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溢之君无忠臣,口慧之人无必信”[53],谏议之所以重要,《淮南子》认为就在于其深刻影响到王朝政治中君臣关系的现实构建。换言之,如何通过积极的谏议过程,促使君不“骄溢”而拒谏,臣不“口慧”而佞言,实现君贤臣忠、君臣和辑的理想状态,体现出统治者高明的“为君之道”,这便成为《淮南子》深入思考的政治课题。作为其书“当‘道家’之正统”,“其宗旨则治世之黄老”[54]的汉代论著,《淮南子》论“谏”,总体上反映出以黄老为本位,兼采儒、法的思想特点,其对谏议的理论反思既蕴含道家形而上的政治哲学,也体现出道家形而下的政治权术。而且,在前者中,黄老道家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在后者中,道、法思想则有所相通。历史地看,对先秦道家的谏议思想及秦汉谏议文化,《淮南子》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都体现出一定的丰富和发展。
其一,从政治哲学看,《淮南子》对谏议的理论反思,根源于黄老之“道”。一方面,《淮南子》主张“道者,一立而万物生矣”[55],“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56],将“道”视为万物生成变化的根源;另一方面,《淮南子》又将“道”的存在和体现延伸至世俗政治中,主张“国之所以存者,道德也”,“存在得道而不在于大也,亡在失道而不在于小也”[57],认为“君人之道”和“治国之道”是统治者必须深明的政治哲学。“国有亡主,而世无废道”[58],“本立而道行,本伤而道废”[59],《淮南子》强调统治者只有在实践中遵循“君人之道”和“治国之道”,始终“执道要之柄”,才能巩固势位,治国兴邦。由此,《淮南子》不仅将谏议与“君人之道”密切结合,而且也将其看作是“治国之道”的重要内容。从“君人之道”出发,《淮南子》主张“有道者,不失时与人;无道者,失于时而取人”[60],而统治者在政治上能否得人,这实际上往往与其能否善于求谏、纳谏密切相关。如果统治者虚心求谏,积极纳谏,则能“乘众人之智”,“用众人之力”,实现“所任者得其人,则国家治,上下和,群臣亲,百姓附”的良好状态。反之,则只能有失于“君人之道”,造成“所任非其人,则国家危,上下乖,群臣怨,百姓乱”[61]的消极结果。从“治国之道”出发,《淮南子》则认为“君臣异道则治,同道则乱”[62],“君臣上下,官职有差,殊事而调”[63],主张臣应忠谏,君须纳谏,二者在王朝政治中都必须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只有当统治者善于“听治”,而“群臣辐凑并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尽其能者”时,才能“君得所以制臣,臣得所以事君,治国之道明矣”。
而且在政治哲学上,《淮南子》也将其谏议思想基于黄老之“清净无为”理念。老子曾言:“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64],“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65],《淮南子》对此深为认同。“君人者无为而有守也,有为而无好也。有为则谗生,有好则谀起”[66],“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无治也而无不治也”[67]。在《淮南子》看来,统治者在实践中只有“清静而不动”,“静漠而不躁”,才能防止臣下窥悉自己的真实想法,减少谄谀之声,多得利于王朝发展的谏诤之言。因此,《淮南子》在政治上力主:“人无为则治,有为则伤”,认为:“无为而治者,载无也。为者,不能有也;不能无为者,不能有为也”,“鼻之所以息,耳之所以听,终以其无用者为用矣”[68]。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淮南子》提出“达于道者,反于清静;究于物者,终于无为”[69]的政治原则,认为统治者应慎守“三关”,避免“夫目妄视则淫,耳妄听则惑,口妄言则乱”,在谏议过程中不为臣下所蔽,能始终对群臣之言善听而明断。
其二,从政治权术看,《淮南子》对谏议的理论反思,既受到黄老道家的深刻熏染,也体现出先秦法家思想的历史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二者具有相通性。“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70],“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舍后且先,死矣”[71],“凡彼祸难也,先者恒凶,后者恒吉”[72],“委燮恭俭,卑约主柔,常后而不先”[73],对黄老道家这种贵“后”主张,《淮南子》在谏议思想上深入承继和发挥,试图为统治者提供一种应对臣下谏议的政治权术。“主道员者,运转而无端,化育如神,虚无因循,常后而不先也”[74],《淮南子》认为统治者在政治上应“耳能听而执正进谏”,始终让自己处于“常后”的地位,不为臣先。“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因循应变,常后而不先”,“无为制有为,术也;执后之制先,数也”[75],在《淮南子》看来,只要统治者在政治上“秉数持要,不妄喜怒也”[76],便能掌握谏议过程的主动权,做到“清静而不动,一度而不摇,因循而任下,责成而不劳”,获得“上操约省之分,下效易为之功,是以君臣弥久而不相厌”的理想效果。与此相近,“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77]的韩非,在政治上也主张:“执后以应前,按法以治众,众端以参观”[78],“主道者,使人臣前言不复于后,复言不复于前,事虽有功,必伏其罪”[79],强调“人主诚明于圣人之术,而不苟于世欲之言,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80],从中可以看出先秦法家所言君主之“术”对《淮南子》论“谏”的内在影响。显然正是基于尊君立场,在对统治者与政治谏议进行权术化的思考时,黄老道家和先秦法家在《淮南子》中有所相通、融合,共同深刻影响《淮南子》的谏议思想。
此外,儒家思想对《淮南子》论“谏”也有所影响。“晋平公出言而不当,师旷举琴而撞之,跌衽宫壁。左右欲涂之,平公曰:‘舍之,以此为寡人失。’孔子闻之曰:‘平公非不痛其体也,欲来谏者也’”[81],《淮南子》实际上对孔子这种重“谏”态度表现出内在认同。而且《淮南子》还主张:“君子见过忘罚,故能谏”[82],这与儒家强调臣事君要“勿欺也,而犯之[83],“为人臣下者,有谏而无讪”[84]的观点有着内在联系,从中反映出儒家重视修身,崇尚忠谏,追求德治的思想倾向。但也须指出,儒家对《淮南子》论“谏”的历史影响,与道法两家相较,并不突出。
综上所述,对谏议在专制君主政治中特殊的重要性,《淮南子》不仅有着深刻的历史反思,而且立足黄老道家,在政治思想上也有着时代性的认识。在秦汉道家著作中,《淮南子》对政治谏议的理论思考最为深入,其思想内容既是对先秦道家谏议思想的发展,也是对秦汉谏议文化的丰富,具有可贵的历史价值。与同时期儒家以“仁义”为本,强调伦理性的谏议思想不同,《淮南子》深刻反映出以“黄老”为本,强调法术化的谏议思想,因此从内在实质看,《淮南子》论“谏”根本上有别于儒家,这也使其成为西汉时期独具特色的谏议思想之一。
【注释】
[1]初稿发表于《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荣获2013—2014年度安徽理工大学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收入本书时标题及文字内容有修订。
