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新工作机制,为高中课改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确立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县区为主、学校实施、社会支持”的协调工作机制。为了“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推进我省高中新课程实验,省课改办探索建立了相互关联又各有侧重的一系列工作机制,主要包括专题研讨交流机制、课改联系人机制、样本校工作机制、重要工作通报机制、现场观摩研讨推进机制、课题研究驱动机制、跟进调研机制、督查评估机制和年度总结报告机制等。这些机制成为扎实有效推进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重要组织保障。
2.研制课改系列配套方案,为高中课改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为落实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要求,依照《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甘政办〔2010〕45 号)精神,省教育厅制订了《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专家指导组工作方案(试行)》,成立了“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专家指导组”,下设8 个项目组和15 个学科指导组,负责课改前期准备及实施阶段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并完成相关配套方案的研制。2010年,在广泛征求全省教育系统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反复修改、论证,出台了关于课程建设与管理、师资培训、模块教学、考试与评价等19 个项目的指导意见及方案文件,语文、数学等15 个学科的教学指导文件,初步构建了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制度体系。
3.大规模、多层次、高质量的师资培训形成甘肃特色。
师资培训是保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扎实有效推进的重要前提。根据《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师培训工作指导意见(试行)》,省课改办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培训的有关精神与要求,针对我省地域狭长、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的实际,借鉴先期课改省区师资培训的经验教训,积极探索低成本、高效益的师资培训途径和方式。2010年我省新课程师资培训,呈现以下特点:
(1)在培训策略上,做到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协调联动,持续推进;整合优质资源,注重培训实效,实现“全员、全面、全程”培训。2010年省课改办组织多层次、全方位的新课程培训共19 项,参训者达2.3 多万人次,对高一年级新课程任课教师的培训达到了全覆盖;培训对象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全体教师;培训内容包括通识培训、学科培训、专项培训;在国家和省级培训之后,各市、县、校组织跟进培训,巩固和强化培训成果,特别是通过校本培训,使培训与教师的教学、专业发展同步进行。
(2)在培训模式上,一是做到“起点高,落点低”,即每一次培训均按国家级标准组织,聘请国家课标组核心成员、教材主编、一线骨干教师授课,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思路,使全省每一所普通高中的教研组长或学科组长接受教材教学集中培训。二是做到“低成本,高效益”,将网络远程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扩大培训受益面,降低培训成本。例如,2010年3月举办的为期两天半的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首期管理者通识培训会,全省14 个市(州)的教育局局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专家指导组全体成员、各普通高中校长和教师共1 万多人通过视频、网络、卫星电视等方式有组织地参加了培训学习。三是做到“点线面结合,全方位培训”。从教育局主管局长到教研室主任,从每所普通高中的一把手、分管教学的校长、教务主任到全体高一年级教师,从课改领导层面、管理层面、实施层面三位一体,都参加了培训。四是创新培训模式,“以会代培”。例如,2010年5月,省课改办、省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在张掖市举办的校长论坛,以“提高我省普通高中校长理解与实施新课程的专业水平,提升其新课程领导能力”为主题,组织各学校校长学习和讨论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2010年12月在天水召开的“样本校校长论坛暨样本校课题阶段成果交流会”,进行了课堂教学研讨及课题研究培训。
(3)在培训形式上,采用网络远程培训、学科骨干教师教材培训的各种专项培训相结合。(www.xing528.com)
(4)在培训内容上,通识培训、课标培训、教材培训、教学案例培训、管理培训等全面到位。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省的新课程师资培训规模大、层次高、成本低、效果好,为我省高中新课程实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多层次的培训,广大教师的人才观、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等正在发生转变,“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已逐步深入人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开发课程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已成为许多教师的自觉追求。与此同时,学校的管理模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许多学校制订了涉及课程管理、课堂教学、学生评价等方面的配套方案,使新课程实验有章可循;积极研究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努力创建高效课堂、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为减轻学生负担而努力;探索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搞好综合素质评价的途径和方法;更加注重加强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把校本课程建设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抓手。这些变化,有利于推进新课程实验,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
4.新课程实验样本校的探索、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得到初步发挥。
为建立在学校层面“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机制,教育厅在全省范围确定了50 所省级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2009年9月—12月,省教育厅组织省级样本校校长赴天津、江苏、深圳挂职学习三个月。学习期满后,省课改办将样本校校长提交的“挂职学习报告”汇编成《他山之石》,由北师大出版社出版,为我省解决学校层面新课程实验的重点、难点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省课改办与省教育科学规划办联合组织实施样本校专项课题研究,集中力量集体攻关,力求破解重点难点问题。2010年12月26日—29日在天水举办的“校长论坛暨样本校工作会议”,进行了样本校专项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交流。各样本校积极探索实施新课程的新思路、新方法,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部分学校也派人到样本校参观、学习、考察,样本校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得到初步发挥。
5.区域联动、整体推进成为深化新课程实验的重要举措。
部分市(州)搭建区域交流平台,帮助和支持校际之间开展合作交流,在新课程实验中共谋发展。例如,从2007年开始,河西五市成立高中校长联合会,每年定期召开校长论坛或高中课改论坛,跨校跨市区开展研讨交流,取得一定成效。天水市依托“关中——天水经济区”,加强与西安教育界同人的联系,借助西安的教育资源,促进天水课改的深入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