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黄金时期。以1990年北京亚运会为开端,流行音乐在中国全面爆发,亚运会上韦唯演唱的《亚洲雄风》产生了不小的影响[18],可以说这首作品的出现对整个中国流行乐坛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从1993年开始,北京、上海、广州以及香港和台北这几大流行音乐中心也陆续形成,并且产生了各具特色的代表作品。与此同时,20世纪90年代也是李海鹰在中国流行音乐界备受瞩目的阶段。
在取得1994年首都体育馆个人作品音乐会的成功之后,他于1997年创作完成了另一首堪称具有标杆性意义的作品——《七子之歌——澳门》。创作《七子之歌——澳门》的起因是当年中央电视台要拍一部名为《澳门岁月》的纪录片,目的是为澳门回归作准备,为此,制作人邀请李海鹰为该纪录片专门创作主题歌曲。歌词是由制作组选定的,其中有一首的歌词选用的是闻一多先生于1925年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同名组诗《七子之歌》[19],这部组诗共包括了七首诗歌,李海鹰所创作的歌曲《七子之歌——澳门》,其歌词就来自这部组诗的第一首。当年李海鹰为了寻找创作灵感,专程去书店买了《闻一多全集》,想了解一下闻一多先生写这首诗的前因后果,搞清楚作者到底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但他从头翻到尾也没有看到与此相关的介绍。因此,他发现从诗歌作者方面寻找创作灵感的路子是走不通了,后来他索性将故乡中山的歌谣韵味放在诗歌里进行尝试,毕竟从地理位置看,中山与澳门隔水相望咫尺可见,从语言到民间歌谣上也有一定相似之处,结果就产生了我们现在所听到的《七子之歌——澳门》的曲调。据李海鹰回忆:“当时根本没想过什么国家任务,但后来这首歌很受欢迎,结果被确定为唯一的主题歌曲。这些其实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我感到最欣慰的是,澳门人也都很喜欢这首歌。”显然,《七子之歌——澳门》的旋律在中山民间歌谣曲调的借用方面是成功的,而这一创作灵感则来自于李海鹰关于童年时代的记忆。由于李海鹰父亲的家乡就在距离澳门仅一水之遥的南朗乡[20],童年时代的李海鹰也曾在那里玩耍,因此那里的歌谣深深地印刻在他儿时的记忆里。该作品是一首短小隽永、自出机杼的歌曲,从创作方式来看,歌曲的旋律精炼、节奏押韵,给人朗朗上口的印象。作品主歌部分的旋律从级进开始,并以骨干音环绕的方式展开,属于典型的歌谣体创作特征,简洁而凝练,试图要以这种凝练的音乐语言来表现一种对祖国母亲呼之欲出的思念之情。另外,作品利用童声纯净的音色代表“澳门”,女声合唱代表“祖国母亲”,以音色塑造形象,既生动又紧靠主题。
1999年《七子之歌——澳门》一经推出就受到电视界、音乐界人士的好评。大家普遍认为这首作品与以往的“回归类歌曲”大有不同,它是一首有深度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它似乎将人们带进了21世纪。如今,这首歌曲已随“嫦娥一号”卫星飞向了太空,成为永恒的经典。当我们在回顾当年的盛况时,盛况的背后是作曲家长期以来对音乐的热爱与坚持,从第一首为公众所知的《梦江南》到传唱至今的经典之作《弯弯的月亮》,再到见证历史时刻并带着我们“跨越世纪”的《七子之歌——澳门》,每一支旋律中都蕴含着作曲家最真诚的表达。另外,值得思考的是,这些经典旋律的产生往往既取决于作曲家独特的个性,也取决于对音乐体裁创造性的运用。例如,虽然在《七子之歌——澳门》中,李海鹰将童年印象中的歌谣韵律放进了作品,为作品找到了灵感,但更重要的是他对童年印象中歌谣所进行的艺术加工与创作。因为,最终音乐作品带给我们的审美体验,并不是作曲家对生活原型的一种复制,而是作曲家主体的某种独特创造。只有这种主体性所带来的创造,才使艺术具有生命,没有了它,艺术只能沦为技术性的复刻。
【注释】
[1]关于20世纪80年代的音乐茶座,可谓是一种罕见的文化现象,它风靡整个广州。在1986年12月的一期《人民日报》上曾刊登过一首热情讴歌广州音乐茶座的诗歌:“花城之夜,四方倏然奔腾着音乐澎湃的江流,音乐茶座是江流浮起的歌的星座……心灵的闸门应当永远打开,让人都获得真正的生命;让生命的每一首歌都闪烁光明,让生活的每一寸光明都带着芬芳……”虽然这首诗歌的字里行间缺少韵味,但却道出了20世纪80年代初广州的音乐茶座在短短数年间席卷大街小巷的盛景。
[3]《嘀歌儿调》原为湖南桑植民歌。
