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校拓展性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为出发点。遵循适切性原则,选择内容时要考虑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优势,以领域、模块化结构重组基础性课程内容。强调知识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在参加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关心现实、体验人生、完善人格,形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学校拓展性课程内容的开发要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全面梳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重复交叉的内容,提炼整合主题,增强课程实施的综合性。
1.国家课程校本化挖掘
语文、品德与社会、科学、美术、劳动与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历史与社会等国家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拓展性课程内容。但这些课程往往有同样的主题,在同一学科零散出现,或者在不同学科重复出现。课程群的特征之一就是必须以某门课程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开设若干门子课程。因此,我们可以先梳理相关的国家课程内容,以单一学科整合、提炼、拓展,也可以两三门学科整合、提炼、拓展,然后重组构建成“知识拓展类”“实践活动类”拓展性课程,如以“杭州名人”“运河文化”“茶文化”“环境考察”等为主题的拓展性课程。
案例一 中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孤山人文研究”拓展性课程内容架构
开发路径:“孤山人文研究”拓展性课程内容设计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语文课程相结合,包含“孤山名人”“孤山文字”与“孤山自然风光”三个主题。由语文教师根据语文古诗教学目标和内容对学生进行前期的指导,包括选题、研究方案、研究方法等内容。其中,“孤山名人”主要研究名人的生平、事迹及其与杭州(或孤山)的渊源等;“孤山文字”主要研究孤山亭台楼阁、博物馆等地的对联、名字来源或与之相关的诗歌等;“孤山自然风光”主要研究梅花、桂花、银杏、枫叶等,要引导学生从文学的角度欣赏孤山自然风光的独特魅力。
2.地方课程本土化提炼
综合性、活动性是地方课程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意识是地方课程的目标。由浙江省和杭州市教研室组织设计的“人·自然·社会”和“我与杭州”等地方课程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文化特色。课程群是指从属于某个学科,相互之间有着合理分工的系统化的有机整体。我们可以跨年段和学科领域,统整、提炼主题内容,并根据场馆资源,整合开发“实践活动类”拓展性课程,如以“百年老店考察”“西溪湿地考察”“印学研究”等为主题的拓展性课程。
案例二 地方课程·劳动与技术:“印学研究”拓展性课程内容架构(www.xing528.com)
开发路径:“走进印学博物馆”社会实践类拓展性课程是以中学七年级“劳动与技术”省编教材“印章与雕刻”为基础,结合八年级美术第11课“印学话西泠”及六年级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第11课“西泠印社话百年”、“我与杭州”第9课“西泠印社”和第10课“吴昌硕与西泠印社”等整合而成。课程内容分四个主题:走进印章艺术、我与西泠印社、篆刻技术实践、印学研究成果交流。课程内容更具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学成效较明显。
社会资源:西泠印社孤山社址及中国印学博物馆
3.校本课程精品化选择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是全国科学探究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学校、中国少科院科普教育基地学校、全国DI项目模范学校。“走出校门·走进第二课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及“CCTSS关怀与创造”综合课程已成为学校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实践成果。课程群的特点之一是所有课程彼此独立而又相互密切联系。因此,我们要把机器人、DI、少年邮局、少年科学院等多门适合开发成“实践活动类”拓展性课程的校本课程精选出来,使其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创新素养的重要资源。
案例三 少年科学院:“走进浙大·科学实验”拓展性课程内容架构
开发路径:少年科学院是学校爱好科技的学生的“家”。“走进浙大·科学实验”拓展性课程以研究性学习方式,学生借助“浙大”各类场馆仪器,在“双师”指导下研究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科学问题。课程内容丰富: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地面水域的水质对比考察到斑马鱼的生长检测,从电的阻、流、压特性实验到流体力学实验,有假设,有试验,有实验。学生把科考过程当中产生的数据作为检验的依据,把制作的表格或折线图作为实验手段,定期开展活动,定期反馈交流。
社会资源: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