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庄子》哲学思想:相术与古代数术

《庄子》哲学思想:相术与古代数术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庄子》中涉及古代的多种数术,这里先介绍其中与相术有关的内容。我们知道,《荀子》中有一篇《非相》是专门批判相术的,其中还提到姑布子卿、唐举等善相者。但需要指出的是,相术并不等于相人术。在《汉书·艺文志·数术略》中,相术被称为“形法”。很明显,除了《相人》之外的著作都不属于相人术。据李零先生的《中国方术考》一书介绍,出土文献中也有不少此类相术。《庄子》中也有相动物的例子。这是关于庄子与惠施相交

《庄子》哲学思想:相术与古代数术

庄子》中涉及古代的多种数术,这里先介绍其中与相术有关的内容。上文关于神巫季咸的故事,其实就是一则关于相术的实例。下面,再举一些例子。

《徐无鬼》记载,子綦有八个儿子,他把儿子们叫到跟前让九方歅为他们相面,看一下谁最有福气。九方歅看了以后说:“你的儿子之中梱最有福。”子綦惊喜地问道:“怎么个有福法?”九方歅回答说:“梱将终身与国君同食。”子綦听了黯然神伤,流着泪感叹道:“我的儿子怎么会落得如此境遇!”九方歅说:“与国君同饮共食,这是泽及三族的好事,更何况是父母呢!你现在听了却为此哭泣,这是拒绝福气啊。儿子吉祥,父亲就不吉祥了。”子綦说:“九方歅,凭你的识见怎么能够知道梱最有福气呢?你只知道梱将来不缺酒肉,但你哪里知道酒肉是从哪里来的呢?我未曾放牧而房屋的西南角出现了羊,未曾打猎而房屋的东南角出现了鹌鹑,像这样的现象你难道不感觉到奇怪吗?我和我儿子所遨游的,乃是遨游于天地。我们一起寻乐于天,一起觅食于地;我们不做事、不谋划、不立怪异;我们顺任天地之实情而不与万物相悖,我们纯任自然而不为俗事所羁绊。我们无心于世事,却要受到世俗的报偿!凡是有怪异的征兆者,必然有怪异的行为,危险啊!这不是我和儿子的罪过,是天给予他的啊!这就是我哭泣的原因。”果然不出子綦所料,没过多久,梱被委派出使燕国,在路上被盗贼掳去了。盗贼觉得形体健全的人不容易卖掉,于是他们把梱的脚砍掉后卖到了齐国。凑巧的是,梱正好被卖给渠公做守门人,而得以终身食肉。

在这个故事中,九方歅是一个精通相术的人。按照成玄英的解释,他也是一个“小巫”。与戏耍神巫季咸一样,庄子同样嘲笑了九方歅。因为九方歅只能预测到梱“与国君同食”,却不能预知梱将身体致残,终身做一个低贱的守门人。相反,子綦则成了庄子笔下的见道者,他能够预知儿子的不幸遭遇,其智慧远非九方歅所能比拟。因此,这个故事同样可以视为庄子对巫术的批判。我们知道,《荀子》中有一篇《非相》是专门批判相术的,其中还提到姑布子卿、唐举等善相者。荀子对相术的批判或许就是在批判巫术的思想背景下进行的。

这个故事与季咸相壶子的故事还有一个相同之处,那就是它们都是相人、预测人的吉凶。但需要指出的是,相术并不等于相人术。在《汉书·艺文志·数术略》中,相术被称为“形法”。然而,它所列的“形法”类著作包括《山海经》十三篇、《国朝》七卷、《宫宅地形》二十卷、《相人》二十四卷、《相宝剑刀》二十卷、《相六畜》三十八卷。很明显,除了《相人》之外的著作都不属于相人术。大致说来,《山海经》、《国朝》、《宫宅地形》大致属于相山川地理、屋宅、墓地之类的;《相宝剑刀》属于相器物的;《相六畜》属于相动物的。正因为相术包含多种观察对象,所以《术数略》概括说:“形法者,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室舍形,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数,器物之形容以求其声气、贵贱、吉凶。”据李零先生的《中国方术考》一书介绍,出土文献中也有不少此类相术。如马王堆帛书《相马经》、银雀山汉简《相狗方》、双古堆汉简《相狗经》、居延汉简《相宝剑刀》等[1]