[4]1985年“红棉杯”的诞生,其背景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影响,当时的广东省,既是开放的试验田,又具有临近港澳、台湾的地理优势,因此在音乐艺术的时代性方面也先于其他地区,流行音乐在这里也率先得到了发展。
[5]《黄昏的海滩》,李海鹰作曲,陈小奇作词。
[6]摘自2016年11月笔者于广州对李海鹰进行的采访。
[7]《梦江南》,李海鹰作曲,陈小奇作词。
[8]1992年,吕方在华纳唱片有限公司发行了一张粤语专辑《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这首歌曲开始在香港流行。
[9]著名钢琴家刘诗昆把《弯弯的月亮》改编成钢琴曲(根据吕方版本改编),使之成为自己在音乐会上演奏的一个固定曲目。(www.xing528.com)
[10]摘自笔者与李海鹰的第一次采访的整理。
[11]“西北风”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歌坛的一个辉煌纪录,是中国原创歌曲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与此同时涌现了一批真正有代表性的作品和实力歌手。“西北风”主要以西北地区传统文化为根基,歌唱黄土情结。关于“西北风”现象,李海鹰认为:“流行音乐与时代从来都是很紧密地结合,所以自然也不能免俗地寻根。当时的确挖掘了不少陕西民歌,而且挺有意思的,大家也都不觉得土。因为这类歌曲也的确符合当时不少年轻人的心态。摇滚,在当时,甚至在很多人看来是有些另类的东西,但年轻人需要呼喊,需要发泄他们的精力,而‘西北风’这样的唱法,刚好适合他们,积极、健康向上、充满阳刚。但最后演变成‘非西北风不唱’就有点过了,音乐创作者一定要有自己对时代的思考。”
[12]摘自百度百科李海鹰接受记者采访的部分内容。
[13]关于这首作品创作时间之快,李海鹰曾表示:“写流行歌曲,其实很多时候你搞不清楚的,有些地方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更多的时候,人们的喜好和心理,你是无从琢磨的。所以,并不是经验丰富就能写出最流行的歌曲来,《弯弯的月亮》就是一个例子。”
[14]李海鹰.如何创造流行——我的创作与思考[J].人民音乐,2008(12):6.
[15]摘自百度百科李海鹰接受记者采访的部分内容。
[16]蔡仲德.音乐之道的探求——论中国音乐美学史及其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553.
[17]摘自百度百科李海鹰接受记者采访的部分内容。
[18]对此,李海鹰曾补充:歌曲《亚洲雄风》流行的背后,其实体现着另外一种思潮,就是北京的文化中心意识的觉醒。北京作为首都,拥有着被称为“正统”的文化,这种文化很不容易被同化。而任何流行文化想要进入北京这个圈子,它也必定要有一个被消化然后再拿出的过程。所以,20世纪80年代流行音乐在南方,尤其是广东这边兴起的时候,北京并没有很迅速地跟上,但它的这种“正统”因素一旦发挥,那么就会形成一种拥有北京特殊气质的流行元素。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初,北京就开始爆发了,在那之后的第一次流行音乐高峰,北京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流行音乐中心地位,这与首都的这种特殊文化氛围有很大关系。处在这其中,古典的、现代的、民族的,什么样的东西都有它自己的位置。
[19]《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部组诗,共七首。“七子”分别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个地方: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今山东威海)、广州湾(今广东湛江)、九龙、旅大(旅顺、大连)。其中,《七子之歌·澳门》被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改编选作主题曲,由于该纪录片的影响力,该曲被定为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主题曲。此外,《七子之歌·台湾》与《七子之歌·广州湾》也被改编谱曲为现代歌曲。
[20]南朗在很早以前与澳门同属香山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