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启音乐之门:传媒艺术的妙用与通感

开启音乐之门:传媒艺术的妙用与通感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意大利音乐教育家卡罗·德弗雷迪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做了“如何让孩子们接触陌生音乐”的主题讲座,围绕如何应用艺术通感、开启音乐启蒙教育之门,结合他自己的经验和理论总结,展开了详细的阐述。而作为艺术鉴赏者或学习者,艺术通感也可以发挥关键性的巧妙作用,从而大大增强音乐的趣味性和渗透力。简单地说,就是利用艺术通感现象作为启发孩子们注意音乐特征和表达自己情感的音乐教学工具。

开启音乐之门:传媒艺术的妙用与通感

郭兰兰

内容摘要艺术通感可以在音乐教育中发挥奇妙的功用,在国内,这是个需要注意并展开相关深入研究的课题。意大利音乐教育家卡罗·德弗雷迪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做了“如何让孩子们接触陌生音乐”的主题讲座,围绕如何应用艺术通感、开启音乐启蒙教育之门,结合他自己的经验和理论总结,展开了详细的阐述。他注重从音乐中获得共通的艺术感受,“听音乐,讲感受”是他教学的一个重要步骤。他充分利用图片、电影等其他艺术形式,启发学生对音乐表达的认识,利用不同音乐在听觉上的差异,从作曲技巧入手,让孩子们自己建立起系统、规范的音乐结构意识,提高音乐学习的趣味性和系统性。从接触陌生音乐到融入音乐创作的教学过程,他的以艺术通感为关键环节的教学方式是符合音乐的创作规律和学习规律的。

关键词:音乐教育;艺术通感;音乐形象

从事艺术活动是人类的基本能力之一,无论何种艺术形式,对于个体而言,一般都具有领悟和转化于心的内动力,也就意味着各种艺术可以相互之间触类旁通,甚至融会贯通,以形成一种称之为“艺术通感”的奇妙体验。从心理学上讲,通感又称通觉、联觉或移觉,是指从感觉到知觉、表象到意象等心理过程中多种感受的转化、渗透、互通的过程。杰出的艺术家总是善于把各种不同的感受有机地联系起来,彼此沟通,形成艺术通感。而作为艺术鉴赏者或学习者,艺术通感也可以发挥关键性的巧妙作用,从而大大增强音乐的趣味性和渗透力。

音乐以它特有的情感性,拨动着听众的心弦,感染他们的情绪,传达出人们心灵深处难以言传的深情。音乐是富于内涵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尽管纯音乐中缺少语言的描绘,但却总能让人步入诗的意境;它没有色彩的涂抹,但常能给人斑斓的色彩感,引起人们喜怒哀乐的强烈感情共鸣;它也没有物质的造型,但又使人想象那或宏伟博大或精巧纤柔的造型感,使人感触到由音响体系所构成的宏大建筑。这便是艺术通感在发挥着它奇妙的功能,有了艺术通感,音乐仿佛带上了一只“神笔”,描绘着它芬芳馥郁的花园。音乐同样具有结构美的特点,因而有人把它喻为流动的建筑,它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和规律显示着自己的造型美和叙事性。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交响乐第四章,就反映了新大陆港口急剧的、忙乱的和紧张的生活,富于立体造型性。中国古代的琵琶曲《十面埋伏》则展示了楚汉相争的激烈战场上金戈铁马、两相拼搏的情景。音乐的叙事则更常见,例如,何占豪、陈钢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充满着故事情节性,或悠扬如婉转情语,或热烈如天风扑浪,或典雅如幽鸟相逐,或恨怨如萧萧落叶。