《庄子》中也有相动物的例子。《徐无鬼》载,经由魏国的宰臣女商的引荐,魏国的隐士徐无鬼见到了魏武侯。魏武侯对徐无鬼说:“先生久住在山林里,吃橡栗、食葱韭,年老体衰,疲惫不堪,受不了山林的贫苦,所以才来见我的吧?你是想来求取酒肉的滋味呢,还是能为我的国家造福呢?”徐无鬼说:“我出身贫贱,不敢奢望得到您的酒肉,我是来慰劳你的。你要是充满嗜欲,增长好恶,那么你的性命本真就要受到损伤了;你要是废黜嗜欲,摒弃好恶,那么你的耳目感官就要受到困病了。我是来慰劳你的,你有什么能慰劳我呢!”魏武侯怅然若失,没有回答。过了一会儿,徐无鬼说:“我姑且说说我的相狗术吧。下等品质的狗,只知道贪吃,其德性似野猫;中等品质的狗,意气高远,望如视日;上等品质的狗,精神静定,好像忘了自己。我的相狗术,又不如我的相马术。我相马,直的合乎绳,曲的合乎钩,方的合乎矩,圆的合乎规,这样的马是‘国马’,它比不上‘天下马’。‘天下马’的材质是天生的,不用人为的训练,它的神态看起来忧郁若失,好像忘掉了自己,但飞奔起来却像疾风一般,绝尘而去,不知其所终。”武侯听了大悦,高兴地笑了起来。徐无鬼出来后,女商说:“先生究竟用什么方法使我的君主这么高兴呢?我所以取悦于我的君主的,横说则用《诗》、《书》、《礼》、《乐》,纵说则用太公兵法,一心尽忠,做事而大有功效的时候不计其数,可是我的君主却从来没有开口微笑过。现在先生究竟对我的君主说了些什么,使他如此高兴呢?”徐无鬼说:“我只是把我的相狗术、相马术告诉了他而已。”女商说:“仅仅是这些吗?”徐无鬼说:“你没有听说过越国被流放的人吗?离开自己的国家几天后,他见到所熟识的人就很高兴;离开自己的国家一个月后,他见到自己曾经在国内见过的人就高兴;离开自己的国家一年后,他见到像是自己国家的人就高兴。这难道不是离开人越久,思念人越深吗?流落到空谷里的人,藜藿野草塞满了黄鼠狼所经过的路径,长久居住在空山野地之中,偶然听到人的脚步声就非常高兴,更何况是兄弟亲戚在身旁谈笑呢!太久了,没有人用真诚的语言在我们君主的身旁说笑了啊!”

魏武侯嗜欲充盈、好恶增长,违逆性命之情,女商等近臣却无法使他高兴起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取悦于魏武侯的是六经之书、兵法之学,这只能使武侯更加远离性命本真。与女商等人不同,徐无鬼没有引经据典,也没有什么高谈阔论,他不过与武侯谈了极为平常的相狗术和相马术,却使武侯大悦而笑。庄子在故事的末尾讲了一个“流人思乡”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离乡愈久思乡愈甚的道理。他通过这个故事意在说明,嗜欲之情、好恶之心会使人远离“性命之乡”,只有抛弃嗜欲、泯除好恶,才能复归自然之情,返归“性命之乡”,找回本真自我。笔者无意于去继续阐发这个故事的寓意,所要提示读者的是这个故事中出现了相狗之术和相马之术,而它们都属于以动物为观察对象的古代相术。

此外,《庄子》佚文中有这么一段话:(www.xing528.com)

庄子谓惠子曰:“羊沟之鸡,三岁为株,相者视之,则非良鸡也。然而数以胜人者,以狸膏涂其头也。”

这是关于庄子与惠施相交往的一段佚文,说的是古代的斗鸡活动。由于鸡惧怕狸子,所以古人在斗鸡时往往在鸡头上涂抹狸子的脂膏,以达到取胜的目的,而其中的“相者”无疑是指善于相鸡者。因此,这也是一则有关动物相术的例证。

