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日光灯之父:吴祖垲,建设路,2.5亿产量

中国日光灯之父:吴祖垲,建设路,2.5亿产量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回国后,吴祖垲被任命为南京电照厂的总工程师兼副厂长,肩负起发展特种光源、日光灯、光电信管和电子束管的重任。中国首只日光灯终于成功问世。此后,在他主持和亲自参与下,日光灯的制造技术和设备不断革新,日光灯的质量和产量也不断提高。1957年,吴祖垲出版了《荧光灯制造基础》,该书成为中国各日光灯制造厂常备的技术手册。现在中国日光灯的年产量已达2.5亿只以上。

中国日光灯之父:吴祖垲,建设路,2.5亿产量

1948年春,吴祖垲放弃了定居美国的机遇。他极其坦然地说:“抗战八年,留美三年,我离开上海已经十一年了,我想念家,想念抗战胜利的祖国。在国外,物质生活当然要好一些,但这是有限的。一个人在国外,精神生活太枯燥了,精神上的损失那是无限的。而且我归国后还能为国家和人民做一点有益的工作,这才是最重要的。”

回国后,吴祖垲被任命为南京电照厂的总工程师兼副厂长,肩负起发展特种光源、日光灯、光电信管和电子束管的重任。

南京电照厂当时仅仅是一个生产白炽灯的小工厂。吴祖垲在一机部和华东工业部的支持下,决定工厂转向,开发特种电光源。电影放映灯泡等试制成功的特种光源非常适销对路,为日光灯的试制积累了资金。他们首先试制成功发黄色光的荧光粉,然后掺以发蓝色的钨酸镁,日光色的荧光粉终于成功合成。手工拉制的玻管,就连涂管、封口、排气等工艺环节也是采用的土设备,却解决了产品的流明衰退、两端发黑等质量问题。中国首只日光灯终于成功问世。此后,在他主持和亲自参与下,日光灯的制造技术和设备不断革新,日光灯的质量和产量也不断提高。1957年,吴祖垲出版了《荧光灯制造基础》,该书成为中国各日光灯制造厂常备的技术手册。现在中国日光灯的年产量已达2.5亿只以上。吴祖垲对此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

1957年,吴祖垲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苏联相关研究所和工厂进行学习交流,发现莫斯科地铁站的日光灯两端全都发黑,就向相关苏联专家指出:这不是荧光粉有问题,而是排氧和不成熟的工序造成的。并且将相关工艺技术详细传授给他们。1957年10月,苏联第一个人造卫星上天,但他们在日光灯两端发黑这个问题上,技术比美国至少落后了二十年,比中国落后了五年。1958年春,莫斯科灯泡厂派了一个代表团到南京741厂考察日光灯制造技术,包括设计、工艺、材料规格等。(www.xing528.com)

与此同时,吴祖垲又在紧锣密鼓地试制黑白显像管。原因是当时的北京电视台(今中央电视台)拟在1958年开播电视节目,必须在1958年5月1日前试制出黑白电视机的天津712厂急需黑白显像管的配套供应。当时向苏联订购的设备未能及时运到,吴祖垲以其非凡的技术功力和领导才能,顺利解决了作为关键环节的黑白管的玻壳、屏锥封接和涂屏工艺,试制出中国第一只35cm的黑白显像管。

1958年10月,吴祖垲奉命调离741厂,离开南京,前往成都,任红光电子管厂的第一副厂长兼总工程师。此时,741厂蒸蒸日上,形成了日光灯、光电倍增管电子束管和特种光源等四大类(近二百个品种)的拳头产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