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智锋
内容摘要:“双一流”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新时代。对于刚整合、独立的戏剧与影视学学科而言,面临着激烈的国内外、校内外的竞争,需要面对综合类院校与专业类院校在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类型方面的特点与差异,需要处理实践型与理论学术型师资、海外师资与本土师资的矛盾,更需要加强艺术实践平台、艺术活动平台、艺术学术平台建设,以及科研学术方面在基础理论、应用理论、战略研究三个层面的合理布局与系统推进。
关键词: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平台建设;科研学术
自2011年艺术学升格为门类以来,戏剧与影视学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尽管此前构成该学科的三个分支学科——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都有各自发展的历史,但总体上都存在于艺术学的大框架内,相互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多交叉融合之处,应当面临着同样的情形和近况,拥有共同的学科命题、话题。当前,“双一流”吹响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集结号,对于刚整合、独立的戏剧与影视学学科而言,面临着激烈的国内外、校内外的竞争,到底应当抓住哪些基本的、重要的、关键性的问题呢?这是我们发展和建设戏剧与影视学学科需要特别关注的命题。
在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的发展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是以专业院校为代表所形成的办学理念,总体上体现出技艺(技术)型、精专型和应用型的特点,如音乐学着重于各种乐器演奏以及各类型的演唱,舞蹈学着重于各类型的舞蹈表演和创作等。对于戏剧与影视学学科而言,传统的学科也会被切分成编剧、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等大分工类型,并沿着一个着重于技术(技艺)层面、着重于某个专业分工领域、着重于面向实际专业生产创作等的教育研究和探索的方式,来进行人才的培养。一般来说,这种办学理念体现在各种典型的专业院校,如中国戏曲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等之中,更多是为戏剧表演院团、电影生产机构、广播电视行业等培养专业型人才。可以说,这种以专业院校为代表的办学理念仍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形成了非常好的历史传统,在过去的若干年间,为整个专业、行业、产业培育了大量的骨干人才,也形成了该学科基本的办学理念。
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戏剧与影视的整个行业在全球化、媒介融合、国家需求等语境下不断产生出新的要求,在这种新环境下,传统的办学定位和理念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冲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技术层面的更新换代——数字化对传统模拟技术的巨大冲击,技术门槛会越来越低,专业技能训练面临着挑战。比如说编剧,传统的编剧常常是基于个体沉淀思考之后的个人化创作,而当下很多编剧则是基于IP流水线进行创作的全新模式。而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戏剧与影视行业的发展,这种不仅是作为艺术作品生产的领域,还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文化、国际传播等的功能,应允这需求,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则需要不断变换自身角色——为行业带来发展,不仅是专业技术的引领者,还需要有经营者、传播者、接受者等,这在大部分院校的办学理念中,还是相对短缺的。
面对更复杂多样的戏剧与影视世界,我们需要以更丰富的知识结构和更多元的视角将其打开,为此,我们需要回归到院校学科——尽管传统的办学定位和理念有助于培养专业类型的人才,但我们未来戏剧与影视行业发展也需要综合型的各种人才,比如说目前较为紧缺的三种:国际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新工匠型人才。首先是国际型人才,随着专业国际化、产业国家化的发展,我们迫切感觉到国际型人才的紧缺,这不仅是语言能力的需求,还需要懂法律、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多方面国际能力的人才。诚然,这种国际型人才的培养在传统的办学理念中难以支撑,可能更需要综合型大学的支持,或具有比较强国际教育能力的大学支持;第二是复合型人才,即一专多能,或多种学科能力兼具——艺术与技术、经济、法律等多种学科复合的人才,也是较为紧缺;第三是新工匠型人才,如从事影视项目的精算师、从事项目风险的评估专家等,都需要很好的精算经验和知识结构等,是属于一种新型的工匠。这几种人才,一方面要传承传统的办学理念和定位,另一方面则要面向未来,需要有新的办学理念和地位,考虑到新类型的人才要求,需要应允这种变化,来调整我们的办学理念。
