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从西汉前期的政治现实发展着眼,在行政管理上进一步总结和阐发无为而治的黄老道治理念,试图在更大程度上将法、儒、墨、阴阳、名诸家的思想因素与道家的治国主张融合起来,“弃其畛挈,斟其淑静”,以此“兼用而财使之”[130],形成了“兼用百家,一体多元”的理论特色。《淮南子》这种黄老特色的形成,源于其强烈的“务于治”的治国诉求、包容变通的百家意识以及推崇黄老的本位立场。寻求国家发展的理想之道,实现“通治之至”,这种“务于治”的治国诉求是《淮南子》在行政管理上坚持以黄老为主、兼用百家的政治基础。“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131],《淮南子》认为道、儒、法、墨、阴阳、名等家的政治学说,虽然存在显著的思想差异,但其根本点却是一致的,即都是探求现实国家发展的理想政治模式。故而《淮南子》对百家之学具有开明通达的思想态度,体现出汉代黄老重实际、轻门户的政治理性。对“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的黄老治国术在行政管理上给予充分体现,整合百家之学的思想优长,做到“权事而立制,度形而施宜”,而“非循一迹之路,守一隅之指,拘系牵连之物,而不与世推移也”[132]。从这个意义上看,《淮南子》在行政管理上以黄老道家为主体,兼用百家,既是从西汉政治现实出发所作出的实用主义的历史选择,也是西汉前期黄老政治发展的现实选择。对淮南王刘安来说,这种既“没有走上闲暇从容的抽象思辨之路(如希腊),也没有沉入厌弃人世的追求解脱之途(如印度),而是执着于人间世道的实用探求”[133],更符合其作为西汉统治阶层中重要一员的政治身份。刘安身处的文、景、武三朝,正是西汉王朝从建立日渐迈向繁荣的历史上升时期,因此何以治天下成为摆在西汉统治阶层面前最重大的政治议题。与陆贾、贾谊、贾山、晁错和司马迁等人一样,淮南王刘安通过《淮南子》对此也作出了自己的历史回应。
《淮南子》在行政管理上不拘于一家之言,注重百家之学的兼收并蓄,彰显出包容变通的政治精神。一方面,《淮南子》指出:“百家异说,各有所出”[134];另一方面又强调百家之学也有着内在的思想共识,强调为政者既要看到百家学说的差异性,更要看到百家学说的一体性,从国家管理的高度出发,合理兼采百家优长,打破狭隘的学派门户之见,展开灵活务实的择取运用。当然,《淮南子》虽然强调百家之学的思想共识,但百家的地位存在本末、主次之分。《淮南子》认为黄老道家作为一种能“与化推移”的开放包容的政治学说,比其他学派更具有思想整合的优势。《淮南子》对儒、法、墨、纵横诸家进行批评:“今商鞅之启塞,申子之三符,韩非之孤愤,张仪、苏秦之从横,皆掇取之权,一切之术也。非治之大本,事之恒常,可博闻而世传者也。”[135]很显然,《淮南子》认为从国家管理的根本治道来看,道家的优越性远非他家可比,这决定了百家之学的思想整合,只能是以黄老为本,因此不论思想因素如何多元丰富,黄老思想发挥统摄作用居于主体地位,难以为其他学派所遮蔽和取代。正是这种推崇黄老的本位意识,使《淮南子》在行政管理上能以开放宏达的思想气度博采和熔铸百家之长,进一步拓展丰富汉代黄老的治国理念,在行政管理上形成了极富启示价值的思想内涵。
要而言之,一是《淮南子》对黄老思想的推崇,并没有局限在战国稷下黄老、马王堆帛书黄老的历史范畴,仅是注重对“刑名”“因循”的政治阐发,而是深入地“引庄入黄”,将老庄的治身思想充实到汉代黄老的治国理念中,使其对行政管理的主体认知更为深刻丰富,充分展现出汉代黄老的历史气象和特质。二是《淮南子》深化了汉初以来无为而治的根本理念,要求为政者具有积极的无为精神,增强和优化自身的国家管理能力,而非消极的无所作为、胡乱作为,“若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权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事成而身弗伐,功立而名弗有”[136]。由此一来,《淮南子》在行政管理上就把人的合理“有为”纳入了无为概念中,突出为政者按规律办事的治国要求,在西汉时代条件下,“最大程度地扩充了老庄‘无为’概念的内涵,实现“对老子‘无为’思想飞跃性的发展”[137]。三是《淮南子》在行政管理上善于折中融合百家之长,使其发挥出综合优势。《淮南子》立足黄老本位,引入儒家的仁义、德治思想来弥补法家法度政治的功利化弊端,充实后者应有的正义内涵。《淮南子》的这种思想努力,反映出西汉统治阶层在深刻总结秦亡教训的过程中,试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内在地平衡法度的工具“有效性”与民本“正义性”,使法度成为国家政治发展的合理手段,充分显示其制度主义的秩序构建效用。此外,《淮南子》还吸收阴阳家的“时序政治观”,主张“阴阳大制有六度:天为绳,地为准,春为规,夏为衡,秋为矩,冬为权”[138],将自然时序与治国实践相结合,在天人合一的思想基础上,规范性地设计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框架。对墨家的“兼爱”“非攻”和“尚贤”,名家的“名实”相符,农家的“重农”等思想,《淮南子》也有着内在的思想汲取,对“百家”之长的有机融会,使《淮南子》在行政管理上能够体现出“应待万方,鉴耦百变”[139]的政治灵活性,充分发挥无为而治的治国艺术。
以现代视野来看,《淮南子》行政管理思想凝聚着西汉黄老政治的成功经验,其代表的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模式,与儒家推崇礼乐仁义的有为政治,“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共同构筑了中国古代管理文化的两大主干”,而且其中“道家的自然主义和儒家的人文主义是相辅相成的互相补充的”[140]。对现代国家的管理者来说,《淮南子》这种汉代黄老的行政管理思想,如同治国智慧的不竭源泉,仍然值得用心反思和借鉴。
