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智锋
传媒艺术是艺术家族中的一个别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世纪摄影术诞生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机械、电子、互联网等多种手段的进入,艺术与科技的结合迸发出全新的样态,创生出摄影、电影、广播电视、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等多种全新的艺术样态,从而使艺术部落延伸出融科技性、媒介性、大众参与性于一体的具有鲜明特质的全新艺术家族,并锻造出具有广泛而巨大影响的艺术样态和艺术内容。
传媒艺术的出现与发展,一方面因应着人类科技发明的新趋向,另一方面也融入了更加丰富、深厚的社会性诉求,以及更加广泛的大众参与。这样的特质使得传统艺术的景观因之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经典的、独特的艺术样态转变为更具科技性、媒介性、大众参与性的景观和形貌。这种改变使得艺术在生产、创作、传播、接受等各种面向上的理念都因之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同时,也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关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世界、艺术与时代的经典关系也因之发生着重大的转型。
总之,传媒艺术的实践改变着艺术整体的景观。但与之相对应的理论和学术的研究却相对薄弱。如果说,传统和经典的艺术理论拥有数千年人类的传统经典艺术经验做基础的话,那么对于传媒艺术,这个诞生只有百余年,作为全新景观的艺术样态来说,相关的解读却缺乏有力的武器和手段。我们看到,迄今为止的对传媒艺术的解读,无疑与传统艺术理论因契合度等问题而发生着内部的纠结。
因此,从传媒艺术的发展来看,亟须寻找与之相对应的、有恰当契合度的理论、学术、观念和体系的支撑。创办《传媒艺术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能够站在人类艺术生产创造的新起点,面向传媒艺术这一新兴艺术家族,对其展开有针对性的全新解读,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建构起与之相对应的传媒艺术学术理论体系。而这个工作一定不是一个简单的对传统艺术理论的重复,而是一种全新的起步和拓展。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拥有百余年的办学历史,历来注重学术研究。迄今为止,拥有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音乐学、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舞蹈学、书法学、数字媒体艺术等多个学科专业,是国内少有的综合性大学独立建制、全艺术学科覆盖的特色学院。“全艺术学科覆盖”的特色也决定了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学科交叉成为常态。我们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一切工作,都体现出多元汇合、交叉共融的鲜明特质。在这样的基础上,传媒艺术的研究理应是跨学科的,理应是开放的。同时,我们也拥有丰富的国际学术交流经验,我们也愿意与国内外同行一起,基于已有的研究基础,在新时代开创出有中国特色的传媒艺术学术理论体系,以此来面对、指导和推动传媒艺术实践的健康发展,以此来推进、影响和建构传媒艺术理论的探讨和研究。
从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起步,传媒艺术的研究在国内已有了若干年的积累。但从全球视野来看,由于传媒艺术本身的发展历史相对短暂,内部的构建相对丰富和复杂。因此,对于传媒艺术的研究而言,很难由单一的学科和单一的专业去完成,更多情形是要依靠多学科对话和共同建构才有可能解决。所以这是一个需要突破单一的学科体制,在更广阔的视野中开展跨学科、跨院系,甚至跨区域、跨国界的综合性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对于传媒艺术做出更有力、更有效的观察、描述与回应,也能更有效地建构起富于说服力和解读力的理论学术框架体系。 (www.xing528.com)
《传媒艺术研究》的创刊宗旨是呈现传媒艺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意在实现与几大方面的对接与回应,包括传媒艺术的决策研究、应用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等三个部分。
一是服务国家传媒艺术发展的实践需要。我们愿以各种方式密切关注正在发生发展的传媒艺术实践个案,以及与此相呼应的来自政府、社会、行业各方面的政策性的需求,为传媒艺术发展的战略规划提供我们的决策咨询。
二是面向传媒艺术行业本身的发展需求。由于传媒艺术行业本身具备艺术性、市场性和文化性等多种属性,使得这个行业本身既是艺术产业、文化产业的作为龙头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关联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这个行业的发展不仅会是丰富多彩的,也会是影响全局的。我们愿意密切关注行业本身的发展,对于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供我们有建设性的、针对性的研究成果。
三是面对传媒艺术基础理论的研究要求。我们必须看到,传媒艺术研究在表面上是艺术研究的一个延伸,但由于它自身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使得它已经脱离了传统艺术的这种宽泛的框架,而拥有了传媒艺术自身独特的属性。因此,我们需要在传媒艺术基础理论的独特性的建构上做更加扎实的工作。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传媒艺术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共性的相融,要以更多、更丰富的学科来滋养和涵养传媒艺术理论建构的土壤,使它的研究更加深厚和扎实。
《传媒艺术研究》的创刊,一方面是基于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学科平台;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我们的合作方——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的鼎力支持,也离不开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全力支持。我们愿与各方通力合作,为中国特色传媒艺术理论学术的建构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也以此推动相关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上的需求与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