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李海鹰从部队转业回到广州,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广州是当时经济发展的前沿城市,各种新鲜事物聚集于此。在部队工作生活了8年的李海鹰更是敏锐地感受到了周遭的变化。在一次与朋友们的聚会中,这种“变化”的讯息也悄然来到了李海鹰身边。关于那次聚会,在访谈中他是这样回忆的:“20世纪80年代的广州,豪华宾馆纷纷设立了音乐茶座[1],并建立了自己的‘轻音乐队’,例如:广州东方宾馆、中国大酒店等。那时的广州有‘紫罗兰’‘红玫瑰’‘红珊瑚’等十几支乐队,他们演唱当年最流行的《霍元甲》《上海滩》等电视剧的主题歌,并开始翻唱港台流行歌手的作品。当年,我与朋友们聚会正是选在这样的场所中,这里发生的一切对于刚从部队转业归来的人来说必然容易产生触动,于是,它引发了我重新思考音乐创作这件事了……”通过李海鹰的回忆,回顾当年那段历史,流行音乐这种潮流逐渐兴起无疑是改革开放之风的一种体现,它是势不可挡的,而当时的音乐茶座可谓是广州流行音乐的策源地和开端。从某种意义上看,音乐茶座现象是内地流行音乐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新起点,也是当时中国音乐发展的风向标。这对于骨子里勇于挑战的李海鹰来说,已经可以猜测出接下来事情的发展了。果然,从那次聚会之后,他开始关注一切与流行音乐有关的信息,甚至私底下开始尝试创作流行音乐。
起初,他从编曲做起,一步一步研究和揣摩那些广受欢迎的优秀作品,一遍遍地研究,一遍遍地写作,不知写满了多少个本子。也许一个人的好运气只有在他不断努力、永不放弃之后才会出现吧。在李海鹰正式进入唱片行业不久的1985年,由他改编的轻音乐《金瓶似的小山》[2]和《嘀歌儿调》[3]分别获得了全国首届轻音乐比赛的金奖和银奖,这次得奖为他进入流行音乐创作行业带来了一些信心。同年,他又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首届“红棉杯”[4]新歌新风新人大奖赛,这对于李海鹰来说是一次新起点、新契机。当年,“红棉杯”大赛于1985年12月10—20日,在广州迎宾馆的宴会厅举行,尽管当时的门票价格不菲,但十天里几乎天天爆满,广州音乐茶座的各支轻音乐队、各大歌舞团都参加了比赛,并且全部表演原创作品,大赛最终评选出了“羊城十大新歌”和“羊城十大歌手”。李海鹰作为获奖的年轻音乐人之一,他以作品《黄昏的海滩》[5]在这次比赛中脱颖而出,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该作品获得了“羊城十大新歌”称号,他拿到了人生中第一个原创歌曲大奖。(www.xing528.com)
从编曲到作曲,通过实践积累创作经验,最终成为业内熟知的作曲家。这一路走来,在取得成绩的背后,李海鹰所付出的努力是无数个日夜的奋战,他在创作上的努力永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如今看来,这次“红棉杯”大赛不仅是许多音乐人和歌手脱颖而出的平台,同时,也意味着中国流行音乐即将进入健康发展的新阶段。从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史的角度看,“红棉杯”大赛以及参与其中的音乐人对中国流行音乐共同作出了贡献,也充分体现了广东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对流行音乐文化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广东在接受新音乐方面总是走在前列的整体特征。在采访中,李海鹰也曾对此进行了比较,他说:“关于广东流行音乐和北方流行音乐的兴起,的确有点不同。北方,比如北京,历来都是文化中心,在那里待一阵你就知道,那里给你一种感觉,就是各种思想、各种潮流都能汇聚在那里。你可以在北京谈论先锋艺术,也可以在那里听京剧,这些东西还很好地融合在同一座城市之中。但这个文化中心同时也决定了它对于任何新鲜事物,即不是属于它本身文化衍生出来的事物,都会有一种排斥感,因为它是中心嘛。因此一改革开放,在北京好多事情都需要很激烈的争论之后,才有可能被人们所接受。说白了就是说完了才做,这样很浪费时间。而广东则不同,广东人在接受任何新音乐方面,都没有什么障碍。香港那边的流行音乐一过来,听着好听,听着比革命样板戏更让大家兴奋,人们自然也就跟着去唱,跟着喜欢了。不像北京,还要辩论半天,广东人不管那些,直接就做起来了。我记得改革开放刚开始那阵,也的确有不少东西让我不太习惯,也在一些事情上有过争论,但在流行音乐方面,广东基本没犹豫过,发展得很坚决,也很快,所以,到1985年前后,广东流行音乐也就形成了一个高峰。”[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