【注释】
[1]初稿发表于《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收入本书时文字内容有修订。
[2]《淮南子集释·要略》,第1437页。
[4]牟钟鉴:《〈吕氏春秋〉与〈淮南子〉研究》,第281页。
[5]熊铁基:《秦汉新道家》,第27页。
[6]学界目前对《淮南子》政治思想的研讨较多,已积累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却少有论著从行政管理思想的视角出发,对后者所蕴含的古代黄老国家治理理念进行深入系统的专题探讨,因此这仍有待于学者对《淮南子》研究领域的深化拓展。就现有成果来看,较有代表性的有:吕有云《道教政治管理之道研究——道教黄老传统考察》(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年,第62~74页),李玉用、刘柯言《〈淮南子〉中的管理智慧探微》(《管子学刊》,2014年第1期,第61~64页),朱永新、范庭卫《〈淮南子〉人力管理的心理学思想》(《心理科学》,1999年第5期,第435~438页),龙国智《〈淮南子〉行政伦理思想研究》(中南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等。
[7]张岂之:《中国思想学说史》(先秦卷),第509~510页。
[8]《老子注译及评介·四十二章》(修订增补本),第225页。
[10]《老子注译及评介·五十一章》(修订增补本),第254页。
[11]《老子注译及评介·三十四章》(修订增补本),第194页。
[12]《庄子集释·渔父第三十一》,第1035页。
[13]黎翔凤:《管子校注·内业第四十九》,中华书局,2004年,第937页。
[14]《黄帝四经今注今译·经法·道法第一》,第5页。
[15]《淮南子集释·原道》,第2~3页。
[16]同上,第60页。
[17]同上,第9页。
[18]《淮南子集释·缪称》,第706页。
[19]《淮南子集释·览冥》,第458页。
[20]《淮南子集释·齐俗》,第797~798页。
[21]《老子注译及评介·六十章》(修订增补本),第286页。
[22]《老子注译及评介·三十二章》(修订增补本),第188页。
[23]《老子注译及评介·三十七章》(修订增补本),第203页。
[24]《庄子集释·在宥第十一》,第369页。
[25]《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第2146页。
[26]《韩非子集解·解老弟二十》,第146页。
[27]《管子校注·君臣上第三十》,第563页。
[28]《管子校注·势第四十二》,第882~883页。
[29]《黄帝四经今注今译·经法·道法第一》,第2页。
[30]《黄帝四经今注今译·经法·论约第八》,第173页。
[31]《淮南子集释·原道》,第46页。
[32]《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24~625页。
[33]《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59页。
[34]《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59页。
[35]同上,第644页。
[36]戴黍:《〈淮南子〉治道思想研究》,第26页。
[37]同上,第31页。
[38]《淮南子》对“无为”的认识具有多重内涵,其核心要义在于先秦老庄的天道自然论和治国无为论,但是经过战国以来黄老思想的深刻影响,时至西汉前期的《淮南子》,这种先秦道家的“无为”论已经发生重大转向,更加倾向于世俗性、事功性的发展,也更加与王朝政治的现实需求密切相关和结合。笔者在此主要着眼于行政管理思想的探讨,结合秦汉政治发展,揭示《淮南子》“无为”论的一个重要面向,具体指出其实际内涵和表现。
[39]《淮南子集释·说山》,第1106页。
[40]《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13~614页。
[41]《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11页。
[42]《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11页。
[43]同上,第614页。
[44]《淮南子集释·原道》,第48页。
[45]《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17页。
[46]同上,第612页。
[48]《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85~686页。
[49]同上,第681页。
[50]《淮南子集释·泰族》,第1403页。
[51]《淮南子集释·本经》,第602页。
[52]《淮南子集释·泰族》,第1402~1403页。
[53]《淮南子集释·泰族》,第1403页。
[54]《淮南子集释·说林》,第1169页。
[55]《淮南子集释·氾论》,第921页。
[56]《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42~643页。
[57]《淮南子集释·泰族》,第1406页。
[58]《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21页。
[59]《淮南子集释·泰族》,第1401页。
[60]《淮南子集释·泰族》,第1401页。
[61]《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41页。
[62]同上,第694页。
[63]《淮南子集释·泰族》,第1408页。
[64]《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35~636页。
