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高中教育质量,改善学生压力:教育科研研究报告揭示问题

提高高中教育质量,改善学生压力:教育科研研究报告揭示问题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非高考科目慢一步开设,或者应付着开设甚至不开设,如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这对高中教师和学生都造成很大的负担和压力。

提高高中教育质量,改善学生压力:教育科研研究报告揭示问题

1.认识和支持不到位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政府行为,但是个别政府部门领导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知之甚少,仍以高考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唯一指标,并与资源分配、个人奖惩挂钩;一些政府部门未能协调相关部门支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致使课改的经费不足,教师编制过紧,教育部门孤军奋战,使学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课改相关制度尚不完善

除省一级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普通高中课改方案和系列指导文件外,各市县、学校制订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及实施办法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校各项目组职责、主要任务和措施等方面尚未完全落实和真正实施;模块考试及学分认定制度有待完善;导师制尚未真正建立、推行。

3.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山东省教育厅和北京市教委有关同志指出,所辖部分高中学校为超编单位,但同时都存在结构性缺编;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选修课程建设等方面对“一专多能”教师的需求日趋增加,尤其是通用技术课程教师缺口较大;部分教师所掌握的实验技能已不能满足普通高中课改的需求;现有教师培训体系、学科课改培训质量还不能满足普通高中课改对师资的需求。

4.教科研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各市、县教科研机构和各学校教研室的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结合教学实际的操作层面培训和观摩活动不足;各学科教研活动、教辅资料水平不均衡,与新课标、新教材的结合还需加强;普通高中课改的课题研究,特别是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资料缺乏,实践研究中能够参考、借鉴的资料很少;学校结合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专题课题研究,特别是高一教师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和学校校本研究课题尚未确定;网络交流平台的建设缺乏,利用不够。

5.模块教学的课时不足(www.xing528.com)

北京市教委的同志指出一些学校反映完成模块教学的课时不足,主要有如下几种原因:国家实施新的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导致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有所减少;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对模块教学的特点、整体教学设计研究不够;教材内容浅,教辅习题深,只得补充教材之外的知识;教师对高考命题难度心中无数,教材又“一标多本”,为保险起见,致使教学工作“宁滥勿缺”“宁深勿浅”,造成教学课时不足。

6.部分课程的开设与开设质量有待提高

由于高考的牵制,各学校进行高中课改存在较大压力,课改能否与高考接轨是普遍担心的问题。在这种心态支配下,大部分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都具有观望性质。非高考科目慢一步开设,或者应付着开设甚至不开设,如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而且,普通高中阶段缺少统一的、对不同门类校本课程学生考核与评定的标准,以及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任课教师由教学任务本就繁重的学科教师承担,课程质量不能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过程监管、时间投入和学分认定等问题尚未有效解决,容易流于形式;德育与课程建设尚未得到有机整合。

7.教学硬件建设无法满足课改需要

山东省和北京市的很多普通高中学校存在着高中课改硬件建设和配套资源缺乏的问题,如现有教室数量不能满足研究性学习、选修课程开设的要求;音体美等学科专业教室数量少、面积小;理化生课改新增实验所需仪器匮乏;通用技术课程缺少实验教室和实践基地;还有部分学校存在多媒体教学设备老化,图书资料陈旧等问题。

8.师生负担加重

以山东省为例,山东历来是高考大省,2007年高考考生人数达到78 万人(全国考生人数为950 万人),2008年高考考生人数达到80 万人(全国考生人数为1050 万人),竞争异常激烈,师生负担极重,压力极大。进入普通高中课改实验后,山东省教育厅对模块教学的管理是:统一模块教学的进度,不统一每个模块使用的课时。由于按课程方案规定的课时教不完,各学校都自行增加课时。一些学校挤用了非高考科目和非必修课程的课时,个别学校增加了“周课时数”,利用寄宿制的优势,每周上7 天课,仅周六晚让学生回家过夜。这对高中教师和学生都造成很大的负担和压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