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整和加强高中课改的领导机构
山东省教育厅和北京市教委在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完善和调整,成立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协调小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专家指导组,下设政策研究组、课程资源与教材建设组、课改实验培训组、学科指导组、考试与评价改革组、监控与评价组、技术支持组、理解与信息传播组、经费保障组等专业指导组,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办学条件、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保障。
山东省教育厅还增加了高教处和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高教处主要协助8 所高校的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做好项目研究工作和教师教育的调整工作,教育招生考试院主要参与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的制订和实施。
2.采取分类指导、分类推进策略
山东省和北京市采取“鼓励先进,允许落后,不许不改”的课改推进策略,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特点因地制宜地逐步推进,这是一种允许差异发展、实事求是的策略。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区域推进的规划方案,关注并满足不同类型普通高中学校的需要,指导各类普通高中学校全面实施新课程。
3.加强专业指导,提供智力支持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教科研机构和专家的支持和指导,山东省和北京市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整合专家力量,成立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专家指导组。专家指导组的职责是进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专业研究,为行政决策提供咨询,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和业务支持,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作为重点,跟踪实验工作,加强专业指导,总结推广经验,收集、整理、反馈信息,为各市、县和学校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山东省依托省内8 所高校和省普教室组建9 个“课程研究中心”,培训和聚集本省教育课改专家,壮大了本省课改的专业支持力量。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专家指导组成员主要由有关高校、教科研机构的专家及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代表组成,专家指导组办公室设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4.实行“定点联系学校”和“样本校”制度(www.xing528.com)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样本校”“定点联系学校”是高中课程改革的排头兵,肩负着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验证、创新和引领的作用,是实施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单位与主体。“样本校”和“定点联系学校”的职责是认真制订学校课改实验工作方案,科学、规范地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校为本的研究制度,总结、交流开展课程改革实验的经验,完成课程改革实验监控与评价的有关工作,加强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档案的收集、分类与管理工作,加强课程改革的宣传与社会理解。
山东省教育厅在全省不同层次的学校中,选定5l 所高中(每个地市3 所)作为省级高中新课程“定点联系校”,为全省813 所高中树立样板,并辐射带动全省的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扎扎实实地向前发展。北京市教委开展了“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样本校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制定了《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样本校工作指导意见(试行)》,在全市范围内选取了65 个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市级样本校,其中东城区6 所、西城区6 所、东城区1 所、西城区3 所、朝阳区6 所、海淀区12 所、丰台区4 所、石景山区1 所、门头沟区2 所、昌平区3 所、大兴区2 所、房山区3 所、通州区3 所、顺义区5 所、怀柔区1 所、密云县2 所、平谷区2 所、延庆县2所、燕山1 所。实践证明,这些“定点联系校”和“样本校”在两个省市的普通高中课改中起到了先试先行的示范、带动作用。
5.教师培训
山东省教育厅和北京市教委对省、市(区)、县教育行政人员、教科研人员、全体普通高中校长、教师,以及有关高等学校相关人员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坚持“全员培训”“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培训内容包括通识培训、新课程方案和课程安排指导意见培训、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意见培训、实验教材培训和学科新知识培训等。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培训规划,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资源开发等方面改革创新,密切贴近基层教师的实际工作需要,加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和省两级对高中师资的“面对面”培训,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培训方式采用参与式、互动式,充分调动被培训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6.研制高校招生录取的多样化方案
山东省在高校招生录取方式多样化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一是将高中学生发展评价报告放入高考考生基本信息中,供高校录取时参考;二是开展授权高校自主命题、单独考试的试点实验,拟指定山东大学的一个专业作为试点;三是扩大实行推荐入学的高校数量,拟把实行推荐入学的高校范围扩大到省属重点高校。
7.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山东省教育厅和北京市教委在课改前期就高度重视宣传工作,不断优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社会环境,积极宣传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并且及时征求和听取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加以研究和及时反馈,将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吸纳到课改工作当中,主动通报情况,争取社会各界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