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科邀请意大利音乐教育家卡罗·德弗雷迪(Carlo Delfrati)教授所做的专家讲座就让人领略到了音乐的丰富多彩,而他所强调的恰恰是艺术通感这一心理要素在音乐教育中的妙用。德弗雷迪教授是意大利音乐教育协会重要的奠基人之一,在国际乐坛有广泛影响。他担任前意大利教育部音乐教育高参、国际音乐教育协会成员、意大利音乐教育法研究中心科学审委成员、米兰斯卡拉歌剧学院教务主任等职务。他从1965年开始致力于建立与完善意大利音乐教育体系的工作,在音乐普及和音乐教育的实施方面颇具真知灼见。近年,德弗雷迪先生获邀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国际音乐周,音乐周期间他常获邀举办别开生面的音乐教育示范课性质的学术讲座。

德弗雷迪先生的讲座是围绕“如何让孩子们接触陌生音乐”这一主题展开的。孩子们的生理年龄注定喜欢特定的音乐,这是一种人类的本能。音乐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仅仅凭借本能喜欢音乐是远远不够的。音乐教育的目的之一就包含理性上的音乐启蒙教育。拓展儿童的音乐视野,让孩子们接触除了rock、pop以外的其他作品,就得让孩子们像理解说话一样理解音乐,并且能够表达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起初,他的教育模式令人感到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重在教师的启发和循序渐进的诱导,在学术深度方面并没有给听众带来太大的新奇性。但是,贯穿三场讲座始终的教育思想经细细品味之后我们才得以发现。他施教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无不透出科学、朴实、趣味和实用性。我们想到而没在意的、平时随意即兴而出的零散的教学方法,在德弗雷迪先生这里都进行了有序合理的组织,成为成熟、有效的教学模式。

首先,他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音乐启蒙教育和音乐欣赏教育的方式,特别强调艺术通感的作用。“听音乐,讲感受”是德弗雷迪先生教学的一个重要步骤。他把“体验”和“表述”紧密地结合在教学中,强调重在学会表达自己,让他人理解自己。

“孩子们,这是六张照片。请听下面几段音乐。将你们的感受与照片的号码一一对应,并且……”。这是引导识别音乐表现特征的一个场景。教师引导同学们把音乐的听觉特征与照片的视觉特征从感性上建立联系。这个看似简单的建立对应关系的做法,其实包含了深刻的科学道理和教学目的。简单地说,就是利用艺术通感现象作为启发孩子们注意音乐特征和表达自己情感的音乐教学工具。

艺术通感,通俗地讲,就是人们感受不同种类的艺术作品时,会得到相同或类似的情感体验。比如,看到对比强烈或犀利的图像,就会有听到刺耳尖叫声的感觉;听到优美的音乐旋律,会想到爱情诗歌营造的浪漫氛围;看到画面有规律重复的形象,就会想到音乐的节奏与韵律,等等。德国哲学美学家费歇尔在《美的主观印象》一书中提到这句话:“各个感官本不是孤立的,它们是一个感官的分支,多少能够相互代替。一个感官响了,另一个感官作为回忆,作为回声,作为看不见的象征,也就起了共鸣。”这为我们理解通感现象做了一个权威的说明。

音乐是抽象的艺术。音乐艺术形象不同于视觉艺术形象那样具象、直观。认识音乐的入门过程,必须迈过“音乐解读”的门槛。解读音乐就要理解旋律刻画的音乐形象。旋律线的音调、进行的起伏、节奏的快慢、力度的强弱、呈现的音色等这些音乐形象的塑造技法,必须通过引导和恰当的描述,才能容易地为孩子们接受;音乐还依赖曲式、和声复调、配器等更为复杂的技术手段渲染和烘托音乐的背景和主题环境,这也需要一个较为成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感知能力,才能形成富有逻辑的结论。

视觉图像对生活的描述,要比听觉的声音具体、准确。视觉的影调和色彩倾向、造型元素的对比关系又能够烘托和描绘情感的氛围,这一点与音乐的感受非常接近。德弗雷迪先生选择的教学示例图片和示例音乐,都是艺术形象或音乐动机简洁鲜明、刻画手法典型清晰的小品,便于孩子识别和领悟。我们知道,与文字语言的逻辑性和描述的准确性相比,不论视觉语言还是听觉语言,它们都长于模糊的情感倾向的传递和表达而不能严谨确切地描述。所以,利用他类艺术手段在音乐教学中做通感启发式的引导教育,一定要注意教学的方式和教具使用的科学性