[2]吴光:《黄老之学通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97页。
[3]《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05~606页。
[4]黄钊:《〈淮南子〉——汉初黄老之治的理论总结》,《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第44~45页;许杭生:《〈淮南子〉论“无为而治”》,《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1~2页。
[5]刘康德:《刘安治国三要素:天、人与“器物”》,《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3~7页;李秀华:《并存不废,会通所长——〈淮南子〉治国思想论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85~89页。
[6]《淮南子集释·原道》,第71页。
[7]《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59页。
[8]《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59页。
[9]《淮南子集释·诠言》,第1030页。
[10]《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44页。
[11]《淮南子集释·缪称》,第754页。
[12]《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36页。
[13]同上,第634页。
[14]《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36页。
[15]《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44页。
[16]《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45页。
[17]《淮南子集释·俶真》,第158~159页。
[18]《淮南子集释·本经》,579~580页。
[19]《淮南子集释·道应》,第873页。
[20]《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91~692页。
[21]同上,第695页。
[22]《淮南子集释·缪称》,第705页。
[23]刘泽华主编:《中国传统政治思维》,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23~225页。
[24]《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56页。
[25]同上,第679页。
[26]《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34页。
[27]同上,第635页。
[28]同上,第627页。
[29]《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34页。
[30]同上,第658页。
[31]同上,第659页。
[32]《淮南子集释·原道》,第33页。
[33]《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34页。
[34]同上,第657~658页。
[35]《淮南子集释·诠言》,第1012页。
[36]《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05页。
[37]《淮南子集释·诠言》,第992页。
[38]《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05页。
[39]同上,第606页。(www.xing528.com)
[40]《淮南子集释·诠言》,第1009页。
[41]《淮南子集释·原道》,第54页。
[42]《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36页。
[43]《淮南子集释·氾论》,第933页。
[44]《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71~672页。
[45]《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58页。
[46]《淮南子集释·氾论》,第946页。
[47]《淮南子集释·要略》,第1457页。
[48]《淮南子集释·氾论》,第942~943页。
[49]《淮南子集释·泰族》,第1415页。
[50]《淮南子集释·泰族》,第1415页。
[51]《淮南子集释·人间》,第1258页。
[52]《淮南子集释·缪称》,第740页。
[53]同上,第756页。
[54]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第316~320页。
[55]《淮南子集释·原道》,第60页。
[56]《淮南子集释·天文》,第244页。
[57]《淮南子集释·氾论》,第948页。
[58]《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24页。
[59]《淮南子集释·本经》,第604页。
[60]《淮南子集释·诠言》,第1039页。
[61]《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41页。
[62]同上,第635页。
[63]《淮南子集释·缪称》,第732页。
[64]《老子注译及评介·二章》(修订增补本),第60页。
[65]《老子注译及评介·四十三章》(修订增补本),第232页。
[66]《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69~670页。
[67]《淮南子集释·原道》,第48页。
[68]《淮南子集释·说山》,第1106页。
[69]《淮南子集释·原道》,第41页。
[70]《老子注译及评介·六十六章》(修订增补本),第303页。
[71]同上,第306页。
[72]《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十大经·雌雄节第七》,第274页。
[73]《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十大经·顺道第十四》,第326页。
[74]《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35页。
[75]《淮南子集释·诠言》,第1030页。
[76]《淮南子集释·要略》,第1446页。
[78]《韩非子集解·备内第十七》,第116页。
[79]《韩非子集解·南面第十八》,第119页。
[80]《韩非子集解·奸劫弑臣第十四》,第100页。
[81]《淮南子集释·齐俗》,第804页。
[82]《淮南子集释·缪称》,第709页。
[83]黄怀信:《论语汇校集释·宪问第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29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