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淮南子》对秦末陈胜起义的民权审视-道治天下思想史论上

《淮南子》对秦末陈胜起义的民权审视-道治天下思想史论上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淮南子》看来,秦末陈胜起义的产生发展,事关秦、汉王朝的兴衰存亡,其间不仅深刻反映出君民关系对王朝政治的重大影响,而且透显出专制君主政治中的“君权”“民权”之争。《淮南子》认为陈胜起义的出现,是秦王朝统治者践踏民众生存权益的政治恶果,折射出秦王朝自始皇统治以来,严重缺少积极的民生政策及实践的历史现实。基于此,《淮南子》指出

《淮南子》对秦末陈胜起义的民权审视-道治天下思想史论上

淮南子》在思想上“观天地之象,通古今之事”,尤为重视对先秦以来王朝政治发展经验的历史总结,意图以此为西汉统治者提供有益的政治借鉴。在《淮南子》看来,秦末陈胜起义的产生发展,事关秦、汉王朝的兴衰存亡,其间不仅深刻反映出君民关系对王朝政治的重大影响,而且透显出专制君主政治中的“君权”“民权”之争。

作为西汉思想史上的“王者之书”,《淮南子》在政治上自然秉持“尊君”立场,维护西汉统治阶层的根本利益,但淮南王刘安及其宾客基于对秦、汉王朝政治的经验反思,并没有片面强化《淮南子》的君本立场,走上极端推崇君权之路,而是对现实中的民众权益给予积极的政治关注,倡扬其中所应有的“民本”精义。正因如此,《淮南子》在《兵略》与《人间》中论及秦末陈胜起义时,重在认可其“诛暴秦”的正当的“起事理由”,并没有否定非议这场秦汉史上规模空前的农民大起义,将其历史产生与王朝政治绝然对立起来,站在统治阶层的立场贬其为“盗”为“寇”[47]。相反,《淮南子》充分体现出西汉前期思想家所普遍具有“民本”精神,痛批秦始皇及二世胡亥的残民政治,强调王朝政治中广大民众理应享有的生存权、发展权,甚至积极肯定陈胜起义中民众对君主暴政的反抗权。

《淮南子》认为陈胜起义的出现,是秦王朝统治者践踏民众生存权益的政治恶果,折射出秦王朝自始皇统治以来,严重缺少积极的民生政策及实践的历史现实。对秦王朝这种惨痛的政治教训,《淮南子》在思想上十分重视,既向西汉统治者揭示出奢靡纵欲之害,也试图促其心怀民众,实施“安民”“利民”的治国政策,实现“应时修备,福国利民,实旷来远者”[48]的政治发展。一方面,“民之所望于主者三:饥者能食之,劳者能息之,有功者能德之”[49],《淮南子》认为广大民众对统治者有着生存权的内在诉求,希冀统治者能实施善政,维持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使其安居乐业,衣食无忧;另一方面,对统治者而言,如要“求民为之劳也,欲民为之死也”[50],在政治上实现君民相报的良性发展,获得广大民众的积极支持,也必须践行“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的治国理念,理智节制自身嗜欲,避免“急兹无用之功”[51],积极推行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民生政策,正所谓:“善御者不忘其马,善射者不忘其弩,善为人上者不忘其下。诚能爱而利之,天下可从也。弗爱弗利,亲子叛父。”[52]在《淮南子》看来,秦王朝统治者之所以“失天下”,从深层原因看,既在于其严重忽视广大民众现实的生存愿求,更在于其根本缺失当政者应有的“利民”之心,故而随着秦王朝的民生实践走向彻底失败,秦始皇及二世胡亥收获的也只能是广大民众的强烈不满,乃至深刻仇恨。

