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战争条件看,《淮南子》深刻认识到普通民众对于战争的重要作用

从战争条件看,《淮南子》深刻认识到普通民众对于战争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众在《淮南子》的政治思考中,并非无所作用,相反,民为国本,具有极为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在《淮南子》看来,民众不仅是统治者赖以实现政治统治的根本,而且也是其从事任何战争的决定性条件,不论是战争资源的,抑或是战争性质的。《淮南子》不仅揭示出民众在战争中的基础性作用,而且更突显出民众在战争中的历史主体性作用,对民众的基本的政治反抗权给予了难得的肯定和支持。

从战争条件看,《淮南子》深刻认识到普通民众对于战争的重要作用

淮南子》认为,战争的胜负绝非统治者所能单纯决定的,而是和国家政治发展密切相关,“为政之本,务在于安民”,而“安民之本,在于足用”,[23]只有民众的基本生存条件得到有力的维护和保障,统治者才能在战争中“得民心”而用之,“厉其民死,以牢其城”,“与之守社稷,斅死而民弗离”。[24]因此,在《淮南子》看来,“民心”“民力”是至关重要的战争条件,根本上决定了战争的发展趋势与最终结果。

民众在《淮南子》的政治思考中,并非无所作用,相反,民为国本,具有极为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基于战国以来的战争现实,《淮南子》清醒地认识到“兵之胜败,本在于政”[25],只有让民众获得基本的生存、生产条件,统治者才能实现“地广民众”“国富兵强”的政治目的,获得从事战争所需的各种资源,居于战争的优势地位。反之,如果只知穷兵黩武,如秦王朝那样虐民以“力征”,“不顾百姓之饥寒穷匮”,不仅无法长久地保持自身的战争优势,而且还会走向竭民之力,“与民为仇”的消极方向,最终导致王朝的土崩瓦解。因此,在《淮南子》看来,民众不仅是统治者赖以实现政治统治的根本,而且也是其从事任何战争的决定性条件,不论是战争资源的,抑或是战争性质的。(www.xing528.com)

《淮南子》不仅揭示出民众在战争中的基础性作用,而且更突显出民众在战争中的历史主体性作用,对民众的基本的政治反抗权给予了难得的肯定和支持。《淮南子》指出,如果统治者在政治上“决狱不辜,杀戮无罪”,“暴虐万民”,那么必然会出现“民迫其难则求其便,困其患则造其备”[26]的情形,这种“积怨在于民”的消极局面如果长期维持,就只能促使统治者走向“与民为仇”,那么民众也必然会进行激烈的反抗,甚至于起义。秦二世时期所出现的“戍卒陈胜,兴于大泽”而“天下响应”的历史教训,在《淮南子》看来,正是民众对“无道”之君的猛烈反抗,充分显示出统治者在“积怨在于民”[27]的苛政之下所引发的“民之思兵”的恶性结果。民众虽然在日常的政治发展中缺少有力的政治表达途径,但在王朝更替的战争中,却会展现出自己的政治选择,会无情地抛弃一切的“不义之君”,而对那些具有一定民本精神的“圣人”“明王”表现出“开门而待之,淅米而储之,唯恐其不来也”的政治认同和支持。由此可见,民众作为一种推动王朝政治发展的重要的历史力量,其不容忽视的政治反抗性得到了《淮南子》的高度重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同情和肯定,这不能不说是《淮南子》的思想精华,充分体现其所具有的民本意识及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