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灯是安徽省优秀的民间艺术,是安徽民间舞蹈中流传最广、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知名度最高、最丰富多彩的歌舞艺术,也是汉族舞蹈的典型代表之一。以前的花鼓灯表演多是广场表演,且在夜晚花灯的照耀下进行,是花鼓灯名称的由来。后来发展到舞台表演,使其更具观赏性。花鼓灯的表演者一般是劳动群众,随聚随散,演出后又回家种田劳动。正是因为这种深厚的群众基础,使花鼓灯得以长足的发展,成为淮河两岸人民特别喜爱的一种娱乐形式。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老一辈民间舞蹈家、专业与业余舞蹈工作者们的努力下,花鼓灯已成为汉族民间舞蹈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老艺人的不同流派在教材中得到体现与继承,各种形式的花鼓灯节目纷纷搬上舞台,博得中、外观众的誉赞。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安徽省曾先后举行过多次花鼓灯的展演与数次全国性的研讨会;凤台县专门开办了培养花鼓灯表演人才的学校,并由老民间舞蹈家陈敬芝主持,一批新演员脱颖而出,为民间舞蹈从民间向舞台艺术升华做出典范。由于专业舞蹈工作者偏重于“兰花”的研究,对“鼓架子”技艺的研究与运用却显得不足,对“花鼓歌”的研究与运用尚需深入。因此,影响着花鼓灯的进一步发展。
(一)安徽花鼓灯的表演
“花鼓灯”的表演分为武场和文场。武场以舞蹈为主,舞姿热烈奔放。刚健朴实、活泼开朗、干脆利落。文场以唱歌和表演为主,一般是情节简单、带有戏剧性质的小节目,其中不少的节目吸收了大量的民间小调,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花鼓灯的表演形式,可以分为沿途演唱与广场演出两种,前者是小型的演唱,后者是专门的大型表演。过去,男女角色都由男子扮演,服饰也比较简朴,基本上是农村青年男女的形象,20世纪50年代以后,年轻妇女也经常参加演出,服饰、道具的制作更为美观、精致。
1.角色名称与形象
岔伞也叫“伞把子”“伞杆子”,持岔伞道具表演,演员要能歌善舞、即兴编词。一般分文伞、武伞。文伞也叫丑鼓,以唱为主,插科打诨,活跃场上的气氛;武伞以舞为主,又是群舞时的指挥。
兰花也叫“拉花”“包头的”“花鼓娘子”,一般着花衣裤或花衣、长裙、花鞋,头顶一个带有飘带的彩绸球花,球花的两飘带垂于胸前,持折扇、手帕表演。
鼓架也叫“鼓架子”“挎鼓的”“花鼓橛子”,着随身长裤,身系腰带,上扎一头巾,除岔伞外一般不拿道具。乐队的化装一般同鼓架子。
2.半路拦歌
在民间,有半路拦请灯班表演的风习,称为半路拦歌。当人们看到花鼓灯班走过来的时候,只要用长凳拦住去路,在旁边摆上烟茶,并以鞭炮相迎,那么灯班就会停下来演唱几段。将灯班拦下之后,人们往往会出一些难题让“伞把子”答唱,只有答唱得让观众满意,并表演几段歌舞后才会被放行。如果答唱圆满,不仅能被顺利放行,而且观众还会赠以糖、烟、手巾之类的物品以示感谢。半路拦歌是考验“伞把子”即兴编唱水平的时候,同时也反映了花鼓灯艺人良好的群众基础。
3.广场演艺
花鼓灯一般的演出顺序是:“上灯场”“舞岔伞”“三引场”“大场”“小场”“盘鼓”“后场戏”等部分。但内容多少和时间长短则不固定,而且某一部分也可以重复,直到观众满足,演员尽兴,才能收场。所以常常是从晚上演到天亮,往往是观众自己带些吃的,演员轮换去主持灯会的地方吃饭,以便连续演出。
①上灯场
兰花两脚踩在鼓架的肩上,作“乘肩”的各种造型与动态,鱼贯而入,以此显示阵容,然后跳下肩来,坐在长凳上表示“坐楼”(待请表演)后,表演随即开始。
②岔伞四门
