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海鹰的音乐对话:初心未改,少年依旧

李海鹰的音乐对话:初心未改,少年依旧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观察“鹰交响”一系列演出实践及其反响,李海鹰对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显然有所思考,这也引起了我们对“鹰交响”中所折射出的古典音乐在流行文化中的审美定位这一问题的反思。而从更广阔的视角看,“鹰交响”系列音乐会要做的就是在古典音乐的形式基础上建立起符合流行文化的审美价值观。这也是为何大众对“鹰交响”在音乐上产生亲近感的原因。

李海鹰的音乐对话:初心未改,少年依旧

通过观察“鹰交响”一系列演出实践及其反响,李海鹰对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显然有所思考,这也引起了我们对“鹰交响”中所折射出的古典音乐在流行文化中的审美定位这一问题的反思。古典音乐与流行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并非始终对立,许多古典音乐就是曾经的流行音乐,它们首先是受过去那个时代的人们欢迎,比如莫扎特的音乐,尤其是他歌剧中的旋律,曾在18世纪的奥地利普遍流行,无论贵族还是普通民众都能够从中得到快乐。其次,由于它们独特的风格或是经典的结构,引领了当时的音乐风尚,甚至影响到后期的创作风格,因此,被越来越多的人记住,从而流传了下来。最后,它们在历史的涤荡中经历住了时间的检验,其审美的独特性得到了普遍认同,同时还建立起了普适性的审美价值观,在一代又一代人审美经验的传承下最终成为经典。由此可见,所谓当代人眼中的古代经典作品,它们在创作之初首先是能够被当时的人们广泛接受的,才具有流传下来的可能。

如上所述,如果说古典音乐与流行文化确实具有某种历史性的关联,那么古典音乐在流行文化中的审美定位将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以“鹰交响”为例,首先它的定位十分清晰,即要提供一种当代大众能够接受并喜欢的音乐。从这一点来看,它与古典音乐在创作之初的目的是一致的,音乐要表达人类最普遍的情感,创作者要具有“视域融合”[1]的创作视野,将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与当代人的情感特质打通,用当代人的方式表达出来。即以当代人最易感受到的情感为突破口,建立起与作品之间达成共鸣的桥梁,使作曲家的情感与听众的情感产生“视域融合”的效果。这种在情感方面达成的视域融合,也是李海鹰“鹰交响”开创的根本。他曾多次表示,每一首音乐作品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既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件,也可以是浓缩在一起的一类事件;既可以引发一个人的情感,也可以触动所有人的情感。就像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爱情亲情、友情一样,作曲家将自己的情感与身边人的情感进行“视域融合”之后,就产生了所谓音乐情感的共鸣。其次,“鹰交响”在创作形式上大胆创新,不拘泥于某种特定格式或组合模式,一切以音乐内在的情感和具体表现的内容而定,具有极为灵活的组织特征。李海鹰在西方古典艺术、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流行元素、各地民族特征当中进行最大限度的尝试,从而探索出一种崭新的音乐表达方式,使其在音乐形式上再度实现“视域融合”。例如,“鹰交响”在继承西方古典主义交响乐形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了传统民间乐器;在纵向和声的关系上,有意强调高声部的旋律,在交响乐队中增加合唱以及独唱,让纵向和声功能的发展让位给主调和声,突出交响乐队的旋律因素。种种迹象表明,无论采用何种音乐形式,其最终目的是要做到雅俗共赏,让古典音乐贴近当代人的生活,将古典音乐的语汇放在流行文化中被欣赏。与此同时,李海鹰也非常清楚“鹰交响”系列音乐会所要面对的听众,其中将会有一部分属于“平时不大可能会进音乐厅的流行音乐爱好者”,因此,为了平衡流行音乐爱好者的审美需求,他尝试着使用一种如同流行音乐一样平易近人的音乐语言来打动听众。而从更广阔的视角看,“鹰交响”系列音乐会要做的就是在古典音乐的形式基础上建立起符合流行文化的审美价值观。古典音乐不该被束之高阁,古典音乐中的艺术价值正是当代作曲家要去研究和学习的。这并不是说,要让作曲家去照搬或模仿古典音乐的形式,而是通过模仿实现创造,毕竟未被当代音乐语言洗练过的古典音乐形式,仍然属于过去的时代。虽然古典音乐在过去曾诞生了许多经典,也的确有一部分人能够领略它的精华,但是对于中国当代的大众音乐文化来说,它还未曾发挥它本应产生的文化影响力和无可替代的审美价值。作为当代作曲家,有责任为普通大众开拓出一条欣赏古典音乐的途径,由浅入深地引导大众的音乐审美趣味。

由此来看,“鹰交响”不但是一种跨界音乐的尝试,还引领了一种通过流行文化体验古典音乐审美的新潮流。在这方面,“鹰交响”以一种近似折中主义的方式试图去将两者融合。比如:首先,在音乐创作形式上使用了交响诗[2]、音诗[3]、前奏曲[4]、叙事曲[5]等古典音乐体裁。其次,在发展手法上继续坚持以旋律为主,但又明显重视了纵向和声的表现效果。同时,在配器上虽然以西方古典交响乐队为基本配置,但增加了民族乐器,并且突出了民族乐器的特色音调,使音色在整体效果上具有了鲜明的民族特色。最后,在题材和内容表现上,则更是突出了作曲家对中西方两种文化的思考。如果从我们对流行音乐文化的理解上看,流行音乐文化属于通俗文化,它是社会上大多数成员最集中的审美结果,以物质或非物质的形态表现出这个时代人们的心理状况与价值取向,它通常借助于这个时代先进的媒介工具传播,并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鹰交响”所阐述的文化定位,也恰恰符合流行文化的特征——流行文化是奔跑的文化,它所指向的是颠覆传统、重新建构文化格局的功能。因此,实际上“鹰交响”所做的是将一种普适的、通俗的情感,以典雅而理性的形式来建构,进而创造出符合时代特征的表达方式,这种新的表达方式引领了新的审美体验,当这种审美体验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时,就产生了它的影响力。这也是为何大众对“鹰交响”在音乐上产生亲近感的原因。

【注释】

[1]“视域融合”理论是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诠释学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视域融合”并非绝对的完全相同,它是各种异质性因素的融合,与中国先秦的“和而不同”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www.xing528.com)

[2]交响诗(symphonic poem),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脱胎于19世纪的音乐会序曲,强调诗意和哲理的表现。交响诗的形式不拘一格,常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并按照文学、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而成,它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

[3]音诗(tone poem)属于单乐章管弦乐形式的作曲体裁,与交响诗类似,只是描写的内容更加内在和隐晦。

[4]早期的前奏曲通常指组曲之前的器乐引子,在演奏之前由演奏家即兴演奏,之后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17世纪之后,前奏曲也开始用于歌剧中,用来代替序曲,曲式相对自由,一般取材于剧中的音乐,在正式开场前使用。

[5]叙事曲一词源自拉丁文ballare,意为“跳舞”,最初是一种舞蹈歌曲,一般指富于叙事性、戏剧性的独唱或独奏曲。14世纪以后,只歌不舞,在法国、意大利、英国、德国成为独唱或复调叙事歌曲的通称。叙事曲和叙事歌曲同样具有叙事特征,其曲调富有语言表现力,如同讲故事一般流利自如,内容多取材于民族史诗、古老传说或文学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