[65]《淮南子集释·缪称》,第732页。
[66]《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27页。
[67]《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27页。
[68]《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34页。(www.xing528.com)
[69]同上,第635页。
[70]同上,第638页。
[71]《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44~645页。
[72]同上,第644页。
[73]同上,第667~668页。
[74]《淮南子集释·要略》,第1445~1446页。
[75]《淮南子集释·要略》,第1445~1446页。
[76]《老子注译及评介·四十五章》(修订增补本),第236页。
[77]《淮南子集释·俶真》,第143页。
[78]《淮南子集释·精神》,第552页。
[79]《淮南子集释·精神》,第553~554页。
[80]《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52~653页。
[81]同上,第649页。
[82]《淮南子集释·诠言》,第997页。
[83]《管子校注·心术上第三十六》,第771页。
[84]《吕氏春秋集释·任术》,第447页。
[85]《淮南子集释·诠言》,第1019页。
[86]《淮南子集释·泰族》,第1386页。
[87]《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05页。
[88]同上,第635页。
[89]《淮南子集释·原道》,第33页。
[90]《淮南子集释·原道》,第48页。
[91]《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25页。
[92]行政用人属于《淮南子》“因循”论的重要组成,是司马谈所言“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的重要体现,对此学界相关论著均采取这种看法,如:戴黍《〈淮南子〉治道思想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9~171页),雷健坤《综合与重构——〈淮南子〉与中国传统文化》(开明出版社,2000年,第155~162页),刘爱敏《〈淮南子〉道论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51~153页)等。笔者在此也持相同认识,并从行政管理思想的视角给予探讨。
[93]《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27页。
[94]同上,第639页。
[95]《淮南子集释·齐俗》,第768页。
[96]《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44~645页。
[97]《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99页。
[98]《淮南子集释·兵略》,第1090页。
[99]《淮南子集释·泰族》,第1387页。
[100]《老子注译及评介·三十六章》(修订增补本),第198页。
[101]《老子注译及评介·六十七章》(修订增补本),第306页。
[102]《老子注译及评介·八十一章》(修订增补本),第348页。
[103]《淮南子集释·原道》,第50页。
[104]《淮南子集释·道应》,第858页。
[105]《淮南子集释·原道》,第57页。
[106]同上,第49页。
[107]《淮南子集释·氾论》,第934页。
[108]《淮南子集释·原道》,第54页。
[109]《淮南子集释·缪称》,第747页。
[110]《淮南子集释·原道》,第46。
[111]《淮南子集释·原道》,第60页。
[113]《史记·太史公自序第七十》,第3289页。
[114]《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60页。
[115]同上,第661页。
[116]《汉书·文帝纪第四》,第106页。
[117]《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62页。
[118]同上,第699页。
[119]《淮南子集释·齐俗》,第796页。
[120]同上,第800页。
[121]同上,第814页。
[122]《淮南子集释·泰族》,第1422~1423页。
[123]同上,第1434页。
[124]同上,第1423页。
[125]同上,第1423页。
[126]同上,第1423页。
[127]《淮南子集释·主术》,第702页。
[128]《淮南子集释·齐俗》,第799页。
[129]丁原明:《黄老学论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页。
[130]《淮南子集释·泰族》,第1396页。
[131]《淮南子集释·氾论》,第922页。
[132]《淮南子集释·要略》,第1462~1463页。
[13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321页。
[134]《淮南子集释·俶真》,第117页。
[135]《淮南子集释·泰族》,第1424页。
[136]《淮南子集释·修务》,第1322页。
[137]刘爱敏:《〈淮南子〉道论研究》,第134页。
[138]《淮南子集释·时则》,第439页。
[139]《淮南子集释·要略》,第1440页。
[140]吕有云:《道教政治管理之道研究——道教黄老传统考察》,第23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