伞把子手持岔伞进场,先唱几句“岔伞歌”客套一番,以免演出中招致意外。例如:“上了场子不敢走,四面都是明公手,明公手,明公手,(锣鼓)我一来拜师,二来访友。上了场子用眼张,不知师父在哪方,要知师父哪方站,(锣鼓)我拜过师父拜师娘,再拜同行。”唱几段后,把岔伞放在地上,自己表演走四门(四个方面),每门都来几个架子或翻一两个跟头,然后分别请兰花、鼓架子进场。根据演员人数可单一的请,也可以同时请两人,先后把所有的兰花和鼓架子都引出来,等于把所有演员给观众介绍一番。请兰花时,由于兰花走出几步又退回去,于是又去引,多半引三次,所以叫“三引场”。
③大场欢腾
大场,也叫“大武场”,是由男女集体舞蹈,由能歌善舞的伞把子领舞,表演形式有站肩、饶们转子、扫腿、劈叉等多种。情绪热烈、气氛浓厚、振奋人心,如《欢腾的故乡》,“大花场”是“鼓架子”引“拉花”出场,接着是舞岔伞,最后是变换队形,由数人到十多人表演。全体演员在舞岔伞者的率领和指挥下,变化队形、图案。继而锣鼓紧敲,情绪激昂,鼓架子们口哨一吹,逐个大显身手,腾越、翻扑,全场沸腾。最后,伞把子做就地滚伞,兰花、鼓架子从身上一一跃过,逐个下场,也有在高潮中结束的。
④丑鼓打诨
一鼓架身背花鼓(也有不背鼓的),悠然上场,先做几个简单的架子动作,然后唱花鼓歌或说些笑话引观众发笑,活跃气氛。例如:“不叫玩灯偏玩灯,亲家六眷都不上门,小姨子不把姐夫叫,(锣鼓)老丈母娘要罢亲。罢亲,罢亲就罢亲,哪个怕你是龟孙,罢掉亲,还要玩灯。”这样唱几段花鼓歌,又来几个架子后,就去引另一个鼓架子上场,自己下去。各种花鼓歌中,都洋溢着淮河农村的生活气息,流露出当地玩灯人对花鼓灯的执着追求。
⑤对歌抒怀
一名鼓架上场后,照例到四门表演一下就去请兰花“下楼”(进场表演)。兰花是不肯轻易“下楼”的,鼓架要见景生情编唱出新词妙句,表达爱慕的心情,打动她,兰花才肯下来。下来后打一个照面却又回去“坐楼”了。这时,鼓架子要显示一下自己的本领,用轻巧地翻扑舞打取得兰花欢心,兰花才肯“下楼”,但做两三个动作却又回去。于是,鼓架子就又唱花鼓歌,而兰花则仍措辞不下,有意盘歌,只有盘唱得兰花已无话可说了,这才“下楼”正式表演小花场。这种对唱既是赛歌比口才,又是下面两人表演小花场的前奏,通过对歌抒怀,把小花场中两人的关系、身份、爱好一一交代清楚,使观众更好地了解他们所塑造的形象和表演内容。例如:
鼓架:三请干妹不下楼,转身就把黄金丢。
兰花:你丢黄金奴不爱,奴家爱人不爱财。
……(www.xing528.com)
鼓架:干妹推辞不下楼,丢下花鼓跪倒求。
兰花:一见于哥跪门楼,奴家心疼抬起头,
梅花腕拉起亲郎手,梳梳油头挽个鬏。
换双花鞋动身走,扭扭捏,捏捏扭,干哥扶我下花楼。
鼓架:求到兰花下花楼,拾起花鼓向前走,
回头轻声对妹讲,害人不浅的小丫头。
一场深情美妙的对歌,把人物形象、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随即开始表演双人的小花场。
⑥花场传情
小花场,是花鼓灯中抒情的双人舞蹈,它通过简单的情节,细腻地描绘青年男女嬉戏、逗耍的爱情生活。小花场多为两三人抢手帕、抢板凳等简单情节的舞蹈或歌舞小戏,主要表现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玩乐嬉戏的情景,有程式表演,也有即兴发挥表演,有简单的情节和人物性格舞,是花鼓灯舞蹈的核心部分。表演以兰花为中心,鼓架即兴配合,默契呼应。
早期的小花场,舞蹈方面也是比较简单的,手绢、扇子的运用也不多。由于演出中偶然出现失误,如兰花掉了扇子或手绢,于是鼓架即兴藏起不给,兰花又多方设法索要,这种即兴表演,遂逐渐成为小花场中的“抢手绢”“抢扇子”等固定节目。此类表演民间也叫“盘手绢”“盘扇子”(盘,舞耍表演之意)。后来又发展了“盘板凳”“双花场”(两对鼓架、兰花)、“游场”以及单人场、三人场等节目。据说过去还有“盘桌子”的表演,但已失传。
⑦盘鼓演技
花鼓灯中有技巧性非常强的舞蹈,集中体现在“盘鼓”部分,“盘鼓”是舞蹈、武术、技巧表演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它分为上盘鼓、中盘鼓、地盘鼓。“盘鼓”是花鼓灯中的技巧部分,是舞蹈、武术、杂技等技艺融为一体,又不失花鼓灯特色的精彩表演。演员由两人到十多人,表演由双人技巧到多人的叠罗汉。一般分为上盘鼓、中盘鼓、地盘鼓(也叫上路鼓、中路鼓、下路鼓)。上盘鼓,由于是一人顶几个人,所以多是单独表演;中盘鼓、地盘鼓则多穿插在大场或小花场中。