《淮南子》认为,在秦末政治发展中,社会民众不但无法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而且更难以获得稳定良好的政治环境,实现自身的发展权益。“古者圣王在上,政教平,仁爱洽,上下同心,君臣辑睦,衣食有余,家给人足,父慈子孝,兄良弟顺,生者不怨,死者不恨,天下和洽,人得其愿”[53],“古者上求薄而民用给,君施其德,臣尽其忠,父行其慈,子竭其孝,各致其爱,而无憾恨其间”[54],《淮南子》在王朝发展上期望“政教平,仁爱洽”的理想状态,认为只有这种具有深厚的人道内涵的政治环境,才能解决社会民众的衣食之忧,为其提供文明有序的社会条件,促使其实现“人得其愿”的良好发展。但《淮南子》也清醒看到,如若统治者像秦始皇及二世胡亥那样,是“挠于其下,侵渔其民,以适无穷之欲”的“贪主暴君”[55],那么在现实政治中,则可能产生“万民悉苦,生业不修矣”的苛政状态。在这种情形下,广大民众不仅会因沉重赋役而“饥寒穷匮”,甚至更会遭受到统治者残酷的刑罚压制,“随逮肆刑,挽辂首路死者,一旦不知千万之数”。“天下敖然若焦热,倾然若苦烈,上下不相宁,吏民不相憀”,《淮南子》眼中的秦末政治现实,与其所追求的“衣食有余,家给人足,父慈子孝,兄良弟顺,生者不怨,死者不恨”的发展愿景,其间所隔道里何止千万。由此而言,秦末陈胜起义之所以能“一人唱而天下应之者”,根本上是由于广大民众对秦政发展已然信心丧尽,这既意味着民众对生存权被损害的强烈不满,更意味着民众对自身发展权被扼杀的政治绝望。“夫水浊则鱼噞,政苛则民乱”[56],当秦末社会民众看不到生存发展的最后希望时,农民起义终因“戍卒陈胜”的横空出现,如燎原之火,势不可挡地迅猛蔓延,“陈王奋臂为天下倡始,王楚之地,方二千里,莫不响应,家自为怒,人自为斗,各报其怨而攻其仇”[57]

在历史反思秦末陈胜起义之时,《淮南子》不仅深刻批判秦王朝对民众生存发展权益的野蛮践踏,而且从“民本”立场出发,严厉抨击秦始皇及二世胡亥滥用“君权”,肆虐妄为的政治所行,进而积极肯定广大民众对秦末暴政所具有的正义的反抗权。

“故立君以一民”[58],“所为立君者,以禁暴讨乱也”[59],《淮南子》指出专制君主的产生,本为消除现实中的纷争暴乱,建立稳定的政治社会秩序,使其有利于社会民众的生存发展,而非相反。“轻赋薄敛,以宽民氓,布德施惠,以振困穷,吊死问疾,以养孤孀”,“为民兴利除害而不懈”[60],《淮南子》认为,这正是统治者的“君权”所应发挥的积极效用。但在其看来,秦王朝统治者的治国实践却同此背道而驰。不论在政治、军事上,抑或法治、经济上,秦始皇及二世胡亥无一不是“以威力为至道,以权诈为要术”[61],唯“君欲”是从,纵“君权”妄为,对社会民众只有残虐刻深,而无仁爱德义可言,因此这种完全缺失“民本”意识的统治者,《淮南子》认为只能被视为“无道之君”。“杀无罪之民,而养无义之君,害莫大焉;殚天下之财,而赡一人之欲,祸莫深焉”,当统治者彻底与民众利益相对立时,《淮南子》振聋发聩地提出:“至于攘天下,害百姓,肆一人之邪,而长海内之祸,此大伦之所不取也”,“今乘万民之力,而反为残贼,是为虎傅翼,曷为弗除!夫畜池鱼者必去猵獭,养禽兽者必去豺狼,又况治人乎”[62],强调广大民众有权反抗统治者的暴政行为,而这种促化王朝更替的革命实践,《淮南子》认为具有内在的正义性,合乎王朝政治发展演变的历史规律。基于此,《淮南子》指出:“故君为无道,民之思兵也,若旱而望雨,渴而求饮。夫有谁与交兵接刃乎!故义兵之至也,至于不战而止”[63],深刻认识到秦末陈胜起义之所以会“奋臂大呼,天下席卷”,究其根本缘由,在于陈胜实际成为广大民众反抗“暴秦”的代言者,因此其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是“义兵”,能够成为终结秦王朝命运的合理的历史动力。

