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淮南子》战争观:道义与兵的基本思路

《淮南子》战争观:道义与兵的基本思路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总地看,体现出正义性内涵的“道”对《淮南子》战争观具有决定的作用,是其对战争的政治性界定。如果说“兵之胜败,本在于政”的话,那么对《淮南子》而言,政之所本,则在“道”“义”。总之,在《淮南子》看来,战争不仅是军事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淮南子》战争观:道义与兵的基本思路

战争应该按照怎样的政治原则来进行,这是《淮南子》着重思考的问题,决定了其战争观的核心内涵。《淮南子》从未将战争看作是单纯的军事行为,“知战阵分争之非道不行也,知攻取坚守之非德不强也”[40],“夫兵之所以佐胜者众,而所以必胜者寡”[41],而是认为现实政治对军事的影响极为深刻突出。如何充分调动各种有利的政治因素推动战争向着“守有必固,而攻有必胜”的方向发展,《淮南子》对此有着独到而深入的认识,即以“道”“义”统“政”,以“政”制“兵”。这便是《淮南子》战争观的基本思路,而且其中深刻体现出道儒两家的思想影响。

在《淮南子》而言,“为存政者,虽小必存;为亡政者,虽大必亡”[42],政治决定战争发动与进行,但政治本身却需要特定的思想内涵,只有具有合理性与正义性的政治才能促使战争走向积极的方向,并且取得利国利民的结果。那么政治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内涵呢?《淮南子》认为统治者若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其政治实践就必须符合“道”与“义”的根本原则,体现出“为政之本,务在于安民[43]的积极内涵,唯有如此,方能“修政庙堂之上,而折冲千里之外”。

《淮南子》从道家思想的立场出发,认为不论是政治,或是军事,都必须合乎“道”的要求,而前者是根本,具有全局性的意义。国分有道、无道,战争作为“禁暴讨乱”的政治手段,只能是以有道伐无道,而不是相反,所谓:“兵之所加者,必无道国也”。在《淮南子》看来,“国得道而存,失道而亡”[44],凡是“得道”之国,肯定是“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而“失道”之国也必然是“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像秦王朝那样的“无道”之国,“不顾百姓之饥寒穷匮也”,甚至出现“或人葅子”的惨景,而自身却肆意穷兵黩武,其结果只会是“君为无道,民之思兵也,若旱而望雨,渴而求饮”[45],最终被百姓所“众去之”。因此,战争是否正义,关键在于其目的与结果能否有利于民众的生存与发展,能否“因民欲,而取天下”。只要战争符合民众的利益需求,“因民之欲”,那么就是“得道之兵”,就能在战争中“乘民之力,而为之去残除贼也”,与民众“同利相死,同情相成,同欲相助”,从而获得“顺道而动,天下为向;因民而虑,天下为斗”[46]的政治主动,战争最终的胜利也自然就指日可待了。因此,《淮南子》的政治之“道”实际上体现出明显的“重民”“慎战”的思想倾向,这与《老子》所言“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47]的理论精神是一致的。在《淮南子》眼中,即使是“禁暴讨乱”的正义战争,也并非是理想的结果,因为凡是战争都必然会对社会和民众造成一定的破坏,“师之所居,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所以“修政于境内”,“制胜于未战”,这才是《淮南子》真正的战争理想。此外,《淮南子》也用“道”来要求现实的战争实践,或是其作为一种军事哲学来对待,认为:“兵失道而弱,得道而强”,“兵以道理制胜,而不以人才之贤”;或是将其看作是一种特定的战争策略,主张“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48],“故善用兵者,上隐之天……此善为天道者也”[49]。但总地看,体现出正义性内涵的“道”对《淮南子》战争观具有决定的作用,是其对战争的政治性界定。只有在此前提下,战争才具有发动和进行的合理性,也才为《淮南子》所认同和肯定。

《淮南子》也从儒家思想的立场出发,对政治与军事提出“仁义”的根本要求。《淮南子》在政治上主张统治者应该“行仁义,布德惠”,坚决反对“无义之君”,认为这样的统治者只会“纵耳目之欲,穷侈靡之变”,易于发动非正义的战争以“澹一人之欲”,对民众和国家而言都是“害莫大焉”,“祸莫深焉”。因此,《淮南子》甚至认为如果“无义之君”在政治上“乘万民之力,而反为残贼”,那就是“为虎傅翼”,而如此的统治者对民众而言又“曷为弗除!”正所谓:“夫畜池鱼者必去猵獭,养禽兽者必去豺狼,又况治人乎!”[50]《淮南子》在这里表现出严厉斥责与反对“无义之君”的政治态度,是对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表现出强烈的“重民”倾向。这种思想“无疑包含着对民众的同情,也看到了民众的力量,闪烁着光辉”,对那些试图在政治上胡作非为的统治者而言也不啻于是“一付清醒剂”。[51]基于以上的认识,《淮南子》特别强调战争应该具有内在的正义性,“霸王之兵,以论虑之,以策图之,以义扶之,非以亡存也,将以存亡也”[52],而且之所以发动战争的目的,不在于抢夺土地和财物,而是因为“闻敌国之君,有加虐于民者”,所以才会“扶义而动”,兴兵讨伐,以诛“民之所以仇也”,“以废不义而复有德也”[53]。正因为“兵之所加者,必无道国也”,所以能够得到民众的支持,“故义兵之至也,至于不战而止”,并且“能战胜而不报,取地而不反。民不疾疫,将不夭死,五谷丰昌,风雨时节,战胜于外,福生于内,是故名必成而后无余害矣”[54]。(www.xing528.com)

通过汲取与融会道儒两家的思想,《淮南子》为战争套上了“政治的笼头”。如果说“兵之胜败,本在于政”的话,那么对《淮南子》而言,政之所本,则在“道”“义”。《淮南子》对战争持有一种十分谨慎的政治态度,深刻地认识到现实中战争可能会带来的破坏性,如果不从政治上充分看到战争本身所具有性质的重要性,那么就可能让消极的战争发生,从而“使天下荒乱,礼义绝,纲纪废,强弱相乘,力征相攘,臣主无差,贵贱无序”,“而兵不休息”[55]。因此,《淮南子》试图将道儒思想与兵家思想相互融合起来,在多元思想的互补中寻求破解“政治―战争”的重大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秦汉之际战争现实的理论反思,基于西汉王朝良好发展的长远利益的考虑,《淮南子》实际上提出了以“道”“义”统“政”,以“政”制“兵”的战争观。战争虽然自有其运行的规律,但从根本上看,“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56],因此战争的发动与进行都必须进行全局的、长远的“庙战”,如《淮南子》所言:政治乃战争之本!而任何具体的“用兵之道”也都只能在政治这一“用兵之本”的影响下,方可发挥真正的军事作用。

总之,在《淮南子》看来,战争不仅是军事问题,更是政治问题。“通书文而不知兵指,则无以应卒已”[57],这里的“兵指”就已非兵家思想所能简单涵盖,更多地突显出对战争进行的高度政治化的理论反思。而具有“道”“义”内涵的政治发展,正是《淮南子》所憧憬的正义性战争的首要前提。因此,政治之于战争,“譬犹本与末也,从本引之,千枝万叶,莫不随也”[5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