上盘鼓:指兰花在鼓架肩上或腰部搭摆成各种姿态的表演,两层叫二截杠(或二节竹),三层的叫三截杠(三节竹)。搭法多种多样,并起了富有诗意的、形象的名称。例如:双人的有“喜鹊登梅”“白鹤亮翅”“太公钓鱼”(也叫“刘海戏金蟾”)等;三人的(一男二女)有“莲花盆”“万年青”“双燕叼找”“二郎担山”等;多人的有“多牌坊”(五人)、“拉骆驼”(八人)等。
中盘鼓:是兰花在鼓架腰部、腿上、手上的双人武功(翻跟头或造型)表演。其名目有“兔子蹬鹰”“前后过山”“荷花落叶”“迎面接桃”等。
地盘鼓:是鼓架单人表演的各种技巧,如“燕子三抄水”(跟头组合)、“地鼓子”“倒爬城”等。
⑧小戏压场
有歌有舞有戏,对白都用方言土语,情节简练,表演风趣。早期的剧目有:“四老爷坐轿”“王小楼卖线”“二姐赶会”“卖饺子皮”等,剧中人物、唱词是固定的,但可增添些即兴的对白。凤台县的《游场》(生、旦、丑三人)和《送香茶》等,已有了固定的唱腔和一般的戏剧程式,形成新的剧种——推剧(四句推子剧)的雏形,如《割肝救母》等已是较大型的剧目了。
(二)安徽花鼓灯舞蹈动作的变化
1.原生态的动作风格
安徽花鼓灯是每逢春节或是农闲时分流行于怀远县、凤台县等地的一种主要文娱形式。创造者们用它反映群众热切的愿望和热爱生活的朴实感情。花鼓灯中有许多舞蹈动作直接来自劳动生活,如“簸箕步”以扇子模仿簸箕表现收粮时的动作;又如“单挎篮”“单背巾”等是模仿农村妇女的各种劳动生活。还有许多优美的舞蹈动作是来自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如“风摆柳”“风吹荷花”“凤凰三点头”“野鸡溜”等。另一种类型的动作虽然不直接来自生活、劳作,但反映了人民朴实的审美感情。如艺人们创造了极其丰富多彩的扇花。这些动作既能显现人民群众的智慧,也表现出人民群众在艺术欣赏中对美的要求。另类的舞蹈动律特征,在很大程度上都与舞者脚穿“衬子”模仿裹足女子行路有关。穿上“衬子”后,舞者需将身体重心移向右后方来保持平衡;以“梗”为特色且具有轻、溜、脆、稳的特点,是由于打击乐常伴有“休止”而形成。前走走、后退退的动作都是因踩“衬子”站不住而形成的。花鼓灯学者将其动作特点概括为“重心靠右后、走动腰晃扭,脚下梗住劲,传神靠眼瞅,急如风、停要陡,柔里刚、刚中柔,投足举手扣节奏、锣鼓点子跟脚走”。
2.当代动作特色
流传在民众间的民间舞蹈动作,通常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不变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化,舞蹈动作也发生了一些改变,而改变的依据是时代的民族审美心理。这些变化、突破,给花鼓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节目。如曾获得2006年中国民间鼓舞大赛金奖的《鼓乡情韵》,该舞为情绪舞蹈,借热烈奔放的花鼓灯锣鼓及各种表现手段,展现了安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近几年,随着花鼓灯舞蹈进入舞台,有些“原汁原味”的动作保留、有些动作根据舞台表演的需求加以美化、有些以舞蹈动作为素材加以改编,其舞蹈风格、动作韵律也因此发生一些或大或小的变化。2013年第七届全国舞蹈大赛中,由北京舞蹈学院选送的舞蹈作品《淮水情兰花弯》就与其他花鼓灯舞蹈不同,整个舞蹈看起来细腻优美,没有了当初的古老质朴。但“原生态”的动作风格在舞蹈中并未体现出来,如“柔里刚、刚中柔”,内力与外力之间对抗的动作特点并不是很清晰。一个舞种或一个民族的舞蹈作品的动作风格是否会发生变化,与舞蹈编导有很大关联。
舞蹈编导作为作品的创作者,根据表现作品内容的需要,要加工或改变原有的动作,在这样的过程中,舞蹈风格必然发生变化,因此,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就要保存它的淳朴性,也即“原汁原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