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可以认为,驺衍实为阴阳五行说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人物。《汉书·五行志》曰:“汉兴,承秦灭学之后,景、武之世,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即推尊董仲舒为汉代阴阳五行之学的创辟者,其实不然。汉初经学,以齐、鲁为两大宗派,董仲舒出齐学。马宗霍曾论齐学、鲁学异同,认为齐学尚恢奇,喜谈天人之理,并上溯其绪至战国驺衍。[9]所论甚是,且所言齐学特征与本文所论驺衍之学相合。据《史记·孟荀列传》所载,战国时齐有三驺子,其中以驺衍、驺奭最为知名,人称“谈天衍,雕龙奭”。其中又以驺衍阴阳五行之学于齐学开启实多,即便驺奭“亦颇采驺衍之术以纪其文”。秦汉之际,燕齐方士亦多传驺衍之学,一时颇盛,乃至汉初犹沿其风。董仲舒就是在此学术背景下,开创汉代《春秋》灾异之学,如《史记·儒林传》所言:“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着灾异之记。”但若溯董仲舒学术渊源,则不得不上探驺衍。考董仲舒所传之《公羊春秋》也可能与驺衍具有某种关联。《汉书·艺文志》六艺略春秋类著录《邹氏传》十一卷,又称“邹氏无师”。《汉书·王吉传》谓王吉“能为《驺氏春秋》”,王先谦《补注》引何焯曰:“《驺氏春秋》至班史时已成绝学,有录无书。”是《驺氏春秋》在西汉时已传习不广。清儒考证《邹氏传》与齐之三驺子有关,钱穆则推其与《公羊春秋》同出于驺衍。他说:“凡汉儒治《公羊春秋》,言通三统,改制质文诸说,其实源自阴阳,与驺衍说合。今所谓《春秋邹氏传》,虽不知于三邹子中当何属,又不知其所论者何若,要之或亦与《公羊》家言相近,渊源同自驺衍。”[10]那么,汉代《春秋》学与驺衍存在若干关联,或者因董仲舒《春秋公羊》学大行于世而致《驺氏春秋》学湮微不显?但无论如何,驺衍对汉代《春秋》学的影响都不容否定。总之,若论驺衍,关于其本身的学术思想,及其在阴阳五行说发展过程中的前后继承渊源关系,犹有待究微阐幽之处,亦颇多待发之覆。但仅就上文所论,已足以令人感到其与秦汉之际的学术演变关系至大。本文所论,冀能于此有补于万一,更愿借此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留意。最后在文末还有意提出一个问题,即像驺衍这样在当时可谓学术上的风云人物,何以在身后其学术影响如此不甚彰显,必经今日阐微发覆才略明真相?笔者猜测大约是这样,即驺衍之学大盛于战国末,但接下去就经历了秦汉统一后的焚书禁学、秦末大乱乃至汉初之萧条与黄老之兴盛,使原有的学术传统被扰乱,几于中断。驺衍之学虽因此不显,但也不绝如缕,在隐微之中仍引导着西汉的学术发展统绪。司马谈犹明此学脉际会所在,故当黄老大盛之时,独于《论六家要旨》中首列阴阳家为第一,驺衍自当为其代表。
【注释】
[1]陈梦家:《尚书通论》,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46~170页。
[2]葛志毅:《孟子学统与战国文化》,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3]葛志毅:《〈周易〉阴阳与〈洪范〉五行》,见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编《金景芳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能说诸心,能研诸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整段文义乃在极赞言说之术的功效。“说”旧读“悦”,不妥。“说诸心”与“研诸虑”对言,“说”自当为言说本字。“定天下之吉凶”即“辨吉凶者存乎辞”;“亹亹”指言辞优美动人者。整段文义与言说之术有关。又此段所属乃《系辞》末章,其章末又曰:“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细味其全章旨义,亦与言说辞义功效相关。谓纵横游说之术出于《周易》启发,于此又得一证。
[5]即使《鬼谷子》真如某些论者所言,出于战国时鬼谷其人,但也不排除在流传中杂入后来附入者,这是先秦子书通例。(www.xing528.com)
[6]邹子,原作鄹子,鄹即邹。
[7]容肇祖:《容肇祖集·〈月令〉的来源考》,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70~71页。
[8]徐复观认为,《吕氏春秋·十二纪》乃发展驺衍思想而组织成书,稍后有人将《十二纪》改为《月令》。见其著《两汉思想史》第二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马宗霍:《中国经学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46页。
[10]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中华书局1985年版,下册,第440~44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