《淮南子》这种对民众反抗权的可贵肯定,如就思想渊源而言,兼涉黄老、儒家的历史影响。“所谓为义者,伐乱禁暴,起贤废不肖,所谓义也。义者,众之所死也。是故以国攻天下,万乘之主并兼希不自此始,鲜能终之;非心之恒也,穷而反矣”[64],“圣人举事也,合于天地,顺于民,祥于鬼神,使民同利,万夫赖之,所谓义也”[65],黄老道家所主张的治国为“义”论,与《淮南子》所言内在精神一致,都强调统治者应正义施政,为民兴利,而不是倒行逆施,与民为仇。而儒家自先秦以来就有所谓“汤、武革命”政治主张,论证商、周王朝更迭的内在正当性。时至西汉前期,以齐人辕固生为代表,儒家学者继续阐言“汤、武受命”论,认为:“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66],甚至以西汉王朝取代秦王朝为例,表现出对民众反抗权的极富魄力的政治肯定。儒家这种反对无道政治的思想主张,也为《淮南子》所认同。因此,在《人间》中,《淮南子》指出:“于是陈胜起于大泽,奋臂大呼,天下席卷,而至于戏。刘、项兴义兵随,而定若折槁振落,遂失天下”,将汉高祖刘邦看作是陈胜农民起义的后继者,在某种程度上默认西汉王朝的建立,实乃受益于前者的政治遗产,同样是秦末广大民众反抗暴政的历史代表。“秦皇帝得天下,恐不能守,发边戍,筑长城,修关梁,设障塞,具传车,置边吏。然刘氏夺之,若转闭锤”[67],《淮南子》认为,秦、汉王朝这种“若转闭锤”式的短促更替,如同商、周之兴亡,都彰显出民众现实权益的不容忽视性,以及民众反抗所具有的强大力量。

综上所论,继汉初贾谊晁错之后,《淮南子》也从“过秦”视角出发,对秦末陈胜起义进行历史反思,“力图通过秦亡汉兴的历史过程的考察,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提供历史的借鉴”,并试图以此“戒汉”,促使西汉统治者“从秦朝的失败中得到有益的启示”[68]。在论及陈胜起义的过程中,《淮南子》深刻认识到:“积怨在于民也”,这是秦王朝一切政治失败的总根源。“欲知筑修城以备亡,不知筑修城之所以亡也;发适戍以备越,而不知难之从中发也”[69],《淮南子》指出,秦王朝统治者害怕丧失政权,迷信战争、刑罚的暴力手段,以此“威劫”百姓,迫之臣服,但其偏偏不惧君民关系的现实破坏,长期推行极欲主义的功利化法家政治,使民众的生存发展权益遭到严重损害。秦王朝统治者这种极其短视的治国实践,最终导致“君权”“民权”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性,根本上破坏君、民关系在现实利益上的共存性、平衡性,只能是逼民奋起,反抗暴政。“其施厚者其报美,其怨大者其祸深。薄施而厚望,畜怨而无患者,古今未之有也”[70],通过汲取秦王朝“畜怨”于民的败亡教训,《淮南子》试图推动西汉统治者延续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黄老政策,促其在“布德施惠”中协调君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以此“运天下之力,而得天下之心”[71],夯实王朝存在的“民本”根基,使之永“有天下”,长治久安。

【注释】

[1]初稿发表于《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荣获2014年上海国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二等奖。收入本书时内容有修订。