论及相术,不能不提到《说剑》篇。该篇只有一个故事,即“庄子止剑”的故事。据说,从前赵文王喜好剑术,剑士们都聚集在他的门下,他养了剑客三千多人。这些剑客日夜在赵文王面前击剑比试,一年就死伤百余人,但是赵文王却乐此不疲。这样过了三年,国势衰落了,诸侯都图谋攻取赵国。太子悝非常忧愁,召募左右说:“谁要是能说服大王,使他停止剑士活动的,赏赐千金。”左右说:“庄子能做到。”太子于是派人带着千金重礼去聘请庄子。庄子不接受财物,于是和使者一起回来拜见太子,说:“太子有什么指教,赏赐我千金。”太子说:“听说先生贤哲圣明,所以谨奉千金以作为随从的花费。先生不接受,我还敢说什么呢!”庄子说:“听说太子之所以用我,是想让我息止大王的喜好。假使我向上劝说大王而违逆了他的心意,向下又完不成太子的委托,我必然遭受刑戮而被处死,千金对我又有什么用呢?假使我向上成功地劝说了大王,向下完成了太子的委托,我向赵国要求什么不能得到呢!”太子说:“是的。我们大王所接见的,只有剑士。”庄子说:“好吧。我善于使用剑。”太子说:“但是大王所见的剑士,都是蓬头突鬓,低垂着帽子,系着粗糙的帽带,穿后身短的衣服,怒目瞪眼而互相诘难、互不服气,大王就喜欢他们这样的人。现在你穿着儒士的服装去见大王,事情一定不顺。”庄子说:“请给我准备剑士的服装。”用了三天时间剑服做好了,于是庄子去见太子。太子带着庄子去见大王,大王拔出剑来等待他。庄子进了殿门之后不急走,见了大王也不下拜。大王说:“你用什么来教诲我,让太子事先通报我?”庄子说:“我听说大王喜欢击剑,所以用剑来见大王。”大王说:“你的剑如何制服对手?”庄子说:“我的剑十步杀一人,千里之内无人能够阻挡。”大王非常高兴,说:“那就是天下无敌了。”庄子说:“击剑之道,要先示人以弱势,给人以可乘之机,以引诱对手,后于对手而出招,却能抢先击中对手,希望试一试。”大王说:“先生先休息,在馆舍待命,等我安排好击剑比赛后再请先生。”于是大王命令剑士较量了七天,死伤了六十多人,从中挑选出了五六个人,让他们持剑侍立在殿下,于是召请庄子。大王说:“今天请你和剑士较量。”庄子说:“我等了很久了。”大王说:“先生所使用的剑,长短是怎么样的?”庄子说:“我用长剑短剑都可以。然而我有三种剑,任凭大王选用,请允许我先说说然后再比试。”大王说:“愿意听到你的三种剑。”庄子说:“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大王说:“天子之剑是什么样的?”庄子说:“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作剑端,以齐国的泰山作剑刃,以晋国卫国作剑背,以周地、宋国作剑环,以韩国、魏国作剑把;用四夷包着,用四时裹着,用渤海缠着,用恒山系着;用五行匡制,用生杀驾驭;以阴阳为开辟,以春秋为行持,以秋冬为运作。这种剑,向前伸便没有什么东西能在它前面,向上举便没有什么东西能在它上面,向下刺便没有什么东西能在它下面,挥动起来便没有什么东西能在它近旁,向上可以斩断浮云,向下可以绝断大地。此剑一旦使用,可以匡正诸侯,使天下归服。这就是天子之剑。”文王听了茫然自失,说:“诸侯之剑是什么样的?”庄子说:“诸侯之剑,以智勇之士作剑端,以清廉之士作剑刃,以贤良之士作剑背,以忠圣之士作剑环,以豪杰之士作剑把。这种剑,向前伸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在它前面,向上举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在它上面,向下刺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在它下面,挥动起来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在它近旁;在上效法圆天而顺应日月星三光,在下效法方地而顺应四时,居中和顺民意而安顿四方。此剑一旦使用,像雷霆一样震撼,四境之内,没有不宾服而听从君主的命令的。这就是诸侯之剑。”文王说:“庶人之剑是什么样的?”庄子说:“庶人之剑,蓬头突鬓,低垂着帽子,系着粗糙的帽带,穿后身短的衣服,怒目瞪眼而互相诘难、互不服气。在人前互相击杀,上斩人头,下扎肝肺。这就是庶人之剑,与斗鸡没有什么区别,一旦丧身殒命,对于国事一点用处都没有。现在大王拥有天子之位却喜好庶人之剑,我认为大王实在不应该。”文王于是拉着庄子走上大殿,御厨端上饭菜,但文王由于心中惭愧绕着桌子走了三圈都没有安坐下来。庄子说:“大王静坐,平心静气,我的剑术已经向您上奏完了。”于是文王三个月不出宫,那些剑士们都气愤地在那里自杀了。

