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山、亚高山草甸土
高山、亚高山条件下发育的草甸土,分布于贺兰山垂直带最上部。土壤带宽约500米,集中分布于3000米以上主峰附近,面积较小,地势陡峻,地表多巨石,局部地块有岛状或斑块状蒿草草甸,石质陡坡多形成鬼箭锦鸡儿和高山柳高寒灌丛。地境气候寒冷,多劲风(年均100天以上),10月上旬至次年5月下旬为积雪期,植物生长期70~90天。年均温度-4℃,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土壤较湿润,生物作用主要为粗腐殖质的积累过程和冻融交替的氧化还原过程。在蒿草草甸下腐殖质层平均15厘米,棕色草根层中植物根系密布盘结而具韧性。质地为壤质,中下层变粗,土壤刨面特征随土层加深而增加,到下部又减少。高山灌丛下土层较薄,岩石裸露,土壤理化性状与高山蒿草草甸趋同。
表2-3 贺兰山土壤分类系统
分布于贺兰山山地、洪积冲积平原三级阶地上的新灌区和河滩地山地草甸土,成土母质为紫红色长石砂岩、砂岩和泥岩风化物。具有明显的生草作用,低温湿润条件下土体积累有机质高,淋溶作用较强。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高,速效磷含量低,土壤自然肥力较高。
(二)灰褐土
温带半湿润气候条件下由森林、灌丛植被发育的一种土壤。贺兰山中山带青海云杉林、油松林及几种中生灌丛下形成山地灰褐土,海拔1900~3000米形成垂直带土壤,上界与高山、亚高山草甸土相接,下界为棕钙土。贺兰山灰褐土形成条件受山地垂直带气候影响,降水量300~450毫米,气候湿润。地表通常有5~10厘米枯枝落叶层,山地云杉林下有明显的苔藓地被物,腐殖质层厚25~30厘米。
根据淋溶作用强弱和游离碳酸钙的有无,贺兰山山地灰褐土可分普通灰褐土、泥炭灰褐土及石灰性灰褐土3个亚类。
普通灰褐土,又划分为淋溶灰褐土和典型灰褐土。淋溶灰褐土主要分布于海拔2400~3000米,多为阴坡,气候湿度较大,降水量350~450毫米,植被以青海云杉林为主,林下草本以苔藓为主,苔藓盖度50%以上,并混生较多苔草。林下枯枝落叶层厚5~10厘米。典型灰褐土多分布于海拔2200~2400米山地中下部阴坡,坡度较缓,气候湿度次于淋溶灰褐土,年降水量250~350毫米,主要植被类型为山地油松林及中生灌丛,有稀疏下木和草本。林下枯枝落叶层厚1~5厘米,厚度不均,无苔藓层,质地为中壤,剖面下多核状或斑块状石灰聚集。
泥炭化灰褐土,分布于海拔2400米左右山地阴坡,地表有石块。植被以青海云杉和山杨为主,林下草本层有小红菊、早熟禾和苔草等,盖度小。
石灰性灰褐土,分布于海拔2100~2400米半阳坡或半阴坡,气候湿度降低,年降水量250~300毫米,中生或旱生灌丛植被,也有灰榆或杜松疏林。林下或灌丛下草本植物分布不均,表层枯枝落叶甚少,土质瘠薄,常有大面积岩石裸露。
(三)栗钙土
温带半干旱气候的干草原植被下发育的栗色腐殖质层、钙积层的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于贺兰山海拔1600~1900米阴坡和2000米阳坡或山麓,以克氏针茅、大针茅和甘青针茅等典型草原群落为主要植被。
栗钙土剖面是由栗色腐殖质层、灰白色碳酸钙淀积层和母质层组成。土体通常厚40~120厘米,腐殖质层厚13~30厘米;颜色呈暗灰棕色、灰黄棕色或淡棕色;粒状或团块状结构,质地为沙壤土、沙土或黏壤土,有大量根系分布,层次过渡明显。钙积层厚30~50厘米,呈暗灰黄色或灰白色,质地为紧实砂质黏壤土、壤质黏土或黏壤土,根系多。
(四)棕钙土
是草原向荒漠过渡的一种地带性土壤,在自然地理上包括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两个植被亚带。贺兰山为山地棕钙土性质,基带为草原化荒漠带,是半地带性土壤与地带性土壤的混合地带。(www.xing528.com)