[2]《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36页。

[3]《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第2956页。

[4]《淮南子集释·兵略》,第1056页。

[5]关于秦末陈胜起义研究,学界成果主要有两类:一是考证陈胜的乡里、故籍、出身及陈胜起义的国号等。如苏诚鉴《陈胜故籍和出身》(《安徽史学》,1986年第5期,第21~22页),张耀政《陈胜乡里阳城新考》(《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1992年第2期,第59~64页),张天社《陈胜出身及有关问题的考辨》(《唐都学刊》,2012年第4期,第84~89页),周乾溁《关于陈胜农民政权“号为张楚”的问题》(《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第60~62页);二是探讨陈胜起义的政治内涵及历史影响。如:赵捷民《陈胜吴广起义知识分子的作用》(《历史教学》,1981年第8期,第15~17页),曾祥文《陈胜新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5期,第52~55页),王灿《被摇摆于“王”“盗”之间——论陈胜及其起义在中国古代的特殊形象和地位》(《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第1~98页)。但现有成果对《淮南子》与陈胜起义的关系,却少有深入探讨,仅有偶引《淮南子》史料者,拙文即试图对此有所弥补,丰富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内涵。

[6]《淮南子集释·人间》,第1288~1290页。

[7]同上,第1290页。

[8]《淮南子集释·兵略》,第1062页。

[9]同上,第1063页。

[10]《淮南子集释·诠言》,第997页。

[11]《淮南子集释·齐俗》,第826页。

[12]《淮南子集释·兵略》,第1063页。

[13]《史记·李斯列传第二十七》,第2561页。

[14]《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84页。

[15]同上,第278页。

[16]《淮南子集释·精神》,第552页。

[17]《史记·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第2622页。

[18]《淮南子集释·兵略》,第1063页。

[19]《淮南子集释·人间》,第1290页。

[20]《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93页。

[21]《淮南子集释·兵略》,第1064~1065页。

[22]《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79页。

[23]《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第2699页。

[24]《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38页。

[25]《淮南子集释·修务》,第1316页。

[26]《淮南子集释·兵略》,第1043~1045页。

[27]《淮南子集释·本经》,第604页。

[28]同上,第603页。

[29]《史记·张耳陈余列传第二十九》,第2573页。

[30]《史记·张耳陈余列传第二十九》,第2573页。

[31]《淮南子集释·兵略》,第1045页。

[32]《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85~686页。(www.xing528.com)

[33]同上,第681页。

[34]《淮南子集释·时则》,第382页。

[35]《汉书·贾邹枚陆传第二十一》,第2332页。

[36]《淮南子集释·诠言》,第1013页。

[37]《汉书·爰盎晁错传第十九》,第2296页。

[38]《淮南子集释·缪称》,第705页。

[39]《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14页。

[40]《淮南子集释·齐俗》,第774页。

[41]《史记·李斯列传第二十七》,第2553页。

[42]《淮南子集释·兵略》,第1060页。

[43]《淮南子集释·人间》,第1255页。

[44]《淮南子集释·泰族》,第1423页。

[45]《新书校注·大政上》,第339页。

[46]《淮南子集释·泰族》,第1423页。

[47]王灿:《被摇摆于“王”“盗”之间——论陈胜及其起义在中国古代的特殊形象和地位》,《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第91~98页。

[48]《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88页。

[49]《淮南子集释·兵略》,第1090页。

[50]《淮南子集释·兵略》,第1090页。

[51]《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25页。

[52]《淮南子集释·缪称》,第757页。

[53]《淮南子集释·本经》,第599页。

[54]同上,第601页。

[55]《淮南子集释·主术》,第685页。

[56]同上,第612页。

[57]《史记·张耳陈余列传第二十九》,第2573页。

[58]《淮南子集释·诠言》,第1012页。

[59]《淮南子集释·兵略》,第1046页。

[60]《淮南子集释·主术》,第1315~1316页。

[61]《两汉纪·汉纪·高祖皇帝纪卷第二》,第16页。

[62]《淮南子集释·兵略》,第1045~1046页。

[63]同上,第1048页。

[64]《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十大经·本伐第十一》,第304页。

[65]《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十大经·前道第十二》,第310页。

[66]《史记·儒林列传第六十一》,第3122~3123页。

[67]《淮南子集释·道应》,第894页。

[68]庞天佑:《论中国古代的历史总结与国家盛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64~65页。

[69]《淮南子集释·人间》,第1291页。

[70]《淮南子集释·缪称》,第708页。

[71]《淮南子集释·泰族》,第141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