在这项课堂对话中,学生们在图片和音乐之间建立联系的结果是否准确并不重要。因为除了这类艺术语言表述的模糊性、多义性之外,重要的是引导孩子们注意到了音乐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又通过图片视觉形象的提示和象征,从感性上的差异体验过渡到理性上建立差异标准的概念。图片上视觉特征明显的图像的鉴别,被转移到了听觉特征差异明显的音乐鉴别上,使学生逐渐树立起不同风格音乐之间的听觉差异,为引导孩子们“接触陌生音乐”——这一阶段性音乐教学任务——打开了一扇关键之门。

另一个利用通感理解音乐复杂性、多样性的手段是看电影。电影是综合戏剧表演、视觉造型、情节发展、音响效果和音乐表现等多种艺术形态的艺术形式。电影在不同的角色个性塑造和剧情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有多样的音乐写作手法。某一个瞬间场景,就会聚集不同的艺术表现特征。从一部电影中选出六个不同的场景,每个场景有不同的空间特征、气氛特征、角色特征和情节特征并分别标注序号。屏蔽音频信号之后观看。过后再单独听六段场景的配乐音频,按照听觉特征与六段视频配对。这样,音频效果不仅仅与动态画面的视觉对应,还与故事情节的发展对应,认识了音乐烘托剧情、强化剧情的作用。更深一步地理解音乐的节奏、韵律和强弱的辅助叙事功能。因为电影叙事发展的复杂性,带动了从感性上认识音乐的复杂的功能性。这些利用艺术通感进行的启发和辅助性的音乐教学手法,在德弗雷迪先生的音乐教学中已经被标准化、体系化了。 (www.xing528.com)

借用艺术通感让孩子们注意到不同音乐风格在听觉上的差异之后,德弗雷迪教授从作曲技巧专业的角度入手,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直观感觉,不知不觉地建立起系统、规范的音乐结构意识,通过科学的引导让学生以自己认知的方式说出自己的结论。以鲍罗丁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为例,这是一部音乐形象鲜明、作曲技法典型、曲式结构严谨、配器性格突出并且具有明显民族特征的音乐。德弗雷迪教授首先解构音乐。他让孩子们倾听骆驼、拉骆驼的人、士兵三个性格差异明显不同的音乐主题并将他们与主体结构分离,辨认出他们的听觉特征。然后,他让孩子们辨别不同主题段落出现的位置,在黑板上事先规划好的表格中标注出来。学生们用自己直观感受到的不同曲调得出的结果加以总结。

乐曲的曲式结构图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在孩子们一笔一笔的添加中构建起来。与专业的曲式结构图不同的是,孩子们的图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用图形符号表示的。这对于更好地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更好地欣赏音乐作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孩子们的心理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种灵活生动又不失严谨规范的教学方式,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经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然而,这项教学活动并没有就此结束。孩子们在主题的反复聆听中,对“拉骆驼的人”的主题《Nenia Asiatica》和“士兵”的主题《Canzone Rossa》都已经非常熟悉。再经过教唱,他们很快掌握了这两个主题。德弗雷迪教授现场指挥,一个结构清晰、形象生动的复调二声部合唱就此诞生了。曲式结构、复调多声部合唱这种听起来非常专业的内容,在一个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之下,水到渠成地被孩子们清晰地学会了,学懂了。看起来有些学究气的知识强化了音乐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了音乐学习的趣味性和系统性。

基于实践性的教学上升到音乐基础理论,这个过程建立了音乐现象和音乐规律之间的联系。从这个起点出发,德弗雷迪教授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这样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引入音乐教学的研究。他认为,定性研究是基于描述性分析,注重过程中各个关键元素之间相互的逻辑关系和情感规律,具有叙述自然、易于理解的人性化特点。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微观行为都有可能对教学结果产生影响,容易与研究对象建立和谐关系,获取第一手资料。

