星或斑块状,植丛稀疏。
在贺兰山有赖草草甸草原和白草典型草原2个群系。赖草系多年生疏丛型根茎禾草,属于耐盐中生植物。赖草多生于贺兰山东、西坡山麓、沟谷边缘及山间开阔地,形成草甸草原群系,多零星或小斑块状分布,分布面积小。(www.xing528.com)
主要包括灌木亚菊和冷蒿2个群系。灌木亚菊群系在贺兰山浅山区干燥石质山坡及低山丘陵分布广泛,多集中于北部荒漠化较强地区。
(四)疏林植被
疏林是指稀疏的乔木林,树冠通常互相不连接。贺兰山位于荒漠区侵蚀和剥蚀的中山山地,森林垂直带干燥阳坡,中生性针叶、阔叶树很难生长,只有耐旱性强的灰榆、杜松等阔叶、针叶树能稀疏生长。海拔1500~2500米较干燥山坡阳坡、半阳坡及海拔较低阴坡形成灰榆为主的疏林。呈现森林环境向灌丛及草原过渡的类型。贺兰山疏林植被面积72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8%,仅次于荒漠植被类型面积。
灰榆又称旱榆,属旱生小乔木,高3~5米,树干常扭曲,树冠紧密,多呈扁伞状,树皮较厚。灰榆单个物种多生长于贺兰山海拔1400~2800米石质阳坡、半阳坡,较干燥阳坡、半阳坡、阴坡或河谷干河床两侧形成灰榆林。分布面积约604平方公里,占贺兰山疏林面积的84%。灰榆疏林旱生常绿阔叶灌木分布于贺兰山北部低山区;沙冬青—灰榆疏林,贺兰山唯一常绿阔叶灌木,分布于古拉本—汝箕沟以北中低山地及西坡峡子沟浅山区阳坡、半阳坡,生境旱生灌丛发达,半灌木层不发达,草本稀疏并分布不均;蒙古扁桃—灰榆疏林是贺兰山分布范围广、面积最大的灰榆疏林代表类型;折枝绣线菊—灰榆疏林和西北栒子—灰榆疏林均分布于西坡,群落生境相对湿润;猫头刺—灰榆疏林在东、西坡分布较广,群落多见于石质性相对干旱生境;灌木亚菊—灰榆疏林,属于旱生,多分布于东、西坡浅山区,东坡更普遍。
杜松为温性常绿旱中生乔木,耐旱耐贫瘠,灌木层和草本层发达。林中偶尔见到油松、青海云杉和山杨等乔木。种类组成丰富,生态类型复杂,有中生、旱中生灌木及草本伴生。生长于贺兰山石质山地、山坡或石缝中。形成疏林灌丛或疏林草原,多呈斑块状分布。贺兰山杜松疏林面积约116平方公里,占贺兰山疏林面积的16%。
(五)荒漠植被
分布于贺兰山山麓及南北两端低山区,系贺兰山面积最大的植被类型,面积约1694平方公里,占贺兰山总面积的41%。具体分6个植被型。
贺兰山仅有沙冬青荒漠,东阿拉善—西鄂尔多斯特有群落。沙冬青高30~90厘米,通常叶革质化,角质层发达,利于减少植物蒸腾蒸发和干旱失水情况下不受机械损伤。多生于贺兰山南北两端山谷、山麓及浅沟谷或丘陵间盆地,发育良好。群落主要伴生强旱生灌木,草本层发达。
退化叶灌木麻黄属植物是小枝常绿的耐旱灌木。主要有斑子麻黄群系,是贺兰山特有群落,分布于中段以南东、西坡低山带碎石质阳坡沟口或山麓砾石戈壁的强旱生小灌木群落,沿贺兰山余脉向南延伸。结构简单,有半灌木、草本植物伴生,随地段土层优劣呈现植物发育密集或稀疏。