从学科的架构来看,由发展所形成的理念,是值得传承的成功模式,但同时我们需要考虑到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丰富拓展,如经贸类、师范类、理工类院校等互不相同,不管是单一还是综合类的院校,完全可以依托已有的学校优势,根据自身的特点来为该学科打造独特的办学理念,以此来拓展该学科办学理念的丰富度,进而为整个学科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以北京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为例,早在20世纪30—40年代,以焦菊隐、洪深为代表的戏剧教育家,为北京师范大学戏剧专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80年代以来,黄会林先生创立了北国剧社、打造了校园戏剧表演新平台;90年代初期,筹备创办了迄今唯一的、国家级的、以大学生命名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一个实践平台,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6届。可以说,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北京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形成了人文性、综合性和复合型的办学理念——以文化为内涵,以艺术与传媒学院全艺术学科的大综合、小综合、双综合为特点,以培养“一专多能”人才为目标的办学理念,可以说是探寻了与专业院校不同的一种方向和路径,以及如何在综合性大学发展的方法,为其他综合性院校开设戏剧与影视学学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直以来,关于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中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有着不少的争议,而我们应当拥有一支怎么样的师资队伍,这是当下学科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这包含着两个层面的理解。
第一个层面的问题是实践型与理论学术型师资的矛盾。从目前来看,大部分专业院校的师资构成,主要是以偏向实践为主,即普遍师傅带徒弟的这种模式,重视动手、实践、创作,而对理论、科研等相对忽略或不重视,这是一个情况;而另一个情况,随着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发展的不断推进,从教育规律来看,单靠实践型师资还是不足够的,学生需要有更大的发展,他们的文化内涵、审美眼光和艺术鉴赏等素养都是不可或缺的,这就需要有更广泛、更综合、更复合的理论支撑。为此,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对高学历、高职称、高科研产出的理论学术型师资的需要也是相对迫切的。但这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实践教学偏感性、上手、创作的训练,理论教学则偏向于理性、动脑、思维的养成,而我们的师资队伍到底是以实践型师资还是理论学术型师资为主,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层面的问题是海外师资与本土师资的矛盾。这些年来,戏剧与影视学学科越来越重视国际化——尽管我们在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的发展模式,但同时也看到了其他国家、地区对于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发展的独特经验,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学科教育方面,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同时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学科体系,在世界上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力。因此,受过海外国际学科训练的师资,会带着丰富的国际经验回到国内,这对于开阔我国戏剧与影视学学科视野是大有裨益的。但我们也看到很多从海外回来的师资,在本土的教育理念下常出现食洋不化、水土不服等问题;而接受本土教育的师资,会有着与本土很好的契合性,并基于本土的经验,有丰富的适应性和阐释力,这种优势自不必说,但同时也可能存在视野的相对狭窄,或者只用经验来替代理论建构等问题。总体而言,各有千秋、各有所长,那么到底以海外经验师资还是以本土师资为主导,这是第二个问题。
当下,我们的师资队伍,到底是以哪种模式来建构,这是一个重大现实且棘手的问题——诸如有的院校在师资引进方面会以世界排名的国际名校标准为依据,有的院校又或以“985” “211”等高校进行师资排队,而到底以哪个作为师资评判的标准,这个标准又将怎么去界定,这值得我们冷静和认真思考。为此,我们要做好综合平衡,积极兼顾具备较强理论素养和较强实践能力,以及具备海外和本土学术背景的“双强” “双全”师资的建设,在学科结构上追求合理性;同时,我们还要避免过于苛刻的师资评价体系,以求在总体上做好平衡和把握。
对于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发展而言,平台建设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此,笔者认为包括三方面的建设。
一是艺术实践平台的建设。一个好的戏剧与影视学学科,需要打造优良的实践平台,除了技术性的剧场、剧院,专业级别的影院、广播电视演播厅等硬件设施的支撑以外,我们还需要搭建一个能让师生释放能力的综合性实践基地,比如剧情影片等创作型的作品打造,又比如联合毕业演出、联合舞台剧、实验性影片和视频创作等,这是艺术实践平台。
二是艺术活动平台的建设。一方面,可以独立打造校内的活动平台,如创办校内的大学生艺术创作竞赛、大学生评比影展等;另一方面,可以进行联合打造——通过与政府、媒体、艺术院团等相关联的机构共同推进,这是创建出更宏大、更具有包容性的活动平台,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发起,同时和政府、媒体、影视制作机构等联合打造的艺术活动,以大学生为主体,对年度参展影片进行观赏、评析,同时也有大学生作品的积极参与。当然,又如中国传媒大学承办的“中国大学生电视节”,北京电影学院承办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央戏剧学院举办的国际戏剧“学院奖”等联合打造的活动平台,都表现出了显著的效果。可见,这种艺术交流活动平台的搭建,对整个学科起到了支撑性的作用,不断培育了大学生鉴赏、评判等艺术综合能力。
三是艺术学术平台的建设。对于学科发展而言,除了常规硕士、博士学位点的建设以外,学术机构组织的打造也非常重要,这不仅大大提升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活跃度,还促进了该学科学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比如说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等,在若干年间曾发起了中国影视高层论坛、国际影视传播高端论坛、高校网络视听学术论坛,以及相关的学会奖颁奖活动,等等,都做出了相当的贡献。当然,各式各样的研讨会也同样作为学术平台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继续积极推动和延伸的工作。 (www.xing528.com)
