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子》治道变迁齐文化与稷下学论丛(2018)

《老子》治道变迁齐文化与稷下学论丛(2018)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子》文本也确乎借由光的意向性,象征某种道家意义上的“智”。可以说,这种愚人相和婴儿相,甚至“无知”相,普遍地存在于《老子》,尤其是《庄子》的文段中。含藏与因循,不仅是存在于《老子》“袭明”“袭常”注释中的两条路径,也间接地构成理解“无为”的双重结构,以及道家治道的不同趋向,象征着老子以降道家思想的变迁。

《老子》治道变迁齐文化与稷下学论丛(2018)

那么,在含藏与因循的交织中,我们又该如何抉择它们孰是孰非呢?坦白地讲,这其间其实并不存在对与错的问题,毕竟,两种解释的路径都有其合情合理的依据,倘若我们尝试在它们中判定真值,恐怕不仅是徒劳,更不甚公允。当然,我们这样讲,也不仅仅是如上所示地、单纯地梳理并铺陈它们的不同,而是意在说明,如此这般的不同不仅象征着《老子》文本自身含括的两种可能的治道路径,也象征着经由老学延展、分化出的道家思想的不同趋向,这里指的是老庄之学与黄老之学。甚至,我们也可以说,注释传统之于“袭明”以及“袭常”的两种解释,似乎都既没有逾越“道家”这一思想共同体的疆界,也正是基于老子以降,道家的治道变迁而进行的演绎。当我们借助注文理解经文的时候,或许也应当自觉于这种作为注释底色的思想源流。

正如朱谦之先生在《老子》第五十二章与《庄子·齐物论》之间的对读,认为“袭常”义同于“葆光”。《老子》文本也确乎借由光的意向性,象征某种道家意义上的“智”。这种道家意义上的“智”,或许就其自身而言可以模拟于光,但它又有意识地与这种光芒保持距离,不论是隐藏还是遮蔽,它表象上往往为某种幽昧和晦暗裹挟,外在展露的是一种收敛、归藏的气质。事实上,倘若我们将这种抽象的描摹,具象并关联于道家“道德之意”的思想旨趣的话,那么我们说,这里所说的便不是一些纯思的虚无,而正是道家“知道”“体道”的境界,当然,也更是体道之人的人格形态。可以说,这种愚人相和婴儿相,甚至“无知”相,普遍地存在于《老子》,尤其是《庄子》的文段中。除朱先生援引的《老子》第四、五十六章的“和其光,同其尘”,第五十八章的“光而不耀”外,这种“无知”相、这种含藏于幽昧中的光明也同时勾勒如下: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第十五章)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第二十章)

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第三十九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第五十五章)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第五十八章)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第七十章)

除却混沌的隐喻外,它在《庄子》中则多以不知、恶(乎)知、莫知、何知、庸讵知、安知、焉知、孰知等否定形态见诸文本。并且,这种人格形态的勾勒在道家的政治话语中,更是一种存在于圣人与百姓的社会关系中的述说,一种治道层面的述说。正因如此,道家言辞中间流淌着所谓的“反智”。但它警惕的是那种智识、知巧的分辨和意志的滥用,以及圣人的自我炫耀的过分彰显,上举《老子》的“无知”相便几乎都是以“圣人”作为主语的。道家在此设置的限度其实无关乎百姓,含藏也仅仅意味着圣人的无为。

如果说,含藏的这条解释路径是在圣人自身的人格形态这一面上,诠释道家无为的治道原则,是属于老庄道家的某种通见的话,那么,黄老道家之于治道的理解,则尤其注重因循的一面。诚如上文所言,这里指的是圣人对待百姓的态度。而因循作为黄老道家的精义,又不仅因为司马谈所著《论六家要旨》评述诸子学时说:“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蒙文通先生在《略论黄老学》中指出:“‘虚无为本’是南北道之所同,故同称道家。而‘因循为用’则是北方道家所独有之精义。可以说黄老之精华即在此,其最后起而能压倒百家亦在此。”也还因为从战国后期的《韩非子》到秦汉之际的《吕氏春秋》《淮南子》,再到西汉的《老子》注释本《老子河上公章句》,乃至曹魏时期的王弼《道德真经注》,在这一广义的《老子》解释史中,“因循”之意也往往存在于“无为”的注释中。譬如《吕氏春秋·任数》:“因者,君术也;为者,臣道也。为则扰矣,因则静矣……故曰君道无知无为,而贤于有知有为,则得之矣。”《淮南子·原道训》:“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www.xing528.com)

含藏与因循,不仅是存在于《老子》“袭明”“袭常”注释中的两条路径,也间接地构成理解“无为”的双重结构,以及道家治道的不同趋向,象征着老子以降道家思想的变迁。我们当然可以说,含藏与因循二者无疑是纽结在一起的,只有含藏才能因循,或者,只有因循才能含藏。基于理论的完备性而言,确实如此,但它们侧重的要点又不尽相同,分析这种不同的意义在于,它历史地述说着思想生成的进程,一个演变和累积的进程。如果说,在老庄道家那里,一种政治的原则可以仅就圣人自身而言的话,那么,在黄老道家那里,这种政治原则更有必要在圣人与百姓的关系中展开。

【注释】

[1]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见胡适等著《中国哲学思想论集·总论篇》,牧童出版社1976年版,第107~150页。不止于此,韦政通先生也曾接续说,作为“反对尚贤的一个釜底抽薪的办法”,以及“由反激情绪而产生的一种态度”,老子的反智(性)“有着强烈的反知识分子的倾向”。韦政通:《中国思想史》,水牛出版社1980年版,第154,158页。

[2]王中江:《秩序、制度与贤能:黄老学为什么反智的一个内在追寻》,见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二十九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版,第3~53页。

[3]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57页。

[4]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马王堆汉墓帛书〔壹〕》,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第15页。

[5]高明撰:《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65页。

[6]尹振环:《帛书老子与老子术》,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9页。

[7]徐梵澄:《老子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