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北四马路:人民团结、抗震力量巷

河北四马路:人民团结、抗震力量巷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河北区元纬路到月纬路之间的四马路地区,日伪时期,这一带曾是除了日租界以外,日本侨民最集中的地区,当时这一带有“河北日租界”之称。河北四马路一带,由于临近天津特别市政府,属于高度戒备地区,对日本侨民来说相对安全些,所以,这一带是除了日租界以外,是日侨聚居比较多的地区。所以,四马路这一地区被称为河北的日租界。

河北四马路:人民团结、抗震力量巷

在河北区元纬路到月纬路之间的四马路地区,日伪时期,这一带曾是除了日租界以外,日本侨民最集中的地区,当时这一带有“河北日租界”之称。

日本侵略华北,1937年天津沦陷后成立伪政府,河北中山路的中山公园附近是天津特别市公署办公地,市财政局在月纬路三马路附近,这里的周围地区成为天津日伪时期的政府行政中心。

在1937年日本占领整个天津之前,大多数的日本人居住在日租界内。随着日本人来津人口的急剧增加,由于日租界本身面积有限,后来到天津的日本人不得已,居住在日租界外的华界。尽管整个天津都处于日本的占领之下,日本人还是聚居在自己国民多的地方,才会有安全感。日本在这一时期掀起的来天津的热潮,则是带有政府主导下的移民性质。

河北四马路一带,由于临近天津特别市政府,属于高度戒备地区,对日本侨民来说相对安全些,所以,这一带是除了日租界以外,是日侨聚居比较多的地区。

当地居民保存至今的日本产点心盒▼▶

当地居民保存至今的日本产印章盒

在这一带的街上经常可以见到日本人身穿和服、脚踏木拖鞋行走于街上,日本的小孩子在路边玩耍。所以,四马路这一地区被称为河北的日租界。

日本人在这一地区开办工厂,还有日本人经营的商店,卖的多是日本产的商品,满足本国侨民的日常生活需要,也欢迎中国居民来商店购买商品。所以,时至今日,住在这一带的居民家庭里,仍然完好地保存着那个时期日本产的木制糕点盒、首饰盒、驼绒军大衣等。这里卖的洋面,系木桶包装,营养丰富,据说面粉里掺入奶粉。如果生下小孩没有奶,就用洋面熬成浆糊喂食,孩子照样长的又白又胖。

日本女子在日本战败后嫁给王家,住在东兴里,这是其子女的童年照片,李树杰一直保存着(www.xing528.com)

元纬路老照片

在月纬路四马路的善邻里10条胡同,是在1942年,日本人田中为日本在津的家属修建平房住宅共10排,以“日中亲善,共存共荣”之意取名善邻里1至10条。房屋建筑为日本建筑风格,胡同为红砖铺地,每户都有一个庭院小花园,通过小花园是日式建筑,厅内有过道,分出南、北房室,房内装修成木地板或榻榻米。住宅区内卫生整洁,环境幽雅。

岁月沧桑,时至1981年,由于进行平房改造,将善邻里1—6条胡同拆除,改建为两栋六层楼房,取名为临善里大楼,又于1993年,将其余7—10条平房部分拆除建楼,统称为日远里。

善邻里和新开小学(原春日国民学校

随着日本侨民的增加,为方便这一带的日本侨民子弟入学,开始在附近设立日本人学校。1938年在月纬路三马路设立春日国民小学;1939年4月在黄纬路四马路的马公祠设立天津三笠日本寻常高等小学,并于1940年4月在河北新大路南口建立新校舍;1939年11月在河北区六纬路设立天津大和日本寻常高等小学;1940年4月在河北新大路南口同时设立天津三笠日本青年学校和天津大和日本青年学校,这些学校的建立大大缓解了居住在这一带日侨子女的就学问题。

笔者在这一带走访中,有的老居民回忆起,自己家的先辈曾经给这一带的日侨家庭当过佣人,当时这里的中国居民与日侨民众之间关系还是比较融洽。日本家庭多是拉家带口,很多家庭雇中国人做佣人。很多日本人对佣人态度平和,亲如一家,甚至有的日本人回国也带着中国佣人一起走。由此可以看出,残暴屠杀中国人的毕竟是那些军国主义者,普通的日本国民还是比较友善的。

1945年,日本战败后,在津的日本人绝大部分被遣返回国,尚有极少部分的日本人,由于各种原因留了下来。虽然这些日本人已经融入了中国的社会,毕竟还是与当地人有一些差别。笔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在黄纬路东兴里,曾经住着一个日本女人,日本战败后没有回国,嫁给了一个拉胶皮的中国人,周围邻居虽然指手画脚,视为异国人,平时相处还是比较和睦。在1972年中日建交后,这女人携全家人回到日本。

在中山路择仁里三条胡同的一个院里,曾经住着日本人母女俩,住的房间虽然只有八平米多,却收拾的非常干净。也是在中日建交后,回归日本。临回国前,到处找朋友邻居索要布票,购买了很多小花布带回日本,因为在日本这样的小花布比较贵,带回国当作礼品送给亲戚友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