诚然,一个学科的成长发展离不开优质平台的打造,包括实践平台、活动平台、学术平台等。唯有不断提升学科的综合影响力和号召力,才能使学科保持不断发展、创新的新局面。
对于戏剧与影视学学科而言,在科学研究或者学术研究层面,我们要避免两个极端:一是避免以实践替代科研学术,只停留在感性的实践基础上,不愿做规律性的、理性的梳理和提升;另一个是脱离学科实际、天马行空地做空泛的、一般性的玄理构建。这两个极端都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发展需要科研与学术的支持,但这既不能等同于创作实践,而是需要在此基础上做更抽象,更具规律性、概括性的归纳提升,同时也不能脱离实际,做空泛、空洞、一般化的表达。我们更多地需要基于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发展历程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做有生命力、有针对性的学理研究。所以,具体说来,学科的科研和学术问题不仅仅在于科研项目、著作论文和科研活动等数量和质量上的考量,还包括我们对于戏剧与影视学在学术上理解和认知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科研和学术,才具有相当的意义和价值。对此,笔者认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基础理论
戏剧与影视学的基础理论来自对学科历史的探索,也包括对其基本内涵、外延等诸如生产创作的基本概念、特征、类型、功能等概括性的学理性研究,这些都是作为对于该学科历史发展的描摹与揭示,对该学科生产创作高度的概念性提炼和表述。
但对于中国戏剧与影视学学科而言,我们到底有哪几部著作是能够深刻揭示学科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轨迹?到底有哪些学术理论著作能够深度概括、提炼我们戏剧与影视在生产创作的规律,并成为大家产生共识的学术理念?显然,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巨大的空间需要去拓展与深化——不论是以往中国民族戏剧体系的提出,还是“中国电影学派”的提出,又或是“京师影视学派”的提出,都是在努力建构更完整的学术理论体系,而这方面能否达到国内外公认的学术认同,仍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还需要不断地努力探索。
2.应用理论
应用理论的探索,即是对戏剧与影视行业、事业和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观察、分析、解读与剖析,这是体现了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对于戏剧与影视行业发展的关注与关切的重要存在。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到底有多少成果能够对戏剧与影视实践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我们常言理论落后于实践,其实这看来是一个永恒的命题,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历史上时常会出现如“电影语言现代化”的倡导,对于80年代电影整体的审美转向一样,对电影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是引领实践的应用研究成果。当然,诸如此类的应用研究都是相当稀缺与难能可贵的,因此,我们学科应该深入实践,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做出超前的预判和引领性的研究,这样,才能对戏剧与影视行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从而体现出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对行业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
3.战略研究
战略研究立足于戏剧与影视学本身,但不拘泥于此,而是将专业置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外交、教育等多个维度的综合性研究。换言之,战略研究不仅是关注专业本身的创作生产,而是更关注于专业所扮演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外交、教育等多种重要的功能角色,也就是更广义的戏剧与影视文化的概念。这样的战略性研究,不仅关注社会层面,也关注人类层面;不仅关注现实层面,也关注历史和未来层面;不仅关注技术和技艺层面,也关注审美与文化的层面,等等。
诚然,这样的研究着眼于:专业对社会扮演的角色,如何更加积极、健康;专业对国家和民族所承担的职责,如何更加有利和有效;专业对人们的情感和审美需求,如何更加层度、更多层面地满足和实现;专业对社会和人类,如何提供更加高贵和美好的精神世界,等等。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战略性的综合问题,也是我们目前研究体系中稀缺与薄弱的,亟待加强与深化研究。
中国的戏剧与影视学作为一个新兴的一级学科,创建时间短暂,自然基础也相对薄弱;但其下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艺术等二级学科,各自有着较长的历史积累。抚今追昔,一方面,我们看到已有的学科积累为我们提供的扎实经验,但另一方面,着眼未来,这个新兴一级学科的建设的确还存有着上述几个关键问题,亟须我们去破题和解决。期待学科同人在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基础上,扬长补短、相互融通,共同夯实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新基础,并为中国戏剧与影视行业与文化的发展,做出更大、更积极的贡献。
(作者胡智锋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戏剧与影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