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为缅怀先生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所建立的历史功勋,学习、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巩固和发展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以及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最大限度把全民族的力量凝集起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国政协委托广东省政协举办了大型纪念活动,其中《我们的孙中山》是为该活动专门创作完成的大型音乐会作品。该作品也是李海鹰音乐创作道路上的一次全新尝试,它属于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交响音乐作品,具有恢宏的结构和全新的构思,是李海鹰在交响乐创作领域的开端之作。
该作品公开演出了四场,第一场于2016年9月28日在广州星海音乐厅试演,试演当天有不少来自专业音乐院校的专家学者前来观看,从专业的角度给予了作品较高的评价,认为该作品突破了以往的流行加古典的形式,是一部具有艺术音乐特征的作品。第二场是该作品的正式首演,于2016年11月12日在广州中山纪念堂演出,该场演出的门票可谓一票难求,虽然纪念堂建筑面积3700多平方米,可容纳4700多人,但仍然座无虚席。尽管很多人与笔者一样,已经听过了第一场试演,但第二场演出仍然令大家期待,尤其是当音乐在这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内奏响时,实在让人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之情。整场演出既热烈又温情,音乐以其独特的方式调动听众内在的情感,牵引着每一位到场的听众走进历史、缅怀伟人。坐在笔者身后的观众,甚至还随着音乐不由自主地跟唱起来,可见,从音乐情感的表达上来讲,它是准确的、有感染力的。第三场演出于2016年11月17日在广东省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举行,这场演出得到了参加纪念活动的孙中山亲属、革命追随者后代和海内外嘉宾的一致好评。演出结束时掌声不断,李海鹰返场指挥乐队再次奏响了合唱《我们的孙中山》,最后在全场观众跟随乐队共同击掌合唱中将演出推向了高潮,使台上台下共同为“我们的孙中山”激昂、振奋。音乐让观众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山精神,与此同时,音乐似乎也让中山精神跨越了时光,把历史与当下,把伟人与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该作品于2016年11月29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完成了第四场演出,这一次则吸引了各界人士,观众们听完演出后纷纷表示,大型交响史诗《我们的孙中山》题材内容规模宏大、历史叙事深刻、叙述线索精炼、构思巧妙,音乐中带有浓厚的岭南文化特色,以及广东民间音乐的细腻之美,旋律线条精致而自然,生动再现了伟人的精神气质,既具有历史意义,同时又具有强烈的时代属性和人文价值。由于这四场演出均受到了来自各界的一致好评,因此,主创团队还计划将这部优秀的作品在全国高校内进行巡演,让这部史诗性音乐作品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在好评如潮的背后,则是李海鹰花了大半年时间的辛苦付出。从作品的整体结构布局到对历史事件的深度挖掘,都需要以极为严谨和审慎的态度来进行。从主题到具体歌词内容的撰写,每一步都是一个考验,李海鹰在该作品的形成过程中,经历了若干次的揣摩和修改,甚至当笔者后来有幸一睹定稿时,谱面上还依稀可见李海鹰对作品所做的各种标注,由此可见其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当然,笔者并非是要提醒大家李海鹰有多么勤奋,而是想借此机会表达一下对这位作曲家所具有的专业精神所产生的敬意。
在该作品的形成过程中,李海鹰身兼数职:作曲、作词、撰稿、指挥、艺术总监。在采访当中,他回忆起这部作品的创作过程时说:“从2016年3月份接到创作任务开始,我的脑子几乎没停过一秒钟。而且早在策划之初,广东省政协领导就明确表示,不需要做那种假、大、空的晚会,而是要认真地去打造一些触动人心的艺术精品,过去那种晚会的形式和思维要彻底抛掉。”因此,对于该作品的创作,无论是策划之初的设想还是后期观众们对作品的期待,李海鹰始终保持着审慎的态度。经过一个阶段的研究,李海鹰对该作品的创作目标与定位已非常明确。他要做艺术精品,要让作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耐得住人们的回味,要将内心深处最真实、最朴素的情感表现出来。只有这样的作品才具有恒久的温度,才会有足够的韵味被人们咀嚼并回味。由于李海鹰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因此他除了担纲音乐创作,还参与了剧本歌词的创作,与著名撰稿人田地[1]共同完成了该作品的撰稿工作。关于这部作品的创作,可以说他们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背后支撑他们的则是对伟人的敬仰之情。诚如田地所说:“如此大的题材创作起来并不容易,我和李海鹰都是抱着对孙中山先生肃然起敬的态度来完成这次创作的。这部交响乐作品是要讲孙中山在生与死之间的故事,用细节来描述他的一生,要讲一个老百姓都听得懂的故事。”该作品从音乐到戏剧构思均为原创,作为一部“国家命题、南方表达”的音乐作品,大型交响史诗《我们的孙中山》也突破了以往观众对历史题材音乐的传统认知。另外,从创作形式分析,该作品也与李海鹰以往的“流行交响乐”大有不同,它更像是将过去的创作经验打碎、重组,建立在一个全新的形式之上。这一点,从该剧所采用的体裁可以看出。根据标题指示,该剧所使用的体裁为交响史诗,这是一种源自西方古典音乐的体裁,它属于多乐章结构的标题交响音乐[2],但据李海鹰的介绍,这部作品更像是构建在西方“清唱剧”[3]的形式基础之上。首先,它更突出的是声乐的部分,与传统交响史诗注重器乐有所不同,它更像是一部大型声乐作品。其次,具体到作品的形式和结构来看,全剧由一位叙述者以话外音的形式来贯穿故事主线,同时由独唱来分饰剧中的主要角色(剧中包含有女高音独唱、男高音独唱、男中音独唱、童声领唱),另外还有100人的混声合唱团和将近100人的童声合唱团来完善情节并烘托气氛,再加上100人的交响乐团来统领音乐发展,为戏剧情节的跌宕起伏进行烘托。这样的创作结构就像小说中多人物、多线索的发展一样,有着强烈的戏剧力量。比如颂歌的主题在作品的开头就已出现,但它始终贯穿在作品的重要乐章当中,并在不同乐章的发展中连贯而紧凑地层层推动着戏剧情节的展开,直到末乐章在情绪蓄积达到顶点时喷涌而出,给人带来了极为震撼的情感冲击,使观众内心深埋已久的感情喷涌而出,在产生共鸣的同时也实现了独一无二的审美体验。如此规模,是根据历史顺序通过五个部分来表现的:第一部分“序曲”、第二部分“故乡与海”、第三部分“辛亥风云”、第四部分“共和曙光”、第五部分“颂歌”。整部作品演出时间长达一个半小时,讲述了孙中山先生的一生,重点围绕着“生命、革命、使命”的中心主题,其中截取了孙中山先生革命历程中的一些重要时刻,包括了诞生、上书李鸿章、广州起义、武昌起义、国事遗嘱等几个最具重要性、最有影响力的历史事件组成以上五个部分。另外,作品尽可能完整地保存了重要的历史文稿,例如,《国事遗嘱》就是以孙中山先生撰写的原文为歌词。(www.xing528.com)
通过对该作品形成过程的了解,不难看出李海鹰在创作形式上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尝试,即在交响音乐创作方面的探索。这一点可以从他在该作品创作过程中所产生的诸多“第一次”看出,比如,在作品中第一次使用管风琴,第一次使用场外乐队,第一次使用美声唱法,第一次将独唱、重唱、合唱等形式融为一体,以及第一次在歌词中使用粤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