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淮南子:治国养气与生命状态的政治化展现

淮南子:治国养气与生命状态的政治化展现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君之道重养气。在道家思想史上,《淮南子》是将“养气”与为君之道关联最为紧密者,这是其对道家“气”论的重要发展与贡献。在汉代思想史上,《淮南子》也是较早从“养气”的视角出发,对专制君主政治中的君臣关系给予新的解释者。

淮南子:治国养气与生命状态的政治化展现

由于在思想上试图既为西汉统治者提供“一个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也“为封建大一统帝国的长远统治,提供一个较为完备的学说”[78],所以《淮南子》对“气”的存养问题,不仅从一般化的生命个体着眼,更是从政治化的生命个体出发来着重探讨,追求实现一种具有治国内涵的理想的“养气”状态。

(1)为君之道重养气。在道家思想史上,《淮南子》是将“养气”与为君之道关联最为紧密者,这是其对道家“气”论的重要发展与贡献。在《淮南子》看来,为君者在政治修身上要慎守“三关”,而这种对目、耳、口的生命存养,都与“气”相关,只有使自身之“形”和天地之“气”达到协调一致的状态,才能让“三关”“守而勿失”。它指出:

夫目妄视则淫,耳妄听则惑,口妄言则乱。夫三关者,不可不慎守也。若欲规之,乃是离之;若欲饰之,乃是贼之。天气为魂,地气为魄,反之玄房,各处其宅,守而勿失,上通太一。[79]

而且《淮南子》立足汉代黄老立场,融合先秦儒家思孟学派的心性思想,对“养气”做出治国化的理论阐发,要求为君者“怀天气”,“调阴阳之气”,认为这是“五帝三王”时期的重要治国经验,它说:

昔者,五帝三王之蒞政施教……乃立明堂之朝,行明堂之令,以调阴阳之气,以和四时之节,以辟疾病之菑。[80]

所以览五帝三王,怀天气,抱天心,执中含和,德形于内。[81]

在汉代好言“祥瑞”的政治氛围中,《淮南子》还将为君者的“养气”与其治国实践关联在一起看待:

故精诚感于内,形气动于天,则景星见,黄龙下,祥凤至,醴泉出,嘉谷生,河不满溢,海不溶波。[82]

同时,也坚决反对为君者“气充志骄,淫侈无度,暴虐万民”[83]。(www.xing528.com)

(2)君臣关系重养气。在汉代思想史上,《淮南子》也是较早从“养气”的视角出发,对专制君主政治中的君臣关系给予新的解释者。一方面,《淮南子》对君臣关系的现实形成与构建,以“气”之自然相生来说明其中政治的必然性和交互性

夫疾风而波兴,木茂而鸟集,相生之气也。是故臣不得其所欲于君者,君亦不能得其所求于臣也。君臣之施者,相报之势也。[84]

《淮南子》对君臣关系的这种“气”论化的类比解释,论证了专制君主政治中君臣双方所应负政治义务与责任的正当性,这是对韩非式极端功利化、片面尊君化的君臣观的历史矫正,促使现实中的君臣关系更趋于合理平稳。另一方面,《淮南子》认为现实政治中君臣关系的消极发展,也能从“气”的变化中来反映:

天地之合和,阴阳之陶化万物,皆乘人气者也。是故上下离心,气乃上蒸,君臣不和,五谷不为。[85]

君臣乖心,则背谲见于天,神气相应徵矣。[86]

《淮南子》这种以“气”的变化来论君臣关系,并将其灾异化解读的做法,对其后的汉代政治思想有深远影响。

“气”何以为“生之充也”,《淮南子》的辩证思考远比同时代的思想家要丰富深刻。它不仅重视汉代一般化的“养气”技术,有着“食气者神明而寿”[87]的世俗追求,而且更重视对“养气”的哲学反思,特别是其兼顾宇宙、生理、心理与治国四个方面的辩证思维,对中国古代道家“气”论学说的深化、拓展与丰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史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