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端治理(Terminal Administration Mode)模式,也称为环境工程模式(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ode)或污染控制模式(Pollution Control Mode)。这种生产模式出现于20世纪中叶。
20世纪30年代(特别是50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震撼了各国政府、学术界、舆论界以至公众,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及治理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科普作家雷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发表了震惊世界的生态学著作《寂静的春天》,提出了农药DDT造成的生态公害与环境保护问题,唤起了公众对环保事业的关注。
1970年4月22日,美国哈佛大学学生丹尼斯·海斯(Dennis Hayes)发起并组织了保护环境活动,得到了环保组织的热情响应,全美国约2000万人参加了这场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旨在唤起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促使美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后来,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至此,每年的4月22日便被确定为“世界地球日”。
各国政府纷纷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来保护环境,并且颁布了成百上千条法律,其中包括对有害污染物的排放制定的一系列法规,规定各种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最高允许浓度及工业企业废弃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标准。凡排放物不能达到容许排放标准的,即不允许排放或需交付一定的罚款。(www.xing528.com)
为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或者在环境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生产,企业就需要为废水建造废水处理站,为废气安装除尘、脱硫装置,为固体废料配置焚化炉或填埋场,这就是目前通行的末端治理模式,如图1-7所示。
图1-7 末端治理模式
毫无疑问,末端治理模式在遏止工业污染的迅速扩展上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即通过末端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业“三废”及温室气体的排放。例如,对于铝土矿选矿尾矿采用絮凝沉降技术进行液固分离、将氧化铝厂的赤泥连同尾矿渣筑坝堆存、电解槽配备密闭的烟气净化系统等,都大大降低了一氧化碳、四氟化碳、六氟乙烷、二氧化硫等气体及锥冰晶石和氟化铝等颗粒氟化物、氧化铝粉尘和碳尘的直接排放。如果一定时期内的废物排放在环境容量及环境自净能力之内,就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