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庄子哲学思想:道的本质与心灵境界

庄子哲学思想:道的本质与心灵境界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道毕竟应当是可传的,否则求道、修道就失去意义,得道圣人对世俗的教化也将失去可能。老子之言表明,道是心灵悟知的对象,心灵状态或心灵素质是求道、得道的关键所在。由此,在这个故事中“道”指向了自然、无为的境界。综上可知,庄子的“道”无不指向自然、无心、无为的精神修养或生存境界,而这亦是他所要彰显的那个“心中之主”。

庄子哲学思想:道的本质与心灵境界

众所周知,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这个物理世界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所有事物都具有特定的规定性,都是有限性的存在,都是可言可知的。正因为如此,任何一物都不具有无限的包容性而能够成为他物的根据。正如《达生》篇借关尹之口所说:“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物与物何以相远?夫奚足以至乎先?”但从庄子对道的论述可知,他把物所不具有的超越属性赋予了道,和老子一样着力凸显道对于物的超越。那么,他为什么要拉开道与物的距离,或者说道的本质是什么呢?

天运》篇记载,孔子五十一岁还没有得道,于是去沛地请教老子。老子问他是怎么求道的,孔子回答说:“我求之于‘度数’,用了五年工夫也没有得道;又求之于‘阴阳’,用了十二年工夫也没有得道。”老子说:“你这样求道当然不行了。假如道可以奉献给人,人们无不把道奉献给他的君主;假如道可以呈进给人,人们无不把道呈进给他的父母;假如道可以告诉人,人们无不把道告诉他的兄弟;假如道可以送与人,人们无不把道送与他的子孙。然而,人们是不可能做到这些的,没有其他的原因,就在于‘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

孔子之所以在“度数”、“阴阳”中求道而不得,是因为制度名数、阴阳之气皆属形下之物,囿于形下之物自然不能获得形上之道。老子之言也表明,正是由于道是超越的存在,所以它不可能像形下之物一样在人与人之间授受。然而,道毕竟应当是可传的,否则求道、修道就失去意义,得道圣人对世俗的教化也将失去可能。那么,道的成功传授需要什么条件呢?对此,老子以“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作了解释。老子的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中无主而不止”是就求道者而言的,即如果求道者“心中无主”则道不能在其心中驻留,得道就是不可能的;“外无正而不行”是就传道者而言的,即如果求道者“心中无主”则成功传道就失去了基础和可能。老子之言表明,道是心灵悟知的对象,心灵状态或心灵素质是求道、得道的关键所在。

那么,什么才算是“心中有主”,或者说什么样的心灵境界才是符合道的呢?《天地》篇讲了一个“黄帝遗玄珠”的故事: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这个故事涉及到五个人物,即丢失“玄珠”的黄帝以及为黄帝寻找玄珠的“知”、“离朱”、“喫诟”和“象罔”。根据学界的一般观点,我们认为“玄珠”象征道;“知”通“智”,象征智慧;“离朱”一作“离娄”,传说是黄帝时百步之外可以明察秋毫的明目之人,象征“明觉”;“喫诟”象征言说、雄辩;“象罔”象征离形去智、无意无心。从故事情节可知,“知”、“离朱”、“喫诟”都没有为黄帝找到玄珠,而只有“象罔”找到了。因此,“智慧”、“明觉”、“争辩”与道相悖,而“无心”与道契合之理应当是隐藏在这个故事背后的寓意。简言之,无心才能合道,无心才能得道。

再看《应帝王》篇中“倏忽凿浑沌”的故事: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www.xing528.com)

这个故事为不少人所熟知。倏、忽二帝为了报答浑沌,而为浑沌凿出了七窍,没料想却把浑沌给凿死了。对于这个故事的寓意,学术界观点纷纭,没有定论。我们认为,浑沌本来没有七窍,而倏与忽却强行为他凿出了七窍,这无疑是对浑沌自然之性的违背。从这个角度而言,“倏”、“忽”应当象征造作、妄为,正如郭象《庄子注》所谓“为者败之”。与此相应,“浑沌”则象征“自然”、“真性”,而归根结底象征“道”。倏与忽害死了浑沌,说明他们没有遵循自然、无为之理,背离了道。由此,在这个故事中“道”指向了自然、无为的境界。

综上可知,庄子的“道”无不指向自然、无心、无为的精神修养或生存境界,而这亦是他所要彰显的那个“心中之主”。由此可进一步推知,庄老道家之所以把道描述成超越性的存在,拉开道与宇宙万物之间的距离,就是为了使“物”对应世俗价值,而使“道”转化为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和生命价值,以给人提供一个安身立命之方法,提供一个和谐存在之理念。换句话说,宇宙论意义上的道并不是庄子哲学重心,境界论、人生论意义上的道才是他的用心所在。正如徐复观先生所言:“道家的宇宙论,可以说是他的人生哲学的副产物。他不仅是要在宇宙根源的地方来发现人的根源;并且是要在宇宙根源的地方来决定人生与自己根源相应的生活态度,以取得人生的安全立足点。”[3]说的再直白一点,庄老道家所说的“道”不过是他们全部的人生理想、社会理想的寄寓而已。当然,“道”的精神一旦呈现,它又在客观上充当了道家批判社会异化和规约社会发展的精神武器

【注释】

[1]金岳霖:《论道》,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6页。

[2]《在宥》作“物物者之非物也”。

[3]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87~28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