在这个故事中,庄子受太子悝的委托去说服赵文王止剑,但他没有像其他的剑士那样选择击剑角斗,而是以向赵文王论说剑道的方式毫不费力地完成了太子的任务,从中可见庄子的智慧和雄辩。然而,庄子的论说之精彩无疑体现在“三剑”上。他说的“三剑”境界有明显的高低之分,“庶人之剑”是指赵文王及剑士们所为,这种剑的特点表现为蓬头突鬓、怒目而视、互相辱骂、互相砍杀,实则是好胜竞气,好勇斗狠;“诸侯之剑”以世俗推崇的智勇、清廉、贤良、忠圣、豪杰等为特点,透露出儒家思想的气息;“天子之剑”的特点则表现在顺应阴阳、四时、五行、江海、山岳、地理上,是地道的“浑然天成”,展示了道家自然无为的精神气象。质而言之,“庶人之剑”尚力尚争,“诸侯之剑”尚德尚功,“天子之剑”尚无为尚自然。庄子认为,赵文王身居天子之位,应当放弃“庶人之剑”而选择“天子之剑”,亦即应当放弃匹夫之勇而选择自然无为。而自然无为是道家之“道”的品性,所以庄子实际上是劝说赵文王好道、修道。

庄子的“天子之剑”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它是无形无相的,是“道”的化身。孟子在论王道、霸道时曾说:“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公孙丑上》)孟子认为王道以德服人,霸道以力服人,王道能使人心服,霸道却不能使人心服,故王道胜于霸道。“以力服人”的霸道固然只能对应着庄子的尚力尚争的“庶人之剑”,但孟子的“以德服人”的王道亦只能相当于庄子的尚德尚功的“诸侯之剑”。而庄子的“天子之剑”所蕴示的自然无为的境界是一种比“仁德”更为超越、醇厚的“大道”修养,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廓然大公、心合内外、与物同体、无私无欲、包容开放的宇宙情怀,它毫无胜人之心、服人之意。因此,“天子之剑”虽然威力无比、天下无敌,但它却是一把永远引而不发的剑,一把永远不会伤人的剑。庄子以此启示人们,一个人也好,一个国家也好,要想“胜人”,赢得别人的信服、尊重,靠拳头、武力是不行的,而是需要培养像“天子之剑”一样超越的德性境界。

这个故事对后世颇有影响。李白侠客行》诗中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句,即取自该篇。但自韩愈以来,不少学者认为此篇不是庄子所作,而是代表了战国时期策士或纵横家的思想。崔大华先生甚至指出,《庄子》“外、杂各篇都能在内容上找出和内篇发生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相互关联、犀通的地方,唯独在《说剑》中找不出这样的地方”。[2]笔者则颇疑《说剑》对“三剑”的描述属于古代的相剑之术,就是《汉书·艺文志·数术略》所载《相宝剑刀》之类的相术。由于相术与巫史文化乃至原始宗教文化密切相关,从这个视域来看,《说剑》与《庄子》的内外杂篇是有关联、犀通的地方的。因此,我们不能轻易剥夺庄子对该篇的著作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