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主要对比研究了化学方法配制的RONS 溶液、PAM 处理和NAPPJ直接处理对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细胞毒性。除了细胞毒性外,生物长期安全性则是等离子体医学研究和应用时必须要回答的另一个问题。N-APPJ处理之后是否会对存活下来的正常细胞产生遗传毒性,即是否会对存活下来的正常细胞染色体等遗传物质造成损伤并传递给后代细胞,以及是否会对细胞产生致突变作用,目前并不是很清楚。
与年轻的等离子体医学相比,辐射生物学是一门发展相对成熟完备的学科。已经有研究表明,辐射会对处理的细胞产生“远后效应”,即受照射后的存活细胞经多次传代后会表现出基因不稳定性[56~60]。这种可遗传的基因组不稳定性在子代细胞中不断积累,表现出的生物学指标包括细胞增殖死亡、微核形成及基因突变等,最终可能会导致细胞的癌变[61]。因此,确定N-APPJ处理过程中是否会对正常细胞造成类似的延迟效应,这对N-APPJ临床应用的风险评估十分重要。(www.xing528.com)
本节中,人体正常肝细胞L02细胞被选为细胞模型用来研究N-APPJ对正常细胞的遗传毒性和诱变特性。具体地,利用细胞凋亡检测、微核试验和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ypoxanthine phosphoribosyl transferase,HPRT)基因突变检测三种方式分别从细胞、染色体和基因三个层面系统研究N-APPJ直接处理对L02细胞的损伤,并且首次研究了N-APPJ对正常细胞造成的损伤是否具有“远后效应”。之所以选择L02细胞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首先,L02细胞培养相对简单而且细胞倍增时间较短(约20h),因此比较适合进行N-APPJ对细胞长期安全性的研究。其次6.3 节的结果已经表明PAM 能够选择性杀死肝癌细胞,因此进一步确定N-APPJ是否会对处理后存活的L02细胞具有遗传毒性和诱变特性,这对于N-APPJ用于肝癌治疗十分必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