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贺兰山志:历史典籍中独特的见证

贺兰山志:历史典籍中独特的见证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贺兰山,汉代称卑移山,隋唐之际始称贺兰山,又称楼树山、空青山,而其北端,又有乞伏山之称。贺兰山之名,唐代以后,历代袭承,相沿至今。贺兰山的名称出现在社会生活中,应当早于隋代。自此之后,贺兰山之名不绝于史。迄今一千多年,人们仍以驳马解释贺兰山名称的由来和含义。贺兰山是乞伏部南徙必经之地,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乞伏部当在贺兰山北部驻牧,故有乞伏山之名。贺兰山之名,亦见于古代地图上。

贺兰山志:历史典籍中独特的见证

贺兰山,汉代称卑移山,隋唐之际始称贺兰山,又称楼树山、空青山,而其北端,又有乞伏山之称。贺兰山之名,唐代以后,历代袭承,相沿至今。贺兰山,蒙古语称Alashan,《元朝秘史》译作“阿剌筛”,之后译作“阿拉善”。

贺兰山名称由来已久,在相关古文献中有一些记载。《汉书·地理志》载有“廉(县),卑移山在西北”,这是文献中关于贺兰山最早的记载。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三》:“河水又北,径富平县故城西……河水又东北,径廉县故城东……《地理志》曰:卑移山在西北。”河水,即黄河;富平县,秦置属北地郡,在今吴忠市西南,是中原王朝在银川平原设立的第一个县;廉县,汉置,属北地郡,在今平罗县暖泉一带,遗址尚存。卑移山在廉县西北,当指贺兰山北段。

贺兰山的名称,最早见于《隋书·赵仲卿传》:“开皇三年,突厥犯塞,以行军总管河间王弘出贺兰山,仲卿别道具进,无虏而还。”《隋书·地理志》:“弘静,开皇十一年置,有贺兰山。”杜佑《通典》卷一七三:“(灵州)安静,旧曰弘静,有贺兰山、楼树山、空青山。”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六二,说这是“一山有数名也。”贺兰山的名称出现在社会生活中,应当早于隋代。自此之后,贺兰山之名不绝于史。

以“贺兰”为山名的由来,最早进行解释的是《元和郡县图志》。其卷四“灵州·保静县”条载:“贺兰山,在县西九十三里,山有树木青白,望如驳马,北人呼驳为贺兰。”此说影响深远,《元和郡县图志》刊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此后许多史籍诸如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元代袁桷《清容居士集·贺兰堂记》、明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以至民国《朔方道志》等,皆沿袭此说。迄今一千多年,人们仍以驳马解释贺兰山名称的由来和含义。(www.xing528.com)

乞伏山之名首见于《元和郡县图志》卷四:贺兰山“东北抵河,其抵河之处亦名乞伏山”。《晋书·乞伏国仁载记》:鲜卑族乞伏部落原居漠北,国仁五世祖祐邻,在西晋泰始(265—274年),开始从阴山沿黄河、清水河南下,乞伏国仁时,在陇右建立西秦(385—431年),历时47年。贺兰山是乞伏部南徙必经之地,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乞伏部当在贺兰山北部驻牧,故有乞伏山之名。

贺兰山之名,亦见于古代地图上。现存最早的石刻地图《禹迹图》,就清楚地标明了贺兰山的位置。《禹迹图》初稿完成于北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上石于南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年),现存陕西省博物馆。它采用计里画方的方法,每方折百里,比较接近实际。南宋黄裳绘制,于理宗淳祐七年(1247年)上石的“地理图”(存苏州市碑刻博物馆),山脉、河流、森林采取传统的写景方法,地名加画方框,准确、显明地标出了贺兰山的位置。这两幅宋代流传至今的石刻地图,是我国古代地理学的重要成就,也是有关贺兰山的重要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