而定量研究是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用量化的方法或可度量的标准对教育现象的主客观因素进行“量”的分析和考查。同时,宏观层面的教育效果评价、施教方式的测量等,也可以数字量化。在德弗雷迪教授的教学研究中,既有定性研究的微观教学案例展示,又有定量研究的宏观教育评价成果的分享,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

比如在定性研究中的一个教学案例是“在安静中打开耳朵”。黑板上标出了时间秒数的刻度,然后用木棒从左到右指示,模拟时间的进行。孩子们安静下来,仔细倾听在1分钟内出现了什么,并将听到的内容画在黑板上。这个“安静中”有两层意思。一、环境的安静,学生有足够的独自思考时间。二、当孩子们专注思考时,进入了一种不容易转移注意力的安静状态。此时,碰倒的水杯声、椅子的晃动声、电梯的“叮咚”声、外面施工的钻机声和德弗雷迪教授故意发出的各种声音,都没能干扰到孩子们的思考状态。由于孩子们所画的形状千奇百怪,在此仅以模拟图表呈现。图表中,第一行是时间的秒数,第二行奇怪的图形就是小朋友们画出来的各种形状。

如下所示:

然后,德弗雷迪教授让孩子们挑选乐器表现自己“画”出的声音。教授在模拟时间进行的同时,指挥孩子们用乐器演奏自己“画”出的声音。一曲合奏便成功地完成了。成功的喜悦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小演奏者和观众。德弗雷迪教授的这一想法是套用美国作曲家John Cage的著名作品《4分33秒》。虽然很简单,但是孩子们是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将乐思画在黑板上。从本质来看,这俨然是一个总谱的样子。在这样的音乐课堂上,孩子们做到了“安静下来—打开耳朵—用心倾听”,完成了记录听到的声音,自主选择乐器、跟随指挥演奏总谱这个从构思到演奏的一整套音乐创作过程。德弗雷迪教授认为,教师应该注意到每一个个体在教学活动中的不同表现。每一个孩子的不同表现的描述与总结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今后的教学活动的改进做好准备。

定量研究涉及作曲技巧。在“听”的教学过程中建立孩子们的听觉自信心。近现代德国作曲家艾勒·奈斯特的四声部合唱曲《赋格》,是用各个国家的地名作为歌词。乐曲采用了典型的“卡农”写法创作。各个地名的单词是孩子们很容易捕捉到的信息,借助于这个台阶,孩子们很容易意识到了第二声部较第一声部晚两小节进入,轻而易举地理解“卡农”的含义,甚至模仿能力强的学生在课上就可以跟着唱起来。

德弗雷迪教授把聆听音乐分为主观聆听与客观聆听两种方式:主观方式侧重乐曲带来的主观感受,使用“温暖”“神秘”“有精神”“可怕”等主观感受性的词语来表达;客观方式侧重乐曲的客观要素,拍号、强弱、速度、配器等术语来描述。学生在学习之初就要认识这两种聆听方式,理解各自在音乐学习中的价值和功能,体验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运用这两种方式进行感受和判断。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观念,对于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受力和提升隐约理解力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这个系列的教学演示,从接触陌生音乐到融入音乐创作,整个过程环环相扣,符合音乐的创作规律和学习规律,真正做到了教师与学生的融合,创作者和学习者的融合,理论与音响的融合,音乐与人的融合。

最后,德弗雷迪教授强调了通过音乐教育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重要性。教授认为:这里的和谐不仅仅是指正面的“爱”的作品,还有表达痛苦情感的作品。以科学的研究方法指导音乐教学研究活动,以情感的温暖彰显人文关怀。当我们无助、痛苦、彷徨的时候,音乐带来的慰藉是不可替代的。就像一个久未谋面的老友,默默走近你,你会感慨:幸好,有你在!我们音乐教育者就是在做着这样一件关乎儿童成长,关乎人的精神层面的伟大事业。我们对这位80岁高龄的音乐教育前辈的敬佩油然而生。

(作者郭兰兰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