肉质叶含有大量贮存水组织,能将干旱区有限降水贮存体内,提供自身新陈代谢所需以度过干旱期,增强抗旱能力。分布于阿拉善草原化荒漠、典型荒漠和极旱荒漠区,也是分布于贺兰山南北两端低山区及山麓荒漠地带的主要群落类型。包括多个群系。霸王荒漠:霸王系典型肉质叶灌木,通常高50~120厘米,分布于贺兰山北端低山区砂砾质、沙质和石质等生境。群系在阿拉善地区是一个草原化荒漠类型,常与灌木、半灌木以及多年生草本组成群落,面积较小。唐古特白刺荒漠:白刺高50~200厘米,常伴生霸王、沙冬青等灌木,草本层不发达。广泛分布于阿拉善地区沙漠边缘沙丘、干湖盆底部和河谷阶地,常形成高0.5~2米、直径2~8米白刺沙堆。主要见于贺兰山北端坡麓及干河床低洼积沙地。红沙荒漠:红沙系肉质小灌木,植株高10~30厘米,叶具有泌盐特性,适应性强。广泛分布于贺兰山山麓及南、北端低山区,常与其他灌木、半灌木及多年生草本植物伴生。长叶红沙荒漠与红沙荒漠相近,长叶红沙是东阿拉善—西鄂尔多斯特有种,在贺兰山北部大武口一带局部区域形成单优势群落,面积较小。四合木荒漠:四合木植株高20~40厘米,多生于砂砾质、砾质和石质生境,与其他灌木及多年生草本伴生,是西鄂尔多斯特有群系。分布于贺兰山北段东麓与阿尔巴斯山西侧之间山间宽谷地及西鄂尔多斯北部高平原区的草原化荒漠带,面积很小。松叶猪毛菜荒漠:松叶猪毛菜为肉质叶半灌木,植株高20~50厘米,群落常伴生其他灌木、半灌木、草本植物。在贺兰山低山带、低山残丘、干燥石质山坡及水分条件较好的草原化荒漠区均有分布。
广泛分布于内蒙古阿拉善、鄂尔多斯地区,贺兰山有2个群系。卷叶锦鸡儿荒漠:卷叶锦鸡儿植株高50~100厘米,与沙生针茅等多年生草本组成群落,分布于贺兰山西坡中段以南山麓、低山坡及浅沟谷坡麓。柠条锦鸡儿荒漠:柠条系高大灌木,植株高2米左右,零星分布于贺兰山北部低山地区沙质荒漠及干河床。常与其他灌木、半灌木伴生,局部地段多年生草本层片发达。
耐旱、耐盐碱的荒漠类型。与高度耐盐的半灌木、小灌木组成群系,植物体含浆汁多,并含可溶性盐。贺兰山有多个群系。珍珠猪毛菜荒漠:简称珍珠荒漠。珍珠猪毛菜植株高15~20厘米,肉质叶小半灌木,常与红沙组成群落,伴生短花针茅等多年生草本。集中分布于内蒙古阿拉善、鄂尔多斯和贺兰山山麓及南、北两端低山区草原化荒漠区,是贺兰山分布面积最大的荒漠植被。合头藜荒漠:合头藜系肉质叶半灌木,植株高20~40厘米,常形成单优势群落或与红沙、猫头刺等植物组成群落。广泛分布于阿拉善荒漠区石质山地、剥蚀残丘及贺兰山北部石质性较强的山坡。短叶假木贼荒漠:短叶假木贼是肉质化强旱生小半灌木,蒙古戈壁种,植株高5~10厘米。分布于贺兰山北端干燥石质低山残丘地带,构成稀疏、低矮、贫乏的石质荒漠群落,伴生少量灌木、半灌木。尖叶盐爪爪群系:尖叶盐爪爪植株通常高10~30厘米,植丛密集,喜潮湿疏松的盐土,零星分布于贺兰山北部低山区、低洼盐碱地,常与细枝盐爪爪共生。
广泛分布于中国荒漠区、草原化荒漠区的沙质、覆沙质及砂砾质等生境。贺兰山有3个群系。猫头刺荒漠:贺兰山草原化常见群系,群落组成复杂,植丛大小及不同地区伴生灌木、半灌木种类不同,为其他群落的放牧退化型,多与沙生针茅等多年生草本植物伴生。驼绒藜荒漠:驼绒藜系强旱生半灌木,群落高20~80厘米,耐寒性较强。主要分布于贺兰山海拔1700~2000米东坡苏峪口沟、甘沟、大口子沟和西坡峡子沟等山地阳坡、半阳坡的沙质、砂砾质、低山残丘坡麓等生境。中亚紫菀木荒漠:中亚紫菀木系强旱生半灌木,植株高20~40厘米,下部多分枝。多生于贺兰山东坡甘沟、汝箕沟、苏峪口沟和西坡峡子沟、哈拉乌沟等沟口及延伸山地,干河床两侧常形成群落,局部盖度达50%。面积不大,伴生种少。
另外,草甸、沼生与水生植被属于非地带性群落,植被类型在贺兰山主要是草甸,分布面积很小,沼泽与水生植被极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