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群体极化行为,网络结构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对其演化结果意义重大。不同的网络结构代表着群体间不同的信息交流、传播方式,其对信息的扩散、观点的交互与极化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通过比较BA网络和小世界网络下的群体极化进程,直观地展示了网络结构对群体极化程度的影响情况。[16]考虑到实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要使构建的BA网络和小世界网络的规模保持一致,即点和边的数量一样。同时,进行多次实验,比较两种网络下的极化进程,结果如图5-12所示。
图5-12 不同网络结构下态度极化进程对比(www.xing528.com)
图5-12(a)—图5-12(c)显示了在BA网络和小世界网络下极化进程的比较情况,通过设置不同的网络连接参数所进行的多次实验结果均显示,BA网络下的极化效果明显优于小世界网络。在图5-12(a)中,将小世界网络的断开重连概率参数p设置为0.1,其整体上和BA网络下的极化效果相差较小;而随着p调整到0.05和0.01时,极化效果显著降低,如图5-12(b)和图5-12(c)所示。出现现象的原因如下:第一,BA网络在应对类似传染病的消息入侵时,其网络结构决定了消息传播的速度将会加快和抵御风险的脆弱性。若部分节点的度极大,一旦这些节点被入侵,网络被信息侵染的速度将大大加快,并且消息病毒不易被彻底清除,会一直存留在网络中。[17]而这些消息病毒在群体间扩散的程度和广度就决定了最终的群体极化程度,显然在这样的网络结构下,极化现象极易产生。与此类似,具有网络结构的互联网社交平台上的极化现象也屡见不鲜。第二,区别于互联网社交网络,小世界网络的结构更类似于现实的人际关系,绝大部分个体的联系仅限于周围的“邻居”[18]。在这样的网络结构下,消息传播、扩散的速度和广度取决于个体所拥有的“人脉”及其与较远或者层次较高个体的联系情况,相当于远程连接的减少,即群体中个体人脉的减少,将从本质上影响到信息的传递,减少全局个体间的交流互动,从而迫使群体的观点和态度没有那么鲜明和尖锐。[19]
由此可见,网络中的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并且矛盾日益尖锐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社交网络结构极易造成消息的渗透和传播,从而吸引具有不同意见的个体加入;而在消息进一步扩散的过程中,不同的群体形成各自的观点,并在交流过程中加剧了观点的冲突,从而导致极化。[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