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府河以东高坝田上的湖广人后裔做梦都没有想到,他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农耕家园,一夜之间会变成国家的秘密军工基地。他们居住的家园变成了名扬四海的成都东郊,变成了象征意义十足的建设路。
这种改变首先是从圣灯寺开始的。圣灯寺坐落在沙河畔成都东山余脉的浅坡上,无形之中成了成都东郊的地标,被称为建设路的原点。如果说,成都东郊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处女地的话,它的开垦则是从兴建四个国防军工大厂开始的。这四个厂都是电子工业厂,选址都在圣灯寺周边地带,其中715厂索性就建在圣灯寺旁边。
这种变化是悄悄开始的。
1953年7月的一天,一架苏式安-2型小型运输机从北京南苑机场起飞。这种军绿色的轻型单发动机双翼运输机,最多只能载运一吨半货物或十多名乘客。乘客的座位也并非空乘椅,而是像空降兵那样背靠机身面对面坐着的长条凳。这天这架飞机上有七名乘客。
这七名乘客来自国家第二机械工业部十局(即军工局,后改称四机部,即电子工业部的前身),负有特殊的使命。
这年,苏联援助中国的141项重点工程,经过双方谈判,增加到了156项。这追加的十五项多数都是电子工业项目。作为当时国家电子工业主管部门的二机部,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把成都作为全国重点建设的三个电子工业基地之一,并在成都筹建四个新厂,这四个新厂都属于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十局紧急组建了成都基地的筹备小组,总共七个人,除了组长张正文不到四十岁外,其余六个人都是刚从大学毕业的二十来岁的年轻人。
在召见筹备组时,时任十局局长的蒋崇璟神情庄重地说:“这个项目非常重要,部里决定,派你们七个人去四川成都帮助筹建。”蒋局长还强调,根据苏联方面的要求,筹备组必须在1953年11月备齐工厂选址的所有文件资料,不得延误。任务很艰巨,但也很光荣。
在四个月之内,不仅必须备齐工厂选址的文件资料,而且还必须准确地翻译成俄文。这对于六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和一个不到四十岁的组长来说,担子真是够重的。
筹备组的七个人深感责任重大,恨不能早一天赶到成都。当时的交通很不方便,宝成铁路还未通车,如果从北京乘火车到宝鸡,再改乘汽车到成都的话,至少要十天时间。如果乘飞机到武汉,再从武汉转乘轮船溯流而上到重庆,这一段路要耗时七天,之后坐火车从重庆到成都,这一段路要十五个小时。时间紧迫,部里就给他们买了飞重庆的机票,机型就是安-2,但安-2的最大时速只有二百五十六公里,而且中途还必须降落在郑州机场加油。
七个人一听说是乘飞机,为他们抢到了好几天的宝贵时间,兴奋极了。不久,他们就尝到了这种飞机的苦头。安-2的飞行高度只有三千多米,它不断地穿越云层,上下颠簸,七个乘客都被弄吐了。飞机一早就从北京起飞,到重庆时天都黑了。一行七人在十局管的重庆
716厂住了一宿。第二天一大早上了火车,当晚就赶到了成都。(www.xing528.com)
筹备组做的工作牵涉国家机密,工厂地址绝不能告诉外人,通信地址只能写某某信箱。筹备组一到成都,就注册了工厂的邮政信箱“82”,七个人跟家里通信就是使用的这个信箱。因为当时715厂最大,人数最多,后来筹备组的多数人也到715厂去了,索性就把八二信箱给了715厂。
筹备组根据苏联方面的要求,首先要为四个工厂选址。需要考虑的因素牵涉方方面面:未来工厂的物资原料的供应情况、运输情况,当地全年的气象情况,有多少个晴天、多少个阴天,风量有多大,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还有地质情况、交通情况等。苏联方面并不了解成都这边的情况,就提出书面要求,要尽可能详细的情况。筹备组按苏联的要求,跑了很多路,搜集了很多资料。好多个相关部门,他们都是一家家去跑的。
首先是选厂址,有了厂址才能开展接下来的工作。当时从上到下都非常支持配合,要哪块地就给哪块。成都市有关部门提供了东郊、南郊、西郊三个不同的方向供筹备组选择。他们最后选中了东郊沙河两岸。理由是:其一,东郊地势比较高,不会受到洪水的影响;其二,成都爱刮东北风,每年刮东北风的时间占70%以上;其三,选中的四个厂址都在横跨沙河的踏水桥以东,大部分都是浅坡状的林地,建厂的初衷是尽量少占出产稻谷的良田,再者,浅坡地比起水田,肯定更适合修建厂房。筹备组还在四个初选的厂址上钻了四口地质勘探井,摸清了水文地质情况。这片沉睡已久的土地,破天荒地响起了马达的轰鸣声。
当时的考虑,是把工厂建在沙河以东的浅坡上,把宿舍区建在沙河以西。之所以这样考虑,是想发挥沙河对于小气候的调节作用,并非利用沙河来取水或排污。按照当时成都市有关部门的说法,将来要建污水处理厂,沙河只能用来泄洪、排雨水,工厂产生的废水应通过专门的排污管进入污水处理厂。苏联方面按我方要求,将四个厂的雨水管和污水管分开设计,污水都进入了城市的污水管道。
筹备组的办公室最初临时设在总府街招待所,后来搬到蜀华街一家饭店的客房里。四个厂分设了筹备组后,715厂和719厂就搬了出来。到了第三年,就分成了三个筹备组:715厂筹备组、719厂筹备组、784 厂筹备组。筹备组最初的七个人,有四个留在了715厂。788厂因为技术落后,已经停办,就未设筹备组。最初筹建的属苏联援建的141项工程之一的788厂,主要产品是雷达配套的军用高照度探照灯,探照高度计划斜射一万米,直射九千米;而那时美国军用飞机的飞行高度早已超越了两万米,并且是照射光难以发现的黑色飞机。如此探照高度,不仅捕捉不到可能入侵的敌机,反而会暴露自己,故788厂被迫“下马”。之后,788厂的原筹建班子在788厂的原址上建起了773厂。
筹备组把所有资料按要求整理好,并翻译成俄文,通过北京二机部十局邮寄到苏联。但苏联方面并不放心,又专门组织了一个搞设计的团飞到成都,到现场考察、核对。
筹备组还曾突击学了二十几天的俄语,掌握了一百个生词,再查查字典,也就能勉强应对一下苏联的初步设计、技术计划之类的资料。筹备组能看懂俄文,但口语不行,只能进行简单的对话。这边形成的材料,由专门的翻译译成俄文后,再由筹备组进行技术校对。
1955年3月,几位苏联专家到东郊来实地踏勘考察,就各个工厂设计方面所需要的资料进行核对,包括工厂选点的地质结构、地震断裂带等问题;1956年又来了十几个人。到了1957年开工前夕,又来了几十个管生产的专家。
苏联在1954年底送来初步设计,当年成都还派人到苏联去接受培训。到了1955年,苏联的技术设计就到了。1956年,设备陆续运到了。工厂的厂房在1955年开始奠基,到1956年上半年,厂房基本上建完。1957年上半年,设备陆续运到工厂。1957年底,部分生产车间开工。苏联当时给成都的是成套设备,包括开工生产前三个月所需的原材料也发过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