贺兰山棕钙土较山地灰褐土、高寒草甸土热量高。贺兰山棕钙土所在区域降水少,年降水量150~250毫米,60%以上集中于夏季;年均温度2℃左右,≥10℃的积温为2500℃~3000℃。土壤剖面分化明显,表层含盐分,钙积层明显,厚20~30厘米。
主要分布于山前洪积扇地带,棕钙土的腐殖质层厚20~30厘米,呈棕褐色、浅棕色,碳酸钙淀积层一般在20厘米以下,有少量灌木根系贯穿。棕钙土在贺兰山有两个亚类,一是集中分布于贺兰山中段山麓与低山地带,以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被为主,土层厚约100厘米,质地为轻壤土或沙壤土,腐殖质层厚约30厘米;二是淡棕钙土,分布于山麓,土层也较厚,质地多为沙质、沙砾质或砾石质,植被为红沙—无芒隐子草和珍珠—无芒隐子草的草原化荒漠群落。
(五)灰钙土
是干旱气候条件和荒漠草原生态环境形成的地带性土壤,以淡灰钙土为主。广泛分布于贺兰山海拔1400~1900米的山地及山麓一带。北段仅大武口区分布面积占土壤总面积78.6%,坡度30°~40°,母质为洪积物,含较多沙砾,土壤中腐殖质层较薄,有机质含量低,碳酸钙淀积层不明显,多为假菌丝体、霉状和斑块状,质地粗,土层多呈灰白色,水分差,易风蚀沙化。植被为红砂、斑子麻黄等草原化荒漠植被,植被稀疏,植株矮小,盖度低。中段主要分布于海拔1700米以下低山地带的始成淡灰钙土。耕种的淡灰钙土受灌溉影响,多数向草甸方向发展,也有的向盐化或钙化方向发展。贺兰山南段青铜峡境内灰钙土面积占土壤总面积的60.2%,主要分布于山区和丘陵地带,面积大,土质表层颜色较深,有石灰质淋溶现象。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缺乏,肥力低,易生长天然野生植物。
(六)新积土(又名新育成土)
指在新的松散堆物上成土时间短、发育微弱的幼年土壤,主要物质为沙、砾石,常夹有石块。主要分布于贺兰山低山丘陵、山前干河床或洪积扇上,地形较平坦,土壤剖面分层不明显,有机质含量较低,母质类型为近现代冲积、洪积物,含有砾石,质地不均匀。植物少,植被主要为灰榆疏林、甘蒙锦鸡儿灌丛和斑子麻黄等群落,覆盖度小于30%。分布于大武口沟流域新育成土面积约4.8平方公里,系近代洪积、冲积作用堆积的土壤,很少经过生物作用,仅有雏形腐殖质层。新积土形成时间短,又反复冲刷沉积,仅见明显沉积层次。各层质地不尽相同,下层常有粗砂和砾石,土色较杂,以棕黄色为主。
(七)石质土
凡接近地表面的土层厚度小于10厘米、基岩裸露面积>30%的土壤,称为石质土。石质土一般位于山地脊部、陡坡、丘陵的阳坡或半阳坡上,植被盖度极低,水土流失严重,外力不断作用,成土过程漫长,剖面分化极不明显。土体含砾石较多,厚度小于20厘米,质地为沙壤土,粒状结构,有石灰反应。生物作用弱,有机质和其他养分含量低。
表2-4 贺兰山北段大武口区土壤类型、面积及分布情况
(八)粗骨土
是发育在各类型基岩碎屑物上的幼年土壤,广泛分布于贺兰山低山丘陵顶部和中段阳坡、半阳坡及南北两端低山带较缓地段,分布地形较石质土低而平缓,土层不足20厘米,风蚀、水蚀严重,生物积累微弱,土壤剖面发育不完整,质地粗砂、砾石含量高,下部为母岩分化碎屑物,石灰反应强烈。植物分布稀疏,冲沟两侧植被较好,主要有灰榆疏林、杜松疏林及斑子麻黄、松叶猪毛菜等荒漠群落。大武口区郑官沟以南贺兰山洪积扇邻山地区,集中分布面积约2.2平方公里,主要由砾、砂构成,成土作用弱,处于分化阶段。
(九)灰漠土
是发育在温带荒漠边缘的土壤,介于棕钙土和灰棕漠土之间。主要分布于贺兰山北端,气候干旱,年平均温度6℃~8℃,≥10℃的积温3200℃~3500℃,年降水量100毫米左右,主要植被有沙冬青、霸王、四合木和红沙等荒漠群落。地表多有覆沙,表层有机质含量较低,无腐殖质层,成土过程生物作用微弱。碳酸钙不淋溶或弱淋溶,土壤中有浅而薄的钙积现象,地表有盐化和龟裂现象。贺兰山主要为钙质灰漠土,具荒漠土壤特征,不典型,接近草原钙质土。平汝铁路支线以西分布面积约3.8平方公里,全剖面砾石含量可达1/4,表土层很薄,大多不足10厘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