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开悟之路
禅宗(Zen)是中国佛教分支的日语名称,形成于公元6世纪。它追求与道(Tao,宇宙的组织原则)的和谐统一。“禅宗”这个名字来源于梵文“冥想”一词,禅宗修行包括沉思和重复神秘的声音。它旨在超越世间的纷繁杂乱,包括概念上的差别。禅师也许会用似是而非、神秘莫测的评论(或反问其他问题)来回答问题——比如,禅宗佛教的一个谜题:“当你被叫到名字时,做出应答的那个人是谁?”或者他们直接拒绝回答。
禅宗佛教徒一直以不受尘世束缚为目标。“只有心无杂念,才能够帮助我们找到解脱之路。”美国当代的格言警句作家亚历克斯·斯坦曾如是说。
顿悟(satori)之道也是类似违反常理的概念——它意味着“开悟”或“醒悟”——通过无意识地进行日常活动,从而达到开悟。当然,开悟后的生活与未开悟时的生活在行为上难以区分。毋庸置疑,日常活动都是相同的,但开悟过后的行为会具有不同的意义。
圆形与佛教禅宗有密切的联系,它是用一两个不受拘束的笔触手绘而成的,象征心灵自由地让身体创造的时刻。
禅宗佛教的信徒指出,学习无意识或不执着,完全不同于只是单纯地进行无意识或不执着的行为——你必须知道你所不执着的事物是什么,才能真正超越它。这和对知识的理解差不多。醒悟的人——正如苏格拉底著名的坦白一样——自认一无所知,但这与纯粹的无知状态大不相同。相反,醒悟的人不会再将过去认为困惑的事物视作真正的难题。他们现在超越了这些问题和区别。禅宗佛教中如此说道:“世俗的自我就像一捧水,我们能捧多久,我们就能拥有多久。”(www.xing528.com)
参考阅读//
No. 1 印度教的有神论 P6
No. 3 梵 P10
No. 32 神道教的神灵 P68
对禅宗佛教徒而言,顿悟是一种理解——他或她一直是佛性的一部分,是包罗